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之後,賈瓊就聽說了京城這邊有人集體彈劾他的事情。
這幫人怎麼想的,他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無非就是看到如今江南這邊的發展變得迅猛了起來。而且朝廷的水師也能夠保衛這邊的環境安全。
海關那邊每天有巨大的利潤進賬。自然而然的,這些人想要分一杯羹。
若是用尋常的辦法入股的話,只要朝廷那邊點頭,他自然是不會干預的。
可這些人偏偏將目光盯到了自己身上。看來要給他們找一些事情做了。
在這之前,賈瓊早就將自己的工作的重心重新移向了水師的建設方面。
經過了她這段時間的發展。水師的每艘戰艦上都配備了足夠的火炮。
這些火炮都是賈瓊安排的人進行精心鑄造的。
如今水師的戰艦共分為兩種。一種大的和一種小的。
大船上面裝載了20門火炮。
在船首和船尾兩邊各有三門。
其餘的14門火炮分裂在戰艦的兩頭。所有的彈丸都在統一的地方存放著。等到有戰爭的時候將會一一的搬出來。
至於那些小船,每艘船上面只放置了14門火炮。
但是就算是這樣的話,仍然是賈瓊強制安排的。
在那些建造戰艦的工匠來看,這些小船能放上10門火炮就已經殊為不易了。
賈瓊直接讓人壓縮了船上計程車兵們的住所。
按照後世的上下鋪給每個船員安置了住的地方。這樣的話空間大大節省了下來也就自然有更多的地方來存放火炮了。
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發展,尤其是上次清繳完了海外的倭寇之後。
周圍的所有水匪海盜,亦或者是想要來這邊鬧事兒的倭寇全都被清理的乾淨。
方圓幾十裡附近沒有任何情況。
而且隨著海關的發展,賈瓊得到朝廷的那邊的訊息。聽說如今建元帝準備在福建一帶的沿海地帶也準備設定海關。
只不過這些海關就不用賈瓊去操心了。
賈瓊只需要將在這裡設定海關的經驗,寫成奏摺送到京城那邊,隨後由建元帝安排人去做就可以了。
在賈瓊看來,那邊的地理位置也不錯。只要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展,肯定會為朝廷營造更多的稅收的。
如果是那邊的官員不能夠勝任這件事情的話,恐怕還需要賈瓊前往那邊去處理海關的事情。
就在賈瓊還在為水師的事情忙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前段時間由各大家族以及賈瓊聯合派出去的船隊走了回來。
這個團隊是賈瓊聯絡了當地的幾個家族和他共同出資,順便給太子幾成股分來建造。
目的是為了去海外那邊尋找珍貴的礦產資源以及朝廷這邊所沒有的各種植物。
在賈瓊看來,海外的那些香料之所以貴,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引進到大陳來。
以我們這邊百姓的動手能力,只要這些香料能夠在本土適合生長,那麼在幾十年之後所有價格將會一降再降。
更何況就如今的情況來看,百姓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食物還是太少。
前世的那些土豆,玉米,番薯一類的東西還沒有傳入進來。
賈瓊雖然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人究竟能否尋找到這些東西?但是萬一若是真的僥倖找到的話,那麼對於朝廷和百姓來說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所以在聽到了這個訊息之後,賈瓊猛的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隨後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剛剛跑出院子又折返了回來問了一句。
“他們的人在哪兒呢?”
“回侯爺的話,如今所有的人都在上海縣海關的外面。因為還沒有得到您的指示。所以他們此時還都在船上等著您過去再下來。”
賈瓊聽了他的話,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快帶人備馬,本侯要親自趕往港口那邊。”
等到了港口之後,賈瓊看到遠處的船上停著幾艘大船。
當初這幾艘大船還是賈瓊專門從水師那邊借出來的。
將原本修建給水師的戰艦直接送到了他們的手上。順便還在每艘船上面安排了幾門火炮。
為的就是防止路上可能發生的不測。
仔細的看了看,確認戰艦的數量沒有減少之後,賈瓊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派個人去交涉一下。讓他們靠在這邊的港口。本侯親自在港口接他們。”
過了一會兒之後,遠處的船隊估計是看到了港口這邊的旗語,紛紛向著港口的方向駛來。
過了大概半個時辰的時間之後,所有船隻全部靠在了碼頭上。賈瓊健壯快步的靠了上去。
船上的人見著賈瓊走了過來,連忙整理了一下著裝,放下了梯子爬了下來。
賈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江南趙家的一個人。
這戶人家原本並沒有將生意做到海上。也是因為有了水師在這裡保證他們家才漸漸的接觸這項生意的。
這也是賈瓊為什麼敢讓他們帶頭出征的原因。
如今趙家的負責人趙平見到假熊之後連忙快速的走了上來。
“草民拜見侯爺。”
說著就要大禮跪拜下去。
賈瓊見狀連忙走上前一把將她給扶了起來。
“趙老爺這一路可謂是辛苦了。從當初你們走到如今回來已經過了大半年的時間了。”
“這一趟可是累壞了吧。”
趙平眼見著賈瓊沒有詢問他從外面帶了什麼東西回來。反倒是關心起了自己的身體。一下子變得感動了起來。
眼眶頓時紅了,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之後,這才小聲的說道。
“侯爺,這一趟出去,我們可是搞了不少好東西回來。”
“就像走的時候您說的那樣。不能光將貨物給弄回來,要想辦法開源節流。”
“不少香料的種子我們都給帶了回來。不好種的種子,我們也想辦法裝了一些小苗回來。”
“還搞到了不少從來沒見過的東西。都一併裝回來了。想著您見多識廣,若是能認識的話,真的有用,那也算是為朝廷立下了一些汗馬功勞了。”
賈瓊聽了他的話,恨不得立刻跑到船艙裡,看看他們都帶了什麼回來。
“你們做的不錯。都是朝廷的英雄。本侯會為你們請功的。”
上了船上之後,賈瓊馬不停蹄的前往了船倉的所在地。
賈瓊讓人開啟船艙之後,只見裡面除了各種香料之外,還有一個位置被單獨存放了起來。
如果是沒有猜錯的話,其他的幾艘船上運回來的都是他們從海外帶回來準備販賣的物資。
只有這個。單獨隔起來的小船艙內估計是他從外面蒐集回來的一些種子。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畢竟和商人合作需要講的還是效益。若是讓他們看不到錢的話,他們是萬萬不會。那麼忠心耿耿的去搜集物資的。
賈瓊讓人將這個單獨隔起來的小倉庫給弄開了。
只見迎面而來的就是幾個麻袋。裡面裝著的東西看起來圓滾滾的。估計不是紅薯就是土豆。
當他開啟面前的第一個袋子的時候,只見裡面裝滿了紅薯。只不過紅薯並不是很大。但是數量確實不少。
又開啟了兩個袋子,裡面同樣裝的也都是紅薯。
至於剩下的幾個袋子裡面裝的全都是土豆。
賈瓊看著這兩樣東西正在發愣的時候,趙平連忙從後面走了上來。
“侯爺,這兩個東西都是當地人當做糧食吃的東西。水煮熟之後就能吃。屬下在當地嚐了一下,味道還不錯。只不過過於寡淡了一些。”
“產量據說也不錯。就是不知道在我朝的土地上能否種植。”
賈瓊聽了他的話點了點頭。對於這些東西,他要比在座的眾人都要了解許多。
而且前世農村出身的他對於怎麼種這些東西可謂是門兒清的很。
又將目光看向了後面的一些東西。
果然不出他所料。還運回了一些植物。
沒想到辣椒這種植物竟然是他們當做觀賞植物給弄回來的。
隨即連忙讓人將這些東西都小心的搬下去。選一個合適的時機將這些東西種植在鎮海軍指揮使衙門內,賈瓊要親自盯著這些東西是否能夠被種出來。
在種這些土豆之前,賈瓊專門讓人將土豆的芽點給挖了出來,剩下的一些沒有芽點的部分,讓人專門削了皮給做了一下。
在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之後,這些被精心種植在鎮海軍指揮使衙門的土豆終於迎來了大豐收。
賈瓊親自帶著人將這一畝多地的土豆和旁邊一畝多地的紅薯給挖了出來。
賈瓊對於這個時代的品種究竟怎麼樣也並不清楚。
不知道是他精心照顧的原因。還是這邊的土地較為肥沃。亦或者是產量本就如此。
一畝地左右的土豆竟然產出了一千八百多斤。
不過就賈瓊認為,要是送到尋常百姓家去耕種的話,產量估計很難達到這個程度。
等到收完了這些作物之後,賈瓊意識到了這件事情對於朝廷的重要性。
讓人將收好的土豆放在大堂前的空地上曬了兩天之後。全部用袋子裝好,裝進了庫房內。
這個東西短時間內還是不要讓其他人知道為好。
確認了庫房的鑰匙都在自己手中之後,賈瓊回到房間內親自提筆寫了一封密摺。
在這封密者內詳細的記錄了從播種到收穫這段時間土豆以及紅薯的產量以及各種情況。
並且將如何耕種以及期間所遇到的問題的解決辦法都詳細的寫了一份。
因為自己還要在江南這邊盯著。只能派人快馬江邊的將這個作物中的幾個樣本以及這封奏摺送到京城。
在幾天之後。
建元帝收到了,從江南那邊送來的這封密摺。同時一起送過來的還有一個盒子,開啟之後裡面放了兩個土豆以及兩個紅薯。
建元帝還以為這是賈瓊從海外蒐集回來的什麼珍貴的藥品呢?畢竟一般的物品不會這麼精心的裝起來的。
誰知道當他看了奏摺的內容之後,頓時對於面前擺著的兩種作物有了一絲好奇心。
不過他對於上面的內容還是有些不相信的。畢竟天朝物產豐富,區區化外蠻夷之地,怎麼能夠有如此好的東西呢?
可是當看到了奏摺上面記錄的這個所謂叫土豆的作物的詳細的耕種方式,以及賈瓊在江南的時候。種這個作物的心理歷程。
建元帝對此又不得不信。
只不過在他看來,土豆這個名字實在是太土了。叫建元果這才叫好聽嘛。
至於紅薯,叫建元薯不也更接地氣嘛。
只可惜估計那些大臣們也不會同意的。
在奏摺的後面。賈瓊還記錄了在當地這種作物被當地人有多麼重視。
若不是他們在那邊用金銀珠寶賄賂了不少當地人。是吧?而且在出來的時候還用火炮震懾了一下追兵的話。恐怕他們都不能夠活著將這些東西給帶回來。
建元帝當即就讓人將其中的一個土豆和一個紅薯按照甲醛所教的方式,找個地方先給種起來。
不過想了想還是讓人搬來了兩個巨大的花盆。就種在他的寢宮內。白天的時候讓人搬出去曬曬日光,等到晚上再搬回來。
他要親自看看這兩個東西的產量究竟是不是賈瓊所說的那麼高。
如果是真的的話,那賈瓊的爵位倒是可以往上提一提了。
不管是真是假。這個好訊息都要向太上皇稟報一聲。
再將手頭上的事情都處理完了之後,建元帝拿著剩下的一個土豆和紅薯以及那本奏摺走向了龍首宮。
走進去之後,太上皇正和幾個已經致仕回家的老臣正在聊著天兒。
幾個老臣見到建元帝,連忙起身行禮。
建元帝恭恭敬敬的將為首的老頭兒給扶了起來。這個人可是三朝老臣,家本就是京城的。所以如今他的徒子徒孫們仍然有不少在朝堂上為官。
這些人也並不是沒有眼色的。眼看著建元帝拿著一本奏摺,還有一個盒子來到了這裡。就知道估計是有什麼事情要和太上皇商量。紛紛起身告辭。
等到人走了之後,太上皇才詢問起了他今天過來是有什麼事情。
“回父皇的話,賈瓊去年的時候派了一支商隊去海外。如今這支商隊從海外找回來了兩樣好東西。聽說產量還是十分大的。”
“他派人將這兩樣東西送到了兒臣的手中。”
說著就將手中的盒子遞到了太上皇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