“環哥哥,妾身萬萬沒想到,你竟是這種人……”

寶琴影帝上身,一會兒驚訝的捂著嘴,一會兒拍拍規模不小的胸脯,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眸光看著賈環。

賈環眼神躲閃,他知道這個時代的人,對這事很難以接受……其實放在後世,也絕對是炸裂的。

可是,賈環的思維不同,眾金釵在他看來是書裡的人物,雖然現在確實都活生生的,但還是改變不了是紅樓裡的金釵。

是以和王熙鳳成好事,他壓根沒甚心理負擔。

但是寶琴她們不一樣啊,賈環這才不好意思。

他趁王熙鳳不在,甩鍋道:“真的,我堂堂正人君子,若非璉二嫂勾搭我,我是萬萬不會如此的。”

寶琴隨口道:“璉二嫂可不是那種人呀。”

賈環不高興了:“寶琴的意思,是說我不是正人君子?”

“哎呀~”寶琴低頭看來,語氣有些揶揄:“爺堂堂正正的,自然是正人君子的,妾身心裡自是明白~”

賈環一聽,就知對方不相信他的說辭,於是乾脆死豬不怕開水燙,老實道:“其實我與璉二嫂乃是情投意合,一來二去就對上眼……”

寶琴調笑道:“爺還挺自得。”

賈環哼哼幾聲,不願多說了,反正讓寶琴知曉就是,以後將王熙鳳納進門才不那麼突兀。

寶琴還不放過賈環,轉身過來坐下,玉手勾著賈環的脖子,一雙動人的美眸直視賈環:“沒成想,爺竟是這種人……環哥哥,那可是璉二嫂呀。”

賈環豁出臉面,耍賴道:“是又如何,這事說出去不好聽,但男女之情夙來講究情投意合,我與璉二嫂清清白白。”

“何況。”賈環愈發淡定:“如今璉二嫂已被休,我再與之來往,便是以後納她進門,旁人也說不得什麼。”

賈環忽而語重心長道:“寶琴,我好心告訴你,你可不能告訴別人啊,只要你不亂說,我還是堂堂正正的君子。”

寶琴忍不住撲哧一笑,咯咯道:“爺既信重妾身,妾身自不會外道,可是爺為何告訴妾身呀,不說豈不是更好?”

賈環白了對方一眼:“誰叫你是我的心頭肉,我自然不願瞞著你。”

寶琴聞言動了情:“環哥哥~”

不知賈環說的是真是假,反正聽著舒坦,情意噴湧。

卻聽賈環嘿嘿道:“不過你可不能白白聽這事呀,還該順我一二事。”

寶琴微微側頭:“環哥哥你說。”

賈環嘿然道:“我們玩一個遊戲,叫人物扮演。”

寶琴面露疑惑。

賈環於是解釋一番,頓時讓寶琴的小嘴,慢慢張大,直到可以塞進去兩個鵪鶉蛋。

“依不依?”

“不要,羞。”

“好寶琴~”

“不要,環哥哥不知羞。”

軟磨硬泡半晌,寶琴還是半推半就答應下來。

賈環說了一句開始,寶琴二話不說,臉色一下子變了,語氣同樣似願非願,撩人無比:“姐夫,你才與人家的姐姐成了婚,如何來勾搭人家?若讓人知曉,人家哪有臉面活下去?”

“好姐夫,饒了我吧!嚶嚶嚶……”

這一幕,當即讓賈環目瞪口呆!

沒想到,寶琴演技這麼好!

厲害啊,他本以為還得好好指導一番,沒想到完全不用,這簡直像真的一樣!

那表情,那神態,彷彿真是他的小姨子,逆天。

賈環臉色一狠,卻循循善誘道:“寶琴,你也不想讓你姐姐知曉你主動勾我脖子罷?也不想我把這事告訴別人罷?”

寶琴楚楚可憐道:“你,你想幹嘛,我,我絕不會屈服的……”

賈環:“……”

………………………………

事後,寶琴幽怨不已。

不怪別的,就是賈環彷彿吃了藥,太瘋狂了,一點兒也不憐惜她。

不過話說回來……寶琴躺在床上,絕美臉蛋上,竟浮現痴迷和迷戀之色。

沉沉睡去後,翌日大早卻要發兵徐州。

寶琴自然不會待在邳州,賈環去哪她去哪的。

只是身子軟綿無力,腿腳不便呀。

她知曉這時候不能逞強,忙對賈環說了。

賈環於是備上一輛馬車,同輜重車一併在後方跟隨。

寶琴見有馬車坐,自然不會客氣,舒舒服服上車,聽從賈環的安置。

大軍一路行著,寶琴在車上小睡會兒,午時賈環過來和她一道吃飯。

寶琴將面具取下,悠悠然就依偎在賈環懷裡。

她知曉,若是戴著面具,賈環指定把她推開,她知曉賈環不好男風,哪怕只是戴著面具。

溫存片刻,吃完飯說說話,寶琴本想伺候一番,但賈環有事忙就走了。

“歇息罷,不恢復過來,我可捨不得欺負你。”

賈環隨口交代道,已然下了馬車。

寶琴探出小腦袋,笑眯眯的用手指指自個兒的紅唇。

賈環:“……”

寶琴咯咯直笑。

“……”

大軍行兩日,終於到得徐州城外。

照先前定好的策略,賈環傍晚發起進攻,賊匪“不敵”,拿出奴僕兵擋住,自個兒大軍南下鳳陽。

徐州城就如此輕鬆而簡單的收復,治下縣也沒了賊匪,全都逃往鳳陽。

但徐州城及治下縣,全都被洗劫一遍,可謂天翻地覆。

賈環照淮安的法子,分出一兩萬奴僕組成軍屯,餘下分發土地良田,重新分配。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先前俘虜的鳳陽官軍和徐州官軍,陳哲韓青依他的吩咐沒有殺,還關在大牢裡。

賈環將之放出來,手裡又是幾萬兵力。

為了方便掌控,賈環將這些官軍打散,一一納入他此番這四萬五千兵馬之中。

至此,手上的兵馬高達七萬有餘!

加上徐州這兒也納入一萬奴僕兵,兵馬可達八萬餘!

對外號稱數十萬大軍,一點兒也不誇張!

“發兵鳳陽!”

賈環沒有在徐州多停留,治理幾天練兵幾天,便急匆匆趕赴鳳陽,以至於朝廷的任命文書又得掉頭來追。

………………………………

京城。

這日一封八百里加急捷報,踏進京城!

聽得文武百官疑惑,不明白是何處來的捷報。

直到聽聞是徐州的,才若有所思。

“賈將軍馳援徐州,這麼快就打了勝仗?”

“可不大對啊,這才幾天,任命文書才到罷,還是提前的打了?”

“莫非不是賈將軍,而是另有其人?”

官員們議論紛紛,反正是大捷,隱隱還聽聞風聲,說是“徐州收復”等言語。

直到皇帝召集廷議,才聞聽是賈環收復徐州的捷報!

“陛下,大喜啊!”

大臣們紛紛開口:

“賈將軍實乃武曲星下凡,為陛下排憂解難來了!”

“是啊,賈將軍果然名不虛傳,自打入了軍中,可謂捷報頻傳!”

“賈將軍竟還片刻不歇,就往鳳陽追剿而去,當真是陛下的肱骨之臣,我大魏的救國神將吶!”

大臣們一通馬屁,既拍皇帝又拍賈環,可謂面面俱到。

皇帝心情愉悅:“賈愛卿,總能給朕帶來驚喜!”

這才多長時間,前腳徐州才陷落,後腳賈環就把它收復回來,簡直了不得!

昭武帝很清楚,賊匪好不容易拿下一座重鎮,怎會輕易相讓?如西北邊的匪患,拿下一座打十幾天都打不下來,才是尋常見的。

可是賈環?任命文書還沒到幾天,事就辦成了,你說厲不厲害,驚不驚喜?

甚是讓他喜悅啊。

人一喜悅,自然要獎賞,皇帝開口道:“有功則賞,賈愛卿此番功不可沒!”

文武百官一琢磨,都覺得賈環有力挽狂瀾的能力,有見識的大臣,當即開口道:

“陛下!據聞賈將軍往鳳陽馳援,此等為國為民的行徑,實乃忠肝義膽!”

“然賈將軍明面上只是一個蕩寇遊擊將軍,依老臣看,賈將軍足以勝任總督之職!”

“許泰大人不行,我瞧賈將軍雖年少,卻如武曲星下凡,有扶大廈將傾之能為、力挽狂瀾之勢!”

“江南匪患,交由賈將軍,乃不二之選!”

此話一出,有附和的,也有搖頭表示不信的。

賈環雖捷報頻傳,但一來年歲小,二來資歷淺,三來一下子提拔到總督的位置,不能說罕見,只能說古今無二。

皇帝雖有意提拔,但一下子提到正一品的總督,還是顯得兒戲!

況且賊匪大軍南下鳳陽,賈環在那兒不一定能建功,若是任其為總督,應天府那邊怎麼辦?

許泰撤職,賈環還在鳳陽來不了,誰負責守衛應天府?

是以,提拔總督一事,太過誇張。

一番討論之後,皇帝的任命出來了:

“加封兵備道、淮安衛指揮使、蕩寇遊擊將軍賈環,為蕩寇將軍,領都指揮僉事銜。”

都指揮僉事,正三品軍銜!原本是正四品兵備道,這下可算連升兩級!

遊擊將軍也去了“遊擊”二字,成了真正的將軍名號!

這封賞雖不如總督,但對照賈環原本的職位,可謂青雲直上了!

不少大臣羨慕嫉妒恨。

不過想著賈環在戰場賣命——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為他們的安逸出力啊。

何況,在戰場上刀劍不長眼,而且勝敗太尋常,他們不信賈環能一直勝,也不信賈環一直能相安無事!

是以,只要賈環能打勝仗,能將賊匪剿滅一空,讓天下太平下來,讓他們繼續享受安逸,那麼他們不吝嗇幫忙說好話。

而待到天下平定後,他們會不約而同的,將賈環的兵權摘下來,和皇帝商量封個大官,加個大爵位,如此可矣。

簡言之,他們這會兒還站在賈環身邊,不過是天下大亂,需要有大將鎮壓平定天下。

一旦平定,不過飛鳥盡良弓藏,他們不冤枉賈環一個“反叛之心”,許一個大官爵位,已是大發善心。

或者還因賈環醫術高明,還有很不錯的價值,這才沒想著弄死,否則……功臣?功臣就是拿來冤枉、拿來殺的。

“……”

封賞確定後,很快發往鳳陽。

值得一提的,太上皇又賞了賈府不少金銀,可把賈母賈政等人高興壞了。

賈政在賈環成婚後幾日,自然回返京城,這會兒也才到幾日,卻又見兒子升官,心情極為舒坦。

又聽賈寶玉整天無所事事,王夫人尋親也沒找到合適的。

反而賈寶玉與納進門的碧痕,不知怎麼地又搞大了肚子。

頭一個是女兒還行,可是這回若是兒子,以後置正妻於何地?

王夫人陰沉著臉,賈政更是忍不了,當即找到一根木棍,來到賈寶玉的院子一頓棍棒伺候。

賈寶玉因此大病一場,自不必提。

“……”

轉眼一個月過去。

一封八百里加急捷報,再次送入京城。

死氣沉沉的京城,因此精神一振,連天空都冒出了明晃晃的太陽。

“鳳陽府收復!”

“賈將軍大捷!”

“鳳陽府收復!”

“賈將軍大捷!”

因何事,於何處大捷,文武百官終於弄明白,卻目瞪口呆,久久不可置信。

賈環又勝了?

如何勝的,賊匪都剿滅了嗎?

直到廷議時傳看捷報,才深深吸一口氣——

徐州一戰後,賊匪主力往鳳陽而去,相繼佔領並洗劫一空。

賈環領兵在後一一收復,最終在一月黑風高的夜晚,夜襲賊匪,於穎州擊潰賊匪主力。

賊匪西逃,已不再鳳陽境內!

如今的鳳陽、徐州、淮安,再無半個賊匪的痕跡!

朝廷大震!

京城大震!

雖說遼東大金咄咄逼人,雖說西北邊王子騰毫無建樹、賊匪愈發猖獗,可是江南有安定之勢啊!

就剩應天府江南東道這邊,只要將之平定,則江南太平矣!

最重要的是,朝廷和文武百官看到一個力挽狂瀾的大將出現!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賈環的能為,天下人可見!

皇帝當日龍顏大悅。

太上皇聞之,病都好了不少,似乎又有染指權力的意圖。

“賈愛卿,當真是朕的福將啊。”

皇帝在廷議上說道:“朕得賈懷璞,如高祖得韓信也。”

文武百官聞言皆驚。

這評價不能說高,只能說太高!

然而,不少人悄眯眯的思索,就算賈環是韓信,您這位皇帝可當不得劉邦啊。

差距不能說小,只能說天壤之別……當然,這不能說出來。

待廷議後,對於賈環的加封很快出來:

“擢升賈環為中軍都督府總督,全權領江南匪患一事。”

“加封賈環為——三等宣武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