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終章 (全書完)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奔跑的亢慕義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依詔,太皇太后衛子夫的葬儀一切從簡,《大漢日報》在頭版釋出相應訃告,太皇太后遺詔也同時刊發全國,眾人盡皆震驚,也紛紛對太皇太后衛子夫進行悼念,並稱贊太皇太后的仁德之舉動。
按照禮制,太皇太后的葬禮規格和皇帝是一樣的,僅有的區別就是皇帝典喪事的乃是三公,而太皇太后典喪事的乃是長樂詹事。
守靈之時,劉進令丞相趙過走到其跟前,在太皇太后衛子夫去世之後,劉進一直有一個想法,想了許久決定還是和丞相等臣子商議一番。
丞相趙過見劉進招呼自己,悄悄走到劉進的身邊。
劉進一邊跪在地上守靈一邊對丞相趙過說道:“丞相,朕有一想法,不知合適不合適。”
丞相趙過詫異的偷偷看了劉進一眼,對劉進詢問自己有點出乎意料,劉進向來都是有主意的人,想辦什麼事的時候,從來也沒詢問過他們這些臣子的意見,難不成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但既然劉進問了,趙過自然不會說什麼,而是對劉進說道:“還請陛下示下。”
劉進道:“朕欲為太皇太后定諡,不知丞相以為如何?”
丞相一聽,有些驚訝的看了看劉進,並未當場立即回答,而是斟酌了起來。
劉進也沒催促,只是靜靜等待著丞相回答。
過了片刻道:“陛下,此無先例。”
確實,此時還真沒有給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立諡號的。
范曄卻在《後漢書·皇后紀》的論之中寫道:“漢世皇后無諡,皆因帝諡以為稱。
雖呂氏專政,上官臨制,亦無殊號。
中興,明帝始建光烈之稱,其後並以德為配,至於賢愚優劣,混同一貫,故馬、竇二後懼稱德焉。
其餘唯帝之庶母及蕃王承統,以追尊之重,特為其號,如恭懷、孝崇之比是也。初平中,蔡邕始追正和熹之諡,其安思、順烈以下,皆依而加焉。”
這說明在後世,給皇后定諡號從東漢明帝時候方才形成制度。
即便是漢高皇帝劉邦的妻子呂雉當時專政,也沒有諡號,如此沒有祖制的要求,若要施行,著實不太容易。
劉進聽丞相趙過之言,微微頷首,沉默了一下。
而丞相趙過卻又權衡了一下,思索了一番劉進的用意,又思索了一下給太皇太后衛子夫立諡號之後會產生什麼影響,想了半天,感覺影響並不大後,方才說道:“太皇太后與孝武皇帝有延嗣之功,與先皇有助兵之功,與陛下有穩政之功,又兼效仿孝文皇帝行薄葬之風。
《逸周書·諡法解》有云: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並未言女子不可立諡,陛下且耐心等待,稍後臣與御史大夫及太常商議一番,再向陛下上書。”
劉進點點頭並未再說什麼。
果然經過外朝討論和丞相等一干臣子的思想工作,最終統一了意見,可以給給太皇太后衛子夫立諡。
丞相、御使大夫並太常三人上書請給太皇太后衛子夫立諡號,詔書中例數了衛子夫在漢武帝陷入子嗣危機的時候,給漢武帝生了兒子,穩固了漢武帝的地位;述說了其弟衛青所建的功績;任皇后幾十年德行無虧;在巫蠱之禍之時,果斷給劉據調兵,避免劉據等受巫蠱之事殘害;太后期間恬靜豁達,受宮中、朝中敬愛;太皇太后期間,憑藉其威望幫助劉進穩固政事;臨死前又效仿孝文皇帝行薄葬。
故功勞甚大,德行無虧,當立諡以表太皇太后之功。
劉進不許。
眾人再次上書,如此三讓三辭,劉進才許了眾人給太皇太后立諡號的請求,命令丞相、御史大夫、太常等三人商議太皇太后衛子夫的諡號。
經眾人商議諡號為懿昭後。
所謂懿,逸周書有云:溫柔賢善曰懿;溫和聖善曰懿;體和居中曰懿;愛人質善曰懿;柔克有光曰懿;浸以光大曰懿;行見中外曰懿;愛民質淵曰懿;德浸廣大曰懿;文德充實曰懿;秉彝好德曰懿;尚能不爭曰懿;主極精純曰懿;柔德流光曰懿;賢善著美曰懿。
太皇太后之德,懿字用在太皇太后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所謂昭,逸周書有云: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聲聞宣遠曰昭;威儀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聖問達道曰昭;聖德嗣服曰昭;德業升聞曰昭;智慧察微曰昭;德禮不愆曰昭;高朗令終曰昭;遐隱不遺曰昭;德輝內蘊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太皇太后之功勞,昭字用在太皇太后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對於此諡,劉進自然也覺得十分合適,便頒佈詔令昭告天下。
自此,懿昭後便成了太皇太后衛子夫的諡號,便是千百年後,也一直是後世女子學習的榜樣。
當然,對劉進來說,便是太皇太后去世,未來該行的事還是要繼續做。
蒸汽機車在劉進不計成本數十年的投入之後,終於量變引起了質變,新改進的蒸汽機車竟然能通行百餘里路不間斷,且載重竟然比得上三五匹馬車。
劉進自然抓住時機,尋思釋出詔令安排好挖煤、道路修建,以及蒸汽機車製造等一應工作。
而樓船將軍徐破浪也上奏說大船已經造好了。
劉進安排少府的人前去察驗一番之後,透過資料判斷大船應該可以遠航,當即下詔令,令其招募懂航海、敢於冒險且忠於大漢的船長、船員攜帶充足的物資向東出發,探尋美洲新大陸。
當然,劉進並未指望第一批就會有什麼收穫,而是命令樓船將軍徐破浪繼續造船,準備第二批的探索。
而在西域都護府,傅介子等人忠誠的按照劉進給沙匪摻沙子的策略,一手利用沙匪對西域諸國行搶劫滅殺之事,另外一手便利用沙匪中的內應,以某某國心思不正勾結沙匪殘害西域商人罪名滅其國,行開疆拓土之事。
數十年時間,原本國家林立的西域除為數不多的幾個唯大漢命是從的傀儡國家外,其他地界皆已經成為了大漢的領土。
而在劉進鍥而不捨的海上探索之下,終於有船隊到達美洲探索一番後回來了。
對於這樣的訊息劉進非但沒有遮遮掩掩,反倒是大張旗鼓的向全國告示在海上的發現。
全國上下盡皆議論紛紛,甚至已經有不少人在聽聞新大陸的情況後,已經心動想要去新大陸搏一搏謀富貴了。
十幾年過去了,縱然是劉進採取了一系列限制土地兼併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個人終究是沒有辦法違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的,土地兼併依舊還是越來越嚴重了。
但人的生育率卻並無明顯的下降,普通老百姓想要靠種糧食養活一家人,那實在是有點難了,人吃不飽飯,為了不餓死,難免就會想吃飽飯的法子,社會也開始動盪起來。
登基已經有二十幾年的劉進竟然覺得目前的大漢社會已經如同不斷加熱的高壓鍋,若是再不放氣,壓力過大,恐怕要出事故了。
得虧提前佈局,劉進當即下達了開拓令,鼓勵大漢百姓向西前往新發現的美洲以及西域行開拓大陸之事。
非但如此,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劉進竟然直接將自己的皇子劉櫧給派出去,令其隨著前往美洲的船隻做開拓新大陸的事情,並向其保證,凡是他開拓出來的土地,只要承認對大漢皇帝稱臣,且每年祭祀能夠派人前來送上祭祀貢品,那麼在其開拓地他可以開府、任命官員和組建部隊。
便是皇子劉櫧再不願意,也沒有拒絕的權力,只能任由劉進安排,前往新大陸進行開拓了。
開元四十三年,垂垂老矣的劉進終於到達了人生的終點,虛弱的躺在床上的劉進回顧了自己的一生:漢武帝時候,巫蠱之亂,為求自保,慫恿自己老爹造自己爺爺的反,雖未成功,但保住了自己及家人的性命;此後被漢武帝看中,開始慢慢接觸政事;後漢武帝去世,老爹登基,先是為琅琊王,後為皇太子,成了皇帝劉據的左膀右臂,協助劉據征伐匈奴之事;再後來劉據飲酒無度,登基為皇帝沒幾年便去世了,他劉進也從皇太子變成了大漢帝國的皇帝。
成為皇帝的劉進在位前期繼承他老爹休養生息的政策,但匈奴來犯,劉進果斷用兵,任命有過錯的商丘成為主將,前後僵持數年,逼迫匈奴投降稱臣。
外患問題解決,劉進專注內政,行科舉、考成法、衛戍士卒下鄉里任基層官員等一應吏治措施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並一定程度將世家大族壟斷的政治權力下放給了普通人,提高了劉進對朝政的掌控。
並推行抑制土地兼併的措施,延緩了大漢滅亡的腳步。
與此同時,大力鼓勵技術突破,實行了專利制度,持續不斷透過支援蒸汽機車帶動全社會的能源替代,不斷發展生產力。
並竭力開展思想變革,不斷完善“人物道”三學的思想,將老百姓從儒家思想的束縛下不斷解放。
在土地承載力還未到頂之前,提前謀畫開拓之事,設立西域都護府、鼓勵海上大探索發現新大陸,鼓勵大漢百姓開拓冒險,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土地承載力的壓力。
感覺生命力在身上流逝,劉進喃喃自語但卻已經發不出聲音了:“我這一輩子算是值了,就是不知道死後能不能回到原來的世界,再看看爸媽。”
語畢,劉進感覺眼皮發沉,不由自主的閉上眼睛,心臟也停止了跳動,隱約之間,他聽到了一群人的哭聲。
大漢皇帝劉進駕崩!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