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說的對,大姑媽咱們是第一次賣叉燒,誰也不知道價錢如何,咱們喊價二十文一斤,只要有人願意買就行了,要是真沒人買,咱們再降價就好了。”梁氏的話剛說完,盛繁花立即附和道。

對於生意上的事情,墨氏等人都不懂,只能是聽盛繁花說。

見自己的母親都贊同侄女的做法,盛蓮香也不再堅持:“好吧,就先按二十文一斤賣。”

叉燒買賣的一切事宜都已經商量妥當,天色也不早,盛蓮香想著家裡的活兒還沒幹,便提出離開。

一家人將她送到院門口,直到她走遠了,才折回院子裡。

剛回到院子,盛興安便說道:“爹,娘,我想再到學堂唸書。”

聽到兒子的要求,盛明榮和墨氏對看一眼,然後同時低下頭,不吱聲。

看到父母的反應,盛繁花知道兩人這是為難了,盛興安打從懂事起,就很渴望唸書,開始還鬧了幾年,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家裡真的拿不出那個錢,這才慢慢打消了念頭,只是不知道今天怎麼又突然提起?

接受過高等教育和系統理財知識培訓的盛繁花知道,人只要有那份心,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但這個世界的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小孩只要過了六歲最佳啟蒙年齡,以後再怎麼努力都不會有大的出息。

盛冠華只有這麼個孫子,也很想送他到學堂唸書,可想到家裡的條件,張了張嘴,最後什麼也沒說。

“哥,你怎麼突然想念書了?”盛繁花笑問。

“我想念書懂更多的道理,這樣再有人欺負你們的時候,我就可以擋在你們面前,維護你們了。”想起早上在大街上是二妹護的他,就連剛才二奶奶來鬧,也只有二妹和三妹出頭,盛興安覺得自己身為家裡的長子,竟然護不了兩個妹妹,覺得自己很窩囊。

“好,咱們這幾個月努力賣糕點,等過了年,就送哥哥到學堂唸書。”聽到盛興安想念書的動因,盛繁花欣然同意了。

原來有哥哥疼是這種感覺,開心中夾雜著甜蜜。

“花兒?”聽到盛繁花竟然同意讓盛興安到學堂唸書,家裡的四個大人同時驚撥出聲。

“花兒,這唸書不光束脩貴,筆墨紙硯更是貴,咱們家供不起的。”盛明榮知道女兒的本意是好的,但奈何家裡條件不允許。

“就因為供不起,所以才更要努力創造條件,送哥哥去唸書,爹,哥哥是家裡的長子,以後會是咱們家的頂樑柱,也是我和小枝兒的靠山。”盛繁花笑道。

雖然她知道自己並不需要盛興安做靠山,但她這麼說是想讓父母同意盛興安唸書。

在這個世界的人的意識裡,兒子是養老送終的,同時也是出嫁的女兒的最大的靠山,如果孃家兄弟有出息,女兒在婆家的地位也不會低,至少婆家人不敢輕易欺負自己的女兒。

“那你得要做多少糕點才能供得起你哥唸書?”墨氏也是一臉擔心。

聽到墨氏的話,盛繁花這才想起,她還沒數過今天賣糕點掙了多少錢呢,於是笑著說道:“咱們算算今天掙了多少錢不就知道了?”說完,便直接回了她和盛繁枝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