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是這樣就能讓呂四娘出氣的話,還算是褚遂良之輩燒高香了,可是,令他悲哀的是,李雪娘壓根就沒打算輕易放過他的意思。
轉天李雪娘就見了高陽公主,將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與嫁禍洛安誣陷他的事兒說了一遍,並且毫不隱瞞地將自己的一系列報復措施都說給了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一面趕集李雪娘對自己夫君的維護,一方面就已經氣得粉面桃花了,一揮手,“雪娘你別生氣,畢竟你肚子裡還揣著孩子,別因為生氣再傷著他了。這件事兒交給我就行了。”
從這次見面以後,直到洛安安全地回到長安為止,朱雀大街上居住的那些達官貴人,沒有一天是消停的。
那高陽公主手執馬鞭,身穿大紅外出服,腳蹬長靴,帶著自己的貼身宮女和侍衛,那是橫衝直撞啊,逮著誰,就是一頓鞭子抽下去,嘴裡還叫嚷著喊冤,“誰叫你們衝撞了本宮的?你們眼睛瞎嗎?沒看見本宮嗎?”
於是,諸如褚彥甫、褚彥衝、長孫渙、孔志玄、孔志約、孔志亮,以及孔志玄和孔志約、孔志亮的幾個兒子孫子,都被高陽公主挨個抽了個遍。
褚遂良和孔穎達見自家兒孫,明裡暗裡接連的捱揍,心裡就不是滋味啊。有心想告御狀,可是,高陽公主打完人就揚言,“衝撞本宮就是蔑視皇威,誰來告御狀,本宮就跟他不死不休!”
這狀還敢告嗎?滿長安誰不知道高陽公主的威名?那是人見人躲避之不及的瘟神惡煞啊,就是皇帝陛下見此女頑劣,都感到頭疼!
沒辦法,李世民就到後宮來找長孫皇后,讓她好好教訓教訓高陽公主,免得長此以往有失皇家之女的禮儀。
可是長孫皇后這次沒有答應,而是振振有詞地跟李世民說啊,高陽公主性子最是率真純粹,若不是那些人真的惹著她了,她怎麼會這般糊塗?以妾身之見,錯不在高陽。
為什麼長孫皇后這般說呢?難道她真是這麼認為高陽公主純真無邪的?錯!
長孫皇后也明知高陽公主鞭打長孫渙等人是洩私憤,是報復他舅舅,但是長孫皇后不會明著出頭去教訓高陽公主的。
為避免他人說長道短,說她是為了自己舅舅而打壓庶出的女兒,這樣有損她賢惠之名的事兒,她是不會去做的。
如果放任高陽公主肆無忌憚橫行無忌,這樣就會讓李世民厭惡這個閨女,也讓外人說她驕縱囂張,如此以往,高陽公主的惡名就會傳播出去,進而失了民心!
這就是“棒殺”和“放縱”,堪比利劍!
緊接著,長孫無忌的那些年少庶子們也未能倖免,皆被高陽公主揍了個遍,理由還是那句話,衝撞了公主就是藐視皇威,該揍!
孩子被打,做家長的哪個會願意?長孫衝就代表家長想長樂公主李麗質告狀,請長公主能出面調停下這事兒,也不能因為她是公主就隨便揍人不是?
再者說,這事兒要是言官君前參高陽公主一本,想必皇帝陛下也不會護短,定要懲罰高陽不可。可話又說回來,高陽公主與長孫家原就是極近的親戚關係,怎麼會因為一點小誤會而產生隔閡?
李麗質問明瞭緣由得知,高陽公主最近行為及其囂張跋扈,仗著自己公主的身份,在長安城肆意橫行,已經是鬧得盡人皆知,汙損了皇家公主之禮儀。
長孫渙在一旁見縫插針地也道,“長安城內已經是怨聲載道了!”
對於高陽公主的性子,李麗質還是清楚地,這個小妹十分得父皇的寵慣,脾氣的確是被嬌慣的有些刁蠻任性,甚至像男孩一樣,手執馬鞭橫行長安城。
想到都要嫁人了還這樣驕縱的性子,李麗質覺得自己身為長姐,還是應該教訓教訓高陽的,所以當即就派了人,請高陽公主來長樂嫡長公主府。
高陽公主來了,依舊是大紅衣裝,手執馬鞭,神色囂張,二十多位侍衛宮女簇擁著,就高調地來到了長樂嫡長公主府。
“皇姐您請我來有何見教?”高陽公主倒也沒有太過放肆,而是很莊重地給李麗質規矩行禮,然後語氣隨便地問道。
見到高陽公主雖然語氣淡淡,面色平常,但是那規規矩矩地禮儀可不是裝出來敷衍了事的,李麗質愣了,誰說高陽妹妹囂張不知禮義?可眼前的人兒,分明是乖順懂禮的,難道是外人傳了有誤?
不過該說的話,李麗質還得說,當下就開口教訓了高陽公主幾句,無非是一個女孩兒家,尤其還是皇家之女,行事坐臥一舉一動,都要有規有矩,不能恣意驕縱放浪無骸,惹人非議。
高陽公主一接到長樂公主叫她來見的信兒就曉得,自己這位懂禮儀守規矩的姐姐,是要教訓她呢,所以也不做作,就開誠佈公地道,“姐姐教訓的是,高陽謹記在心。
不過,皇姐,我想告訴您一句話,我高陽和夫君洛安沒有得罪誰,也不想得罪誰,但是誰要是沒事兒找事兒,給我高陽和高陽的夫君上眼藥,找晦氣,那我出手絕對不會客氣,請皇姐您轉告長孫衝。告辭。”
什麼洛安,找晦氣?這哪兒跟哪呀?李麗質一心在家相夫教子,對於舅父公爹所做的一切還真不知道,再說,長孫無忌也不可能讓李麗質知道他所作所為,所以李麗質被冠以的搶白給弄愣了。
高陽公主見李麗質一臉的疑惑,也不點破,之扔下了一句話給這位皇姐,“告訴長孫衝,他的兒子是怎麼來的他別忘了,若沒有李雪娘給皇姐醫治寒證,他這輩子想要兒子?做夢吧。”
沒頭沒腦的這一句話扔給了李麗質之後,高陽公主耀武揚威地就出了公主府,帶著侍衛和宮女打馬出城,她要親自去接即將進城的未來夫君洛安!
待高陽一出府,李麗質就坐不住了,趕緊喚來侍衛,“趕緊去查一下近期高陽公主的行蹤,以及駙馬的行蹤,事無鉅細,本宮都要知曉。”
隱隱地,李麗質感覺到,定是長孫衝做下了什麼針對洛安的事兒,才惹惱了高陽公主。只是她做夢也沒有想到,舅舅公爹為了權利,竟不惜要密謀策劃廢太子,而力捧年少的晉王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