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太廟。
崇禎皇帝慌忙問道:“宏明對鼠疫也有了解?”
劉宏明回憶之前看到的論文:“明代中期以後中國進入了一個空前少雨的年代,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
萬曆、崇禎年間,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明末大鼠疫開始於崇禎六年,地點是山西。
崇禎十四年傳到河北,並隨著李自成和清朝的軍隊傳到更多的地區。崇禎十四年,鼠疫傳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
明末鼠疫這場大鼠疫使得“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已二十餘萬。
京師在崇禎十六年的8月到12月間,保守估計死亡人數已高達全城的五分之一。所以當次年的4月,李自成攻進大明帝國的都城北京時,他面對的是一座“人鬼錯雜,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自鼠疫始至李自成攻破北京,約二十萬北京人殞命,佔當時北京總人口的三成。
在這樣的情況下,駐守京師的明朝軍隊自然無法倖免。據歷史記載,當時駐守京師的軍隊有10萬人,大疫過後,僅餘5萬多人。加之,明末****嚴重,軍心本就渙散,經此大疫,更是潰不成軍。
李自成率軍攻打北京城時,當時的守城將官不得不低聲下氣求人守城,仍“逾五六日尚未集”,最後連三四千宮中的太監都上了城牆。
崇禎十七年3月,大順農民軍兵臨城下,此時,北京內城上平均五個城垛才有一個士兵,瘟疫中的守城明軍“鳩形鵠面,充數而已”。
這樣軍隊,抵擋不住李自成的精銳之師。疫病肆虐的北京城,是大明朝最後的仰仗,陛下可能從未料想京師會如此快速淪陷,自己連從容出逃的時間都沒有,最後不得不自縊於煤山槐樹之下。
也許,連闖王李自成也沒有想到可以如此輕易地拿下北京城。
縱橫帝國內部的鼠疫,也間接摧毀了帝國的邊防系統,比如明軍最精銳部隊雲集的九邊重鎮中的大同,山西,薊州、宣府等鎮在明末改朝換代的巨大社會變革中,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作用。大疫,南北數千裡,北至塞外,南逾黃河,屍橫遍地。
崇禎皇帝不在言語,有強敵,內部有流賊,水患,旱災,鼠疫,天災人禍都齊了,大明可能真是走不下去了,若不是得到宏明,怕是他到死都不知道他是怎麼失的天下。
崇禎皇帝陷入思考,卻聽到一聲咕嚕叫聲,昭仁永王年紀小,他們所說又不懂,礙於父皇威嚴,太廟之中又不敢做些什麼,聽見劉宏明肚子咕嚕一聲叫了起來,二人哈哈大笑起來。
劉宏明見兩個小孩大笑不止,臉皮再厚也是紅了。
崇禎皇帝看出劉宏明的尷尬,喝到:“太廟之中,怎可失儀。”
永王與昭仁見父皇生氣,不敢再笑。
崇禎皇帝轉過頭,對劉宏明說道:“宏明用飯已久,怕是餓了,大伴,大伴,瞧瞧朕這記性,袁妃,你去宮外,讓宮女帶幾盒點心,再帶進來。”
袁貴妃施禮後便出殿而去。
劉宏明見昭仁永王悶悶不樂,摸摸褲兜,竟掏出兩塊巧克力,伸出遞給永王昭仁。
昭仁永王好奇不已,卻怕父皇責罵不敢伸手去拿,見崇禎皇帝並無變色,大起膽子拿了過來。
拿在手中,左看右看,不知如何下手。
劉宏明有些好笑,邊幫二人剝開,二人從未見過,淺嘗一口,發現格外好吃,不顧禮儀,一口吞下。
二人吃完,意猶未盡,眼巴巴看著劉宏明,還想討要,正此時,王承恩的聲音從殿外傳來:“老奴王承恩拜見陛下,前來複命。”
“進來”,王承恩聽到便從殿外來到殿內,說道:“皇爺,按您的吩咐,王德化,王之心,杜勳,杜之秩都已拿下,方正化已經前去御馬監坐鎮,以防不測之事。”
“做得好,大伴”,崇禎皇帝誇讚道,接著便把劉宏明所說的生產火器,發餉點兵,尋訪名醫吳又可交代給王承恩,王承恩深知之三件事事關重大,不敢馬虎,連連答應。、
劉宏明突然開口:“王公公,還有一事更加迫在眉睫,你即可就要辦。”
崇禎皇帝好奇:“宏明所說何事?”
劉宏明道:“整頓後宮,我想著後宮有不少人,不知是哪個閣老,勳貴的眼線。天家的喜惡,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猜測上意的一句,更有甚者,若是膽大包天,讓陛下重蹈武宗,熹宗皇帝落水之事。”
“陛下想想,武宗皇帝身體康健,正值壯年,如何落水一病不起,就連想換一個御醫也不準,首輔楊廷竟說是武宗縱慾過度。
陛下想想,武宗皇帝在最後一段時間,一個心腹太監也不在啊,還有光宗皇帝的紅丸案,熹宗皇帝剛剛落水便有人進獻靈藥,而後暴斃而亡。”
“陛下想想,若不是熹宗皇帝重用魏忠賢,打壓東林黨,東林黨如今更怕是勢力強大。
陛下登基不過十七,讀書認為東林黨又都是君子,厭惡閹黨。
陛下處置閹黨無措,但錯不應該將廠衛禁足,將閹黨全部驅逐出朝堂。”
廠衛是陛下的,怎麼能讓東林黨人處置,果然,廠衛從當年的豺狼虎豹到現在的人畜無害。
崇禎三年前,還有老臣支撐,內帑靠著熹宗皇帝的家底尚可維持,三年以後,老臣凋零,內帑的老本也吃光了,東林黨人所謂眾正盈朝,局勢敗壞,一發不可收拾。陛下,三思啊。”
眾人都是驚得不敢多言,王承恩更是巴不得自己耳朵聾了,這等皇家秘史,他不敢知道,也不想知道。
崇禎皇帝呆呆站著,猛地看向太子,他本想把太子送往南方,哪怕事不可為,大明正統再此,諸王還敢翻天不成?
現在,他不敢了。那幫人,連弒君都敢,太子勢單力薄,又怎是對手?朕登基十七年了尚且不是對手,對這幫文官無可奈何,太子,又比當年的朕強上幾分?
崇禎皇帝看看劉宏明。心中有了個想法。
這時,袁貴妃提著小盒進來,崇禎皇帝見到:“宏明不是餓了,來,快吃。”
劉宏明倒也不客氣,見眾人都無胃口,便與昭仁永王吃了起來。
不一會吃罷,崇禎皇帝問到:“宏明在家可無婚配?”
…….
劉宏明有一些佩服崇禎皇帝的腦洞,前一腳還是國家大事,話題一轉,就到自己個人問題上了。
其餘眾人若有所思,劉宏明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任何有名有姓的人都騙不了他,史書已經蓋棺定論,比世人多出四百年的見識能讓他比世上任何人都要淵博。
這個人,對大明,已是不可或缺的。但他孤身一人,皇帝終究還是不放心,若是與天家有了關係,與公主婚配,日後誕下子嗣,這便是無法割捨的關係。
想明白這一點,所有人都盯著年齡上合適的坤興公主,坤興公主倒也明白,臉瞬間通紅起來。
劉宏明知道崇禎皇帝所想:“陛下,我知道您的意思,我選擇大明,就會全力以赴,陛下大可不必如此,坤興公主應該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成為犧牲品。”
眾人大吃一驚,卻也是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