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大將軍諡號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奔跑的亢慕義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待劉進回到宮中時候,丞相等眾人都已經在宮中等待著了。
待看到劉進回來,眾人紛紛起身給劉進行禮,劉進一邊向自己位置上走著一邊對眾人道:“都坐。”
然而,眾人還是等著劉進落座之後方才坐下。
待眾人均坐定,劉進道:“大將軍之事,你等定然已經知曉。奉常,依你之見,若大將軍不測,諸位以為當用何儀?”
丞相趙過道:“大將軍為列侯,若依照《葬律》當以列侯之禮葬之。”
御史大夫張安世卻持不同意見,他開口道:“陛下大將軍貴為三公,且有降服蠻夷外邦之大功。其功可比衛霍,陛下臣以為可依舊曆,以諸侯王之禮葬之。”
奉常點點頭道:“臣以為可參照衛霍舊例,然有一事,昔年孝武皇帝時,大將軍為御史大夫曾向孝武皇帝上廢先帝太子之言,此為其過,臣以為當慮。”
御史大夫張安世聽此,也沒再多說,此事乃是客觀事實,自然不得不考慮進去。
而丞相趙過此時也沒再多說,他只是簡單的起個頭,定下個基調託一個底,他知道,大將軍最低最低的規格也就是依照《葬律》列侯的規格埋葬了,但依照他對劉進的理解,劉進自然不可能如此刻薄的對待這樣一個立下大功的人。
果然,聽眾人一番討論,劉進沉思片刻道:“大將軍能追改前過,忠貞侍國,朕以為此也不必過多計較,便參冠軍侯之規格,賜特進,依諸侯王之禮葬之。發匈奴玄甲軍陳至茂陵。”
眾人一聽紛紛拜道:“唯。”
劉進接著吩咐道:“丞相,犧牲車駕、棺槨器物等及治喪之事你主之,待不豫,朕將親自弔唁。令大鴻臚奏諡。”
“唯。”丞相趙過應了一聲。
這邊剛剛商議完畢,弘恭便急匆匆的趕過來,面色沉重的對劉進道:“陛下,大將軍薨。”
《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弘恭自然不敢說錯。
眾人聽此,一陣默然,與之同悲。
過了片刻,劉進嘆息一聲道:“弘恭,朕已與眾人商議過大將軍喪事,你且與丞相之商議一番寫成詔書,待朕過目後便去大將軍府下詔吧。”
“唯。”弘恭應了一聲。
劉進則直接離開了。
……
大將軍的葬禮是極盡哀榮,朝中上下都稱讚著商丘成活著時候的功績。
而此時朝堂之上,針對大將軍的諡號卻爭論不已。
大鴻臚上書請求為商丘成定下諡號,劉進批閱奏疏曰:“可。”
第二日朝議,便開始商議起商丘成的奏疏來了。
劉進前來坐定,眾人向劉進行禮,劉進皆免禮坐下,待眾人坐定道:“諸位,大將軍喪事已畢,昨日大鴻臚趙充國上書議大將軍諡號之事,諸位且說說當用何諡號?”
因商丘成為諸侯,故掌諸侯國諸事的大鴻臚趙充國上奏給商丘成議論諡號乃是其本職,自然劉進發問,也得是他大鴻臚開口接劉進的話:“陛下。大將軍有降服蠻夷外邦之大功。猛以剛果曰威;強毅信正曰威;服叛懷遠曰威;強毅執政曰威;賞勸刑怒曰威;以刑服遠曰威;蠻夷率服曰威;信賞必罰曰威;德威可畏曰威;聲靈震疊曰威;莊以臨下曰威。
臣以為大將軍可諡為‘威’。”
顯然,同為武人,大鴻臚趙充國對商丘成還是很敬仰的,定下的諡號便直接用了“威”這麼一個美諡。
然此時奉常蔡義卻站出來道:“昔年孝武皇帝時,大將軍為御史大夫曾向孝武皇帝上費先帝太子之言,其言行有過,故雖有大功,然不可掩其過。
彰義掩過曰堅;磨而不磷曰堅。臣以為大將軍可諡為‘密’。”
“密”為中諡,和美諡一比那不是差的一星半點。
這話出來車騎將軍任安可就不滿意了道:“大將軍有降服蠻夷外邦之大功,此功大於過錯,臣以為諡為‘堅’不合適,不如就依大鴻臚之言諡為‘威’。”
然車騎將軍這邊話剛說完,光祿大夫王吉卻開口道:“陛下,奉常之言甚是,大將軍有大功,然不掩其過。隱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隱括不成曰隱;不屍其位曰隱;違拂不成曰隱;懷情不盡曰隱;不明誤國曰隱;威德剛武曰隱。
大將軍不明誤過,且威德剛武降服蠻夷外邦,諡號為‘隱’更為合適。”
又有大臣出列,談及自己的看法。
劉進在上面觀察著眾人討論的內容,很快,一絲玩味的笑容從劉進的嘴角露出來。
他發現,給商丘成定美諡的多是武人,且多有軍功。
而給商丘成定中諡的則多是文人,且其中不少乃是世家大族之人。
這就有意思了。
劉進無意搞什麼派別平衡,平心而論,商丘成有大功,然此大功並未滅國大功——匈奴是主動投降的,而且並非是無條件投降,換句話說,匈奴並未亡國。
因此像是什麼武、桓、襄之類的開疆拓土的諡號並不合適。
因此美諡多集中在威、肅、毅等之類的諡號之上。
而抓著商丘成短處不放的人也多以鼎、密、僖之類有過錯但已經更改的這樣的中諡向眾人提議。
諡號乃是對一個人蓋棺定論的事,因此非常的慎重,不少人更是抱著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的態度提建議,因此倒也是沒有提什麼繆、醜之類的下諡。
但劉進知道,即便是商丘成有錯,甚至商丘成即便沒有大功,這次議定諡號也不能太差了。
因為當年他手下的兵正在各郡縣任職呢,未來劉進還得依仗這些人呢。
眾人一番討論之後,基本上形成了兩種意見,一種便是上諡,一種不便是中諡,此兩邊人員三七開,上諡較多,中諡的理由也比較充足。
眾人的意見都表達了一下,最終所有人都看向了劉進,紛紛想著當如何給商丘成定諡號。
劉進想了想道:“單自諡號恐無法評價大將軍一生是非對錯。
臣以為或可為其定‘雙諡’,昔年孝武皇帝時,大將軍為御史大夫曾向孝武皇帝上廢先帝太子之言,其言行有過,然其過已改。追改前過曰鼎,此首諡朕以為當用‘鼎’。
朕上位後,商丘成兢兢業業,為朕統兵,後又以後將軍之職逼降匈奴,立下大功。以刑服遠曰威;蠻夷率服曰威。故朕以為其第二字諡應為‘威’。
朕以為大將軍可諡為‘鼎威’。
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想到劉進竟然給商丘成用了兩個字的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