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省。
自從朝鮮國被划進大陳的版圖之後,當地的百姓這段時間以來經常會發生小規模的動亂。
為的就是恢復他們往日的榮光。
不過好在在當初朝廷這邊動用了他們的自己的辦法。
給朝鮮那邊當地的一些貴族送了大量的銀子。同時也答應給他們了一些更大的官職。
正是因為這些東西的壟斷,才讓這些普通的朝鮮當地的百姓的動亂並沒有弄起太大的規模。
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動亂的始作俑者都是當地的一些小貴族。
他們這些小貴族在前段時間大陳朝廷那邊進行冊封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太多的獎勵。
屬於他們的那一份資源都被更大的貴族階層所壟斷了。
而那些大的貴族階層之所以不去處理他們就是認為只有這邊一直不平靜,朝廷那邊才會不斷的給他們更多的利益。
在這個利益當先的時代,他們對於這些東西是並不怎麼看重的。
可是朝廷派在這邊的一些官員卻發現了這件事情的端倪。
因為原本要分給那些小貴族的東西,據他所知從來沒有到過小貴族的手上。
尤其是負責駐守在當地的定國公,對於這件事情,他已經聽到手下不少官員彙報了這件事情。
只不過如今這邊才剛剛平靜沒有多久。他也想讓自家獲得一個永鎮朝鮮的世襲職位。
所以對於這些事情他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看的。
可是這段時間他卻發現了事情有些不對勁。似乎皇城司那邊有不少人湧進了朝鮮這邊。
估計他們手中的情報要堪比自己了。若是事情真的發展到這個地步的話,恐怕他就應該將這件事情給彙報上去,甚至儘快解決了。
畢竟這件事情要是被朝廷那邊知曉的話,他本就是太上皇手下培養起來的人。如今若是在建元帝面前再搞這些小把戲的話,他們家的榮華富貴說不定就不能夠保證呢。
更何況他聽說自己那個侄子如今在江南那邊跟著定遠侯賈瓊在弄水師的事情。
這件事情對於他們家族來說也算是一個新的出路。以後他們徐家的弟子也可以跟著水師那邊出海征戰。算是多了一個立功的渠道。但是若是惹怒瞭如今的皇帝,怕這個渠道他們日後也沒有機會了。
所以仔細的分析了利弊之後,定國公主動的派人清繳朝鮮省這邊出現的各個勢力,為的就是保證這邊一時的太平。
只有儘快的將這邊的事情都處理完了之後,朝廷那邊才不會在將來追究他的責任。
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朝廷那邊對於他這個兵權在握的封疆大吏肯定會有所防範的。
更何況自己的家小都在京城那邊。在這邊就應該更加衷心的為陛下服務。
想明白了這些事情之後,他決定不再對朝鮮那些叛黨既有任何縱容。
——————
神京城。
隨著時間的推進,建元帝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得到江南那邊的訊息了。
雖然對於賈瓊這次進攻島國的事情他並不是那麼的看好。但是他的心裡也總是七上八下的。畢竟不管怎麼說,這也是朝廷的水師第一次出征。一旦真的在島國那邊建立了功勳的話,日後朝廷的水師就可以開播遠洋取得更大的勝利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沒有任何訊息傳來這也算是一個好訊息。畢竟若是戰敗的話,訊息早就傳回來了。
同時對於這邊白蓮教的監視,他也仍然派人進行著。
只可惜在城內連番搜查了許久。也沒有察覺到那些白蓮教人的蹤跡。
直到有一天在閒聊的時候,夏守忠突然提了一句可能在城外。建元帝這才將自己的目光轉向了城外。
隨即就派人在京城外面的各大莊園附近調查一番。看看是否有白蓮教的人去那邊了。
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經過他的仔細搜查,竟然真的在那邊發現了白蓮教人的蹤跡。
只不過那個莊園防範隱秘。並沒有發現其他異常的情況。
而且朝廷這邊的人想要混進去十分困難。那邊負責守衛的人幾乎每天都是固定的。除此之外也沒有看到有更多的人進進出出。
這就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朝廷這邊派過去的人只能夠在外圍監視。而不能向內部取得更重要的計劃。
建元帝在得知了這個訊息之後,一方面讓夏守忠儘快的想辦法將自己手下的人打到白蓮教的內部去。
另一方面則開始準備從其他的方面入手,從建元帝之前得到的訊息來看,這些白蓮教的人似乎將目標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難不成他要冒險將他們給引出來嗎?可是若是這樣的話,一旦不成功他的安全問題將會有很大的考驗。
——————
與此同時,在上海縣。
要說連日以來整個朝廷最焦慮的人是誰?那麼肯定是賈瓊。
自從牛鬥帶著人進攻島國那邊之後,這麼久以來一直沒有任何訊息傳回來。
要是一點都不擔心的話,那肯定是假的。
畢竟朝廷的水師是在他的手上從無到有,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
可從如今的情況來看,水師的作戰力恐怕並沒有他預計的那麼大。
當然也可能是路途較遠,訊息還沒有傳回來。
可是不管什麼樣的原因,牛鬥自從出征島國之後就彷彿人間散發了一般。一點有效的訊息都沒有從島國那邊傳遞回來。
正當賈瓊正在自己的院子裡唉聲嘆氣的時候,一個小兵急匆匆的從外面衝了進來。
“侯爺,牛大人那邊有訊息傳回來了。牛大人那邊有訊息傳回來了。”
賈瓊聽到這個聲音之後愣了一下。隨後蹭的一聲從自己的椅子上站了起來。急匆匆的跑到那個小兵面前接過了他手中的信封。
直接開啟信封,看起來裡面的內容。
當看到牛鬥那邊已經攻佔了島國的一個港口,並且開始營建防禦措施之後,賈瓊之前懸著的心頓時放下了。
有了這個訊息就說明他手下的水師是一支可戰之兵。而且在島國那邊立足之後,剩下的問題就更加容易解決了。
畢竟就算是打消耗戰島國那麼小的地方也完全不是朝廷這邊的對手。
如今可謂是開了一個好頭,剩下的事情,就更好解決了。
一想到這裡,賈瓊立刻回去寫了一份奏摺,順便將牛鬥送回來的信件原封不動的一起送到了京城,準備給建元帝報喜。
在奏摺裡,賈瓊將他的計劃更加詳細的寫了一份,甚至將每一步計劃的補救措施都詳細的計劃好了。
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防止京城那邊有些人不同意這件事。
據他所知,有不少人都在盯著江南這邊,恨不得立刻從他的身上咬下來一塊肉。
另外,聽說揚州那邊又要換新的巡鹽御史了,據說原本是都察院的,只不過賈瓊在京城的時候並沒有聽過這個人。
不過從他的情報網傳回來的訊息來看,這個人應該是建元帝在都察院那邊為數不多的心腹,估計是建元帝那邊也對江南的事情更好奇了。
奏摺送出去之後,賈瓊馬上安排後面的任務。
第一,讓平南伯徐棟,立刻準備十五艘戰艦,五艘小的後勤艦,隨時準備開拔島國。
第二,對於江南這邊的各地新開辦的海關的事情,賈瓊做了一些統計,然後派人將統計的資料先送往京城,給建元帝那邊預覽一下。
第三,如今牛鬥在島國那邊立了大功,賈瓊於情於理都要給他請功,只不過還沒結束戰鬥,先給他記著功勞。
但是,牛繼宗那邊賈瓊得親自寫一封信過去,讓他也放心一下。
這三件事就夠賈瓊忙一段時間了。
——————
神京城。
榮國府。
自從賈瓊去了江南以後,薛寶釵幾乎每天都想得到賈瓊的來信。
可是這麼久了,賈瓊一封信都沒有給她寫過,這不免讓她有些擔心。
如今自家在江南那邊的生意漸漸有了些起色。
憑藉著售賣琉璃,以及跟隨賈瓊出海貿易的事情。
讓自家的生意變的再一次火爆起來。
就連哥哥也因為賈瓊變了個人一樣,將自家在江南那邊的生意處理的井井有條,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偏偏陛下那邊給賈瓊賜婚了,自己一下子失去了正妻的位置,只弄做一個平妻。
若是尋常人家的話,她肯定不會下嫁。
但是偏偏她要嫁給的是定遠侯,也正是因為這樣,就算是對於這個地位和正妻相差很多的平妻,她也不得不接受了。
更何況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擺在他的面前。那就是這件事情是當朝皇帝親自下的旨。
他們家根本沒有任何反駁的權利。
所以只能無奈的將這件事情給應下了。
可惜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麼久以來他們還沒有完婚。
如今這麼久了,他們的婚約還沒有繼續進行下去。
如今賈瓊在江南那邊也是忙的不可開交。還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有空返回京城這裡。
若是繼續這樣拖下去的話,恐怕她就成一個老姑娘了。
這件事情薛姨媽雖然表面上沒有說什麼但是實際上她也是十分擔心的。
畢竟自家姑娘的婚約已經過了這麼久了。可卻遲遲都沒有辦婚禮。
這班進行下去的話,還不知道以後要怎麼弄。
“女兒,有時間的話,你給他主動寫兩封信。既然他那邊不知道主動你也要牢牢的把握住了。讓他一直念著京城這邊還有人。不然的話他一直在江南那邊工作。時間久了總會有想法的。”
薛姨媽拉著薛寶釵坐在大堂內談論著事情。
薛寶釵聽了他的話,羞紅了臉。
不過還是羞愧的點了點頭。
——————
與此同時,在朝鮮省那邊。
因為定國公開始著手處理那些小的百姓的動亂了。這讓那些將這個視為自己經濟來源的當地的一些貴族頓時有了恐慌。
他們恐慌的原因並不是擔心順藤摸瓜查到他們的身上。而是擔心他們會少了一份銀子的收入。
但是對於定國公辦的事情,他們卻又不敢聲張。畢竟朝廷那邊軍隊的實力他們也是見識過的。自己手下的這些個仨瓜,倆棗,根本不是朝廷那邊軍隊的對手。
他們雖然不敢反抗,但是可以背地裡給那些小的家族一些支援。
只要讓他們能夠一直動亂下去。一直和朝廷那邊的軍隊抵抗下去。等到時間久了朝城那邊自然會像以前那樣用銀子來維持這個地區的平衡。
與此同時,在朝鮮省這邊的皇城司的人,已經將這邊的訊息進行了匯總之後,快馬加鞭的送往了京城的方面。
之前他們在這邊蒐集到的情報都是定國公在這邊不作為。
對於下面的那些百姓的動亂,不做任何主張。只認由當地的官僚去處理這件事情。
原本奏摺已經寫好了。只等著第二天天亮就送達。
誰知道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一個新的政令在這個地方實施。
定國公讓手下的人大肆抓捕當地動亂的那些人。甚至將一個經常對當地官府挑事兒的一個家族給滿門抄斬了。
這件事情極大的給當地的一些準備動亂的人提了警示。
讓他們那些囂張的氣焰消散了很多。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同時為了觀察一下定國公接下來的動作,那封原本已經寫好的奏摺被他們給銷燬了。
直到確認了定國公,準備將朝鮮這邊的所有勢力都平衡好之後,他們才重新寫完了一份新的奏摺。
不過之前的那些調查,他們也適當的抄了一些寫在了上面。畢竟不管怎麼說,定國公的新的決定可能和他們的到來有關。
於情於理都應該在新的奏摺裡表述清楚。等到送到京城之後,由京城那邊定奪。
如今,朝鮮省這邊的一些百姓其實還沒有弄明白。變成朝鮮省和原本的朝鮮國有什麼區別。
畢竟不管怎麼說,這些普通的老百姓也關係不到這麼大的事情上。
不管隸屬於哪裡,他們都是要交稅的。所以對於官府發的各種政令,他們還是像往常一樣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