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公按照盛繁花的要求,製作好金字牌匾後,便讓人把牌匾送到恩威縣城,並讓胡大海,敲鑼打鼓親自給兩人送上門,好讓百姓都知道,響應朝庭號召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盛繁花兌現了對殷實和上官非凡的承諾後,便又回到藥堂繼續坐堂實習。

只是讓大家都沒想到的是,戶總收糧的點都已經撤銷了,還有人把糧食給送過來。

皇帝讓戶部尚書照收,就當做是填充國庫。

雖然後面送糧食的商戶和富紳都沒有收到牌匾,但一年中能有一個月減免稅金,他們也覺得很知足了。

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們的皇上是個明君,不像以前的那皇帝一樣,只一味地要求他們這些百姓付出,卻是連一點好處都沒有。

這次一個有能減免兩成稅金,往好了說,是朝庭對他們這些響應朝庭號召的人的一種優惠,說白了,這就是他們跟朝庭之間的交易,而且還是有始以來最公平的一次。

看著國庫裡的糧草一天比一天多,戶部尚書終於笑了,皇帝也是整天笑呵呵的。

每個商戶和富紳能賣的糧食有限,但大家都把糧食賣給朝庭,而且還是以最低的價格賣出,於國庫而言,那就是源源不斷的來源,國庫就好比一個水潭,而那些將糧食低價賣給朝庭的商戶和富紳就是流進國庫裡的水。

有了這些商戶和富紳提供的糧食,後來西疆又來了兩次急件,都是問朝庭要糧草的,因為國庫裡的糧草很是充足,皇帝收到急件後,就能立即吩咐戶部尚書安排運送糧草,再也沒有了那種捉襟見肘的感覺,這讓皇帝對未來更是信心滿滿。

也因為還有商戶和富紳不斷地將糧食低價賣給國庫,戶部尚書也不再為充實國庫而發愁了,雖然少收了些稅金,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戶部尚書也看出了這個辦法的好處,也就不再排斥,每次一有商戶和富紳運糧到戶部,他總是第一個跑出去。

盛繁花只知道,她為皇甫宏逸解決了糧草問題,並不知道她的這一方法,竟然幫皇帝和戶尚書解決了國庫多年空虛的難題。

至此,戶部尚書對盛繁花那只有佩服。

而對於恩威的百姓來說,透過金字牌匾,他們也看出來了,為安民郡主辦事,不會白忙。

只要皇帝不派人來找她,盛繁花就知道皇甫宏逸在西疆一切都好,也能安心做她的事情。

日出日落,斗轉星移,時光飛逝,轉眼,皇甫宏逸領兵出征已經三年了。

在這三年裡,夏侯識為皇甫婷研製的保命藥終於成功,雖然不能保證皇甫婷能夠長命百歲,但能延長她的性命卻是完全可以的。

夏侯識也在加緊時間研製能讓皇甫婷長命百歲的藥。

而盛繁花出終於出師,成了京城裡,小有名氣的婦科小聖手,很多婦人不管是有小毛病,還是大毛病,排隊排上個三天三夜也要找她給看病。

一來是整個京城,就只有盛繁花一名婦科大夫,二來是盛繁花的醫術那是真的好。

而在盛繁花忙著給病人治病時,終於收到了皇甫宏逸凱旋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