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老孃老早就想給瑜姐兒辦個熱鬧的滿月酒了。

這三個月裡,為了等女婿回來,她都憋老久了。

本來瑜姐兒滿月的時候就該辦滿月酒的,但是由於餘氏難產,月子就做的久一點,這才耽誤了辦。

加上錢明回來的晚,滿月酒才拖到百日宴。

但香草鎮不興百日宴,都是辦的滿月酒。所以即使過了百日,也是按照滿月酒來辦的。

餘老孃為著滿月酒,早就憋了老久的心了。

這回好不容易女婿回來了,並同意讓她操辦滿月酒的事情了,餘老孃自然樂得大包大攬。

餘氏怕親孃太辛苦,轉身把孩子遞給錢明。“娘,滿月酒還是我來幫您吧。”

餘老孃笑著擺擺手,“不用不用,你那大哥二哥家的滿月酒都是我經手辦的,早就熟能生巧啦,不用你忙活。”

餘氏,“那怎麼能一樣?這寒冬凜凜的,不好讓您這麼跑的。”

餘氏自從自己當了娘。才知道為人母的不容易,自是捨不得親孃受苦。

錢明也道,“那岳母就跟小婿一人一半吧。小婿負責寫帖子,您負責採買。所需的費用都走錢家,這樣安排,您看可好?”

餘老孃樂道,“好好好,哪能不好,我女婿面面俱到,我自是滿意。”

餘氏見相公出頭討她親孃開心,也是欣慰的笑了。

餘老孃領了差事,立馬火急火燎的跑去操辦去了。

錢明抱了瑜姐兒一會,見她肉嘟嘟的還在睡著,便放下她讓餘氏照顧,然後去書房寫帖子去了。

餘氏滿臉慈母笑意的看著床上正乖乖睡覺的那一小團人兒…

這小傢伙,已經滿三個月了。那白藕似的小拳頭,在睡覺時還握的緊緊的,別提多喜人了。

餘氏眉眼慈愛的看著她的小嬰兒睡顏。嘴角笑著摸了摸她柔軟的小胎髮。“你啊,真是隻小懶豬。”

餘氏嘴上嫌她小懶豬,心底又不忍住愛憐的親親她的小拳頭,很是感慨。“娘只盼你健康快樂的長大才好。”

瑜姐兒這會睡的沉,並不知道她娘說她小懶豬。

不出三日,餘老孃就把滿月席給準備得妥妥當當的。

老錢家許久沒這麼熱鬧了。

餘老孃不僅把私塾里正在讀書的三兒子給叫回來,就連隔壁鎮的老姐妹們也都一起請來了。

餘老孃在老錢家的院裡院外給擺滿了二十桌,那滿月席安排的十分有排面。熱鬧非常!

往年因為餘氏跟錢明成親三載都未能生育的事情,引的鎮上的婦人們經常說三道四。

所以餘老孃這次大辦滿月宴,就是要給閨女出口氣。讓那些嘴碎婆子們看看,我閨女到底能不能生!

雖說這次生的是個女娃,但好歹說明我閨女沒問題啊,看你們再嘴碎個錘子哦。

錢明也沒想到岳母這麼大手筆。

雖說錢家不窮,卻也不夠這麼花的。不過岳母一片好心,他自是不會說什麼。

但錢明不知道的事,餘老孃這次辦酒桌的錢,只從錢家賬簿上走了五桌的銀錢。餘下那十五桌的銀錢,全是她老人家自個兒掏的腰包。

這事也是錢明後來對賬簿的時候才發現的。當下不免又是一番感動。

滿月席上,香草鎮上下的男女老少差不多都來了。

男的分一邊,女的分一邊,二十桌都坐的滿滿當當的,場面十分熱鬧。

“喲,這老錢家真是大手筆,看著菜色辦的,真是捨得。”

平常人家生閨女,最多就是請孃家幾個過來吃吃,這麼大操大辦的比較少。

眾人想著,約摸是這老錢家的得了頭一個子嗣,高興之下願意大操大辦也很正常。

何況餘氏的孃家也是個土財主,這麼一想也就覺得沒什麼了。

席子上,男人們紛紛坐在一起吃酒。而婦人們則去內院看錢家的第一個子嗣去了。

瑜姐兒剛滿一個月的時候,餘氏跟餘老孃的幾個閨閣好友倒是有來探望過。

那時候瑜姐兒見有人來看她,心情也是好的很。

可今日來的人卻太多,一波接著一波,還各個都要捏捏她的小臉蛋。

瑜姐兒這會正困著,自然不願意被她們捏來捏去的。

她被婦人們捏的不耐煩,張嘴就“嗚哇、嗚哇”,哭著抗議了。

餘氏笑著把她抱過來哄。

在看到包布里那張小圓臉被捏紅了的樣子,餘氏頓時心疼壞了。

她連忙讓奶孃把瑜姐兒抱下去,自己則留在房裡陪這些婦人們說話。

“月娘,你怎的讓孩子跟奶孃住?”

香草鎮只是屬於小康型別的小鎮,並不大富大貴,所以家中請奶孃的比較少。

眾人見餘氏找了奶孃來照顧孩子,也是有些唏噓。

她們還勸餘氏,“我說月娘啊,娃娃都是誰喂親誰的,你可別貪圖清閒讓孩子跟了奶孃親,那可不好哩。”

餘氏笑著擺擺手,“這原是我孃的心意,一開始是怕我不會,所以找個奶孃來教我。”

“平常無事都是我在帶孩子的。”

錢明不在家的時候,家裡的財政都是要餘氏來管的。

錢老太成天端的一副官太太的架子,卻是不懂家中饋物的。她年輕時倒是想學著掌家,但她婆母在世時一直死守著財政,才導致她什麼也不會。

餘氏對於婆婆不會管家的事,也並不放在心上。她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儘量給做全了。省的再去麻煩別人。

餘氏雖然性子溫柔,卻是家裡家外的一把好手。

餘老孃雖然嬌寵著閨女長大,卻不會把她寵的一無是處。

餘家的孩子們,各個都會洗衣做飯看鋪子,餘氏也如是。

餘老孃在經歷了家道中落的變故後,就格外注重孩子們的自理能力。

就連只會讀書的三兒子跟小女兒餘氏,也都被她教的妥妥當當的。

外面的酒桌還沒開始上菜,所以屋內的婦人們也不著急出去。

她們紛紛圍坐在一起,面帶笑意的嘮著家長裡短,又相互討教了幾句帶孩子的經驗。

餘氏就在一旁給她們分點瓜子糖果,然後時不時的回應一下。

女人一多,話題立馬就多了。眼下屋內的氣氛很是融洽,就連平日裡的那些矛盾,在這會也都沒當回事,各個都笑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