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瓊一眼就望到了排在人群中第一個的父親,還有跟在他後面的于謙。
等這些參加殿試的人徹底的離開了紫禁城的範圍內。
賈瓊連忙迎了上去。
“父親,世叔!”
一番寒暄過後,賈瓊才接著父親回到了家中。
——————
殿試結束後的第5天,賈致等人一早的就被安排進了宮中。
今天就要公佈本次恩科最終的名次,可以看到大家的心情還是有些激動的。
在進行了一番繁雜的禮儀程式之後,傳爐典禮正式開始。
緊接著,內閣首輔徐景榮手拿著聖旨從大殿中走了出來。
“上諭:大陳建元九年,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二甲60名,賜進士出身;其餘人等為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隨著內閣首輔徐景榮的話音落下,廣場上站著的新科進士們每個人的心跳都在加速,若不是在如此重要的場合,恐怕有的人都準備激動的喊出來了。
緊接著,禮部尚書楊榮拿著皇榜站出來開始唱名。
“大陳建元九年恩科,第一甲第一名,浙江杭州于謙!”
“大陳建元九年恩科,第一甲第一名,浙江杭州于謙!”
……
一連喊了三遍,于謙才在禮部的官員指引下,出班跪於一旁。
緊接著,禮部尚書楊榮繼續唱道。
“大陳建元九年恩科,第一甲第二名,南直隸金陵賈致!”
……
等一甲三名唱完名之後,禮部尚書楊榮將唱名的事情,交給了二甲第一名傳臚官。
剩下的人的名次,由傳臚唱名。
唱名結束之後,所有新科進士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向建元帝行三叩九跪大禮。
緊接著,在指引下,一路走出午門,準備新科進士的遊街環節。
一甲三名騎在馬上,二甲三甲的進士跟在後面,整個隊伍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隊伍沿著預定好的街道緩步向前。
賈瓊一早就在路邊的酒樓裡準備了個好位置,打算看看自己父親到底排多少名。
當隊伍路過的時候,附近的民眾都很激動。路邊有新科進士的親屬在一旁放著鞭炮。
還有一些姑娘們,把手中的香囊,手帕一類的東西拋向進士們。
“少爺,快看,老爺在那裡,老爺是榜眼,少爺!”
柱子站在一旁激動的喊著,眼見著賈瓊沒反應,還伸手拍了拍賈瓊。
賈瓊站在酒樓的窗戶邊不可思議的看著坐在第二匹馬上的賈致。
第二!
榜眼!
賈瓊此時恨不得一把拉過旁邊的小二,大聲的質問他。
告訴我,什麼叫做榜眼?什麼ᵀᴹ的叫做榜眼,什麼ᵀᴹ的叫ᵀᴹ的榜眼!
當然,這也只能想想了,太過囂張容易遭人嫉妒。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等遊街的人們走遠了,賈瓊這才放聲大笑起來,畢竟從這一刻起,自己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官二代,雖然父親的官不大就是了。
回到家中之後,趁著賈致還沒回來,賈瓊先給老宋和柱子他們每個人包了個紅封,讓他們也沾沾喜氣。
——————
金陵。
賈府今天張燈結綵,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因為就在上午,賈致高中貢士的訊息從神京城傳到了這邊。
劉氏開心之餘直接給府上的所有人發了一個月的月錢,這下子每個人臉上的笑容更加真誠了。
聽到訊息的金陵族人,原本沒什麼來往的人,也紛紛上門恭賀。
“母親,你說要是老爺留在京城做官我們是不是也得搬過去?”
送走了過來恭賀的人,薛氏對著劉氏說道。
“我是不願意走動的,但是要是他們留在那邊,身邊沒個人也不行,過段時間等他們回來,看看他們怎麼說叭。”
劉氏想了想說道。
“還有金陵族人送來的這些東西,你親自統計一下,估計一下價值,回頭找機會送個同樣價值的東西回去,咱們在家不能給他們找麻煩。”
“是,母親!”
——————
另一邊,遊了好一會街的賈致終於也沒有結束他的今日的行程。
今晚他們還要去宮中參加皇帝的“瓊林宴”,“瓊林宴”也叫“恩榮宴”,目的是為了彰顯皇帝對新科進士的恩榮。同時也是給新科進士之間互相認識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建元帝會在恩榮宴中觀察一下新科進士,大概的瞭解一下大家的性格。
還有一些進士會在恩榮宴的時候找到自己的靠山,方便接下來吏部分配的時候,給自己選一個好地方。
當然,賈致是不需要的,因為按照慣例,一甲三人都需要安排進翰林院。
至於其他人想要進翰林院,只能是參加庶吉士的選拔,若是沒有選拔上,只能被分配到六部觀政,表現好的,或者是背後有人的,會留在六部,至於其他人,就要被外放做一任知縣了。
賈瓊在家裡沒有等到回來的賈致,卻偏偏等到了兩個意想不到的人。
“少爺,榮國府璉二爺,和寧國府小蓉大爺來了。”
正在小院裡練拳的賈瓊,突然被柱子的話給打斷了。
“他們怎麼來了?”賈瓊在心裡想著。
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估計是寧榮二府得到了自家父親高中榜眼的訊息,想著維護一下自家和他們的關係。
“快請!”
一邊說著賈瓊一邊迎了出去。
“哈哈哈哈,瓊兄弟,今日聽聞族叔高中榜眼,我等特來恭賀啊!”
剛看到兩個人走了進來,其中一人就笑著說道,儼然就是榮國府的賈璉。
“見過瓊叔!”一旁的賈蓉也連忙問好。
“同喜同喜!璉二哥,蓉哥兒快請進!”
一邊說著,賈瓊一邊偷偷打量著二人。
賈瓊對賈璉的印象還是不錯的,雖然他也在外面亂搞,但是整個寧榮二府,男人裡,他算得上是為數不多的還有良知的人。
而且榮國府對外的一些事情也都是經過他的手操辦。
至於賈蓉,賈瓊不想說他,就讓他和他父親賈珍繼續做好連襟吧。
到了中堂,柱子給二人上了茶水,這還是今天第一波上來恭賀的人,因為按常理大家應該都是明天才來,他們今天過來,可能是有些人多不好說的話。
果然不出賈瓊所料,互相寒暄了一會兒,賈璉說出來了今天過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