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春節檔,誕生了一項新紀錄。

即《瘋狂的外星人》、《西遊降魔篇》、《功夫瑜伽》以及《乘風破浪》,四部電影的最終總票房均超過10億。

要知道在此之前,十億還算是高票房的門坎。

忽然間來了個見者有份,好像也沒那麼稀奇了。

如果說前三部還是大導大卡司的大片賣相,那韓晗的《乘風破浪》都能上十億,大大降低了這一成就的分量。

其他導演不能不嘀咕:我上我也行?

這當然是春節檔不斷發展的壯大的結果,也具有一定偶然性。

因為今年沒有像過去兩年的《美人魚》和《三體1》那樣形成絕對的頭部優勢,對其他電影形成擠出效應。

票房相對分散,顯得一團和氣其樂融融。

要往好的地方想,也可以說國產電影擺脫了一家獨大的局面,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代。

至於這個含金量,見仁見智。

春節檔之後的三個月,電影院特別是國產片進入週期性的低潮。

就像賢者時間,充滿子彈用盡之後的有心無力。

影市再度迴歸好萊塢大片的懷抱,而且好巧不巧也貢獻了四部十億量級的作品。

分別是2月10日上映的《極限特工:終極迴歸》、2月24日上映的《生化危機:終章》,3月24日上映的《金剛:骷髏島》,以及4月14日上映的《速度與激情8》。

聽名字就知道,全都是續集電影。

實際上,這幾部電影的品質並不算高,除了《速激》之外IP也不突出。

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市場取得好成績,跟片方的努力分不開。

《極限特工:終極迴歸》和《金剛:骷髏島》都有熟面孔的中國演員參演,甚至參與出品。

而《生化危機:終章》憑藉系列終結篇的情懷讓觀眾乖乖掏錢。

至於邀請中國演員這種入門級的討好手段,上一部《生化危機》裡面就用過了。

《生化危機5》是李蓮花在好萊塢大片打的第一瓶醬油。

《速度與激情8》則是在上一部獻祭保羅沃克之後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嚴格來說,它跟另外三部不是一個量級的,因為其票房已經超過26億。

不僅遠遠超過那仨,還力壓春節檔冠軍《瘋狂的外星人》的22億,暫居年度票房榜冠軍。

同時,它也超過了前作《速激7》成為新科進口片票房冠軍。

國產片還是非常依賴固定檔期,所以五一檔是上半年的必爭之地。

作為剛剛上市的行業龍頭,東陽影視高企的市值也面臨市場的檢驗。

今年的五一檔,公司上映的電影是徐光頭的《印囧》。

從《泰囧》之後,這個系列一直保持著兩年一部的頻率,從票房表現而言越來越受到觀眾的歡迎。

這次也不例外。

電影是在4月28日上映,週五。

除了已經上映兩週的《速激8》之外,同檔期唯一稍有威脅的就一部劉德樺的《拆彈專家》。

影院對《印囧》給出了更慷慨的排片。

這不是因為東陽影視的發行能力,而是說明在近幾年的電影市場票房大爆炸當中,內地電影逐漸走到了前臺。

老牌港星的光環逐漸褪去,票房號召力出現明顯掉隊。

事實證明,這種待遇完全不算委屈。

因為《拆彈專家》在五一檔的票房收穫甚至不如兩週前上映的《速激8》,儘管排片還超過後者。

所以,就剩下《印囧》能為國產片挽尊了。

該片果然不負眾望,不僅首日破億,而且接下來連續七天破億,強勢登頂成為五一檔的最大贏家。

至下映之時,票房已經超過20億。

《泰囧》不到10億,《港囧》15億,《印囧》再創新高。

如果說有什麼可惜的話,就是沒能超過《速激8》奪回年度票房榜首。

儘管如此,《印囧》的票房已經值得慶祝。

作為導演+主演的徐光頭自然歡呼雀躍,因為電影越成功他賺的越多。

不過當他向顧東陽提起下一部的計劃時,遭到了後者的拒絕。

“先緩一緩吧,不著急。”

“不算年代過早只有千萬級票房的《人在囧途》,這個系列已經連續拍了三部。”

“票房是節節攀升,口碑是一路下滑。”

“到了這一部,幾乎到了及格線的邊緣,這也是後期票房不振的重要原因。”

“實話實說,系列片就是為了割韭菜。”

“但如果一直透支口碑,也會流失IP的長期價值。”

“作為華語電影界最成功的公路片,《囧》系列到了稍作休整的時候。”

“當然,這不是我們要拋棄或者冷藏它。”

“只是希望能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來確保觀眾對它的信任。”

徐光頭有些尷尬。

現在《囧》系列是他的招牌,是他吃飯的傢伙。

他還想著靠這個大殺特殺,畢竟拍別的電影都沒有這個收益高。

聽到顧東陽直接指摘《印囧》口碑堪憂,他只好撓了撓頭。

說實話,《印囧》的問題他清楚。

當初這部電影的緣起,就是在《港囧》裡面吃到了甜頭,而後立馬籌備的圈錢之作。

全是功利,沒有真誠。

顧東陽讓他暫時別拍《囧》系列,當然對他有影響。

徐光頭還真不敢反對。

且不說顧東陽是老闆,版權在他手裡。

徐光頭一直就對顧東陽非常恭敬,因為兩人開始接觸的時候,後者的地位就高過他。

至於現在,顧東陽的身份更是今非昔比。

一位導演。

一位舉足輕重的大導演。

一位身價數百億的富豪大導演。

這三種身份,其意味都是完全不同的。

徐爭是聰明人,聰明人就是懂得根據物件的不同來調整自己的態度。

“那顧導,你看《囧》系列應該往哪裡挖掘?”

“是不是在地點的選擇上做出一點新意,把歐美地區作為目標?”

“雖然之前曾經在港島拍過,但畢竟太近了沒有多少異域感,反而因為老港片的影響走的是情懷風。”

他之所以有這想法,是因為從《泰囧》開始受到的一種批評。

有人說呀,《泰囧》裡面集合了對於泰國各種獵奇的刻板印象,採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慢心態,不尊重泰國文化。

簡單兒說啊:“辱泰”了。

中間的港島且不論,這一部《印囧》同樣難逃“辱印”的指責。

可惜啊這些有識之士痛心疾首,廣大觀眾對於“辱印”不僅寬容還挺有興趣的。

所以《印囧》才能在口碑不佳的情況下收割20億票房。

顧東陽擺了擺手。

這種聽著很有道理,實則一文不值的話他不屑一顧。

我不拍刻板印象拍什麼?

你想了解和尊重人家的文化,你自己看紀錄片去呀。

我真拍紀錄片了,你買票看嗎?

在商業世界裡,沒有經濟效益的意見只是噪音。

“不不不,這不是重點。”

“我覺得你想挑一個更有料的目的地,來維持這公路片的新鮮感,是本末倒置。”

“你還是應該在故事本身上面下功夫。”

“從《人在囧途》以來,《囧》系列的底子其實就講了一件事。”

“中年危機。”

“就是由你飾演的這個角色,他每次的處境都差不多,屬於中年男人的掙扎和彷徨。”

“甚至結局也一成不變,最後迴歸家庭迴歸愛,大團圓。”

“看一次還行,看兩次膩,看三次就要吐了。”

毫無疑問,《囧》系列的核心是徐光頭,畢竟他還擔任了導演。

所以才會輕視保強的價值,覺得沒他也行。

現在顧東陽的建議簡直倒反天罡。

“王保強飾演的角色都是個傻瓜,是你內心轉變的一個誘因,一個工具人。”

“你有沒有想過反過來,把這個傻瓜當作核心人物來塑造?”

“其實傻瓜並不是真的傻瓜,只是在為人處事上有著異於常人的天真。”

“原本對於傻瓜的處理屬於順帶的,而且通常由你扮演救世主。”

“能不能在傻瓜身上做更多的挖掘?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總之,要擺脫萬年不變的中年危機故事正規化。”

如果《囧》系列由徐光頭本人主導,那他一輩子都想不到這樣的思路。

或者說不是想不到,而是地位使然。

我的電影以我為核心,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

而現在顧東陽對他提出了意見,徐光頭不得不謹慎對待和考慮。

無論他接受到什麼程度,至少要得到顧東陽的認可。

這個提醒實際上不光是給徐光頭的,也是顧東陽給自己的。

因為他正在籌備《唐探3》。

同樣是系列片,同樣面臨口碑下滑的壓力,必須在劇情上下更大的功夫。

鑑於在拍攝《唐探2》的時候,他已經把原版改的面目全非。

所以第三部,自然更要大刀闊斧,就算他想照著原來的拍,劇情都銜接不上。

《唐探3》延續了前兩部案中案的基本結構。

第一層案件,是島國兩大黑幫頭目渡邊勝和蘇察維單獨相會,結果蘇察維意外死亡。

作為唯一在場而且處於敵對關係的人,渡邊勝自然成為嫌疑人。

但渡邊勝堅稱自己沒有殺人,構成第一重懸疑。

原片一直在吹噓什麼“密室殺人”、“本格推理”的噱頭,最後謎底揭曉時拉了坨大的。

這壓根兒就不是什麼密室殺人,而是渡邊勝的秘書小林杏奈在破門之後才殺的人。

關鍵性的殺人證據,就在警方手上,搜查不仔細結果沒找出來。

警方:???

雖然偵探故事裡我們都是背景板,但這樣設定是不是太侮辱人了?

小林杏奈作為除兩位當事人之外最早進入現場的人,實際上很早就上了懷疑名單。

但為什麼直到最後才被揭穿呢?

就是因為她被Q組織綁架,作為被害人反而排除了嫌疑。

所以這裡麵包裹的第二案純粹是干擾項,等於主線之外的另一條“支線”。

當然,以秦風與Q組織的對抗來看,那才是“主線”。

眼前這一起單獨的案件,才是“支線”。

這種目的上的雜糅使得劇情十分混亂和割裂。

顧東陽在《唐探2》之中就放棄了Q組織的設定,所以這一案就要在案件本身上做更多文章。

密室殺人案,完全可以不在場的時候透過預先設定的機關殺人。

當真兇小林杏奈闖入的時候,她做的事情只是破壞現場消除證據,而不是補刀。

最有可能發現破綻的還是另一位當事人渡邊勝。

所以原片中關於小林杏奈和渡邊勝的父女關係,涉及二戰遺孤的問題,他決定予以保留。

實際上,這不是該話題首次登上大銀幕。

程龍大哥的《新宿事件》當中,女主角就有這個背景,不過那部片子沒有在內地上映。

案中案也不難設定,黑老大還沒有幾個仇家嗎?

一開始在調查方向上的跑偏,就是陷害渡邊勝殺死蘇察維,對哪個幫派最有利?

引出第三個漁翁得利的黑老大幹擾視線。

小林杏奈作為蘇察維的秘書,在其中作為受害人出現不稀奇。

渡邊勝最初不願意背這口黑鍋,主要是不希望引發幫派爭鬥。

但在事件已然擴大化的情況下,又展現出雷霆萬鈞的梟雄手段迅速幹掉競爭對手控制住局勢。

在過程中穿插幾個細節,暗示渡邊勝跟小林杏奈的關係非同一般。

最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他卻心甘情願認罪。

片尾的反轉可以是,秦風本以為渡邊勝為小林杏奈頂罪是因為倆人有一腿,結果被揭曉為父女。

聽著跟《唐探1》類似,這是一個贖罪的故事,只是父愛沒有變質。

這麼一改,大量涉及幫派內容,但本來前兩部也是如此,並不會有什麼不便。

本身島國的黑幫文化就很有特點,足夠發揮娛樂元素。

如此一來懸疑也有了,笑料也有了,堅持《唐探》系列兩條腿走路的風格。

《唐探3》的陣容倒是不費力氣。

主要人物秦風、唐仁,包括野田昊、KIKO都是上一部出現過的。

這一部裡新增的《唐探》女郎,他一早就預約了長澤雅美,後者的咖位也足夠。

原版裡面唐仁對長澤雅美強行口花花,可見就連娛樂戲份鋪墊的都不到位。

長澤雅美的身材是不錯,但裹成粽子你說尼瑪呢?

儘管長澤雅美在片中作為秘書職位主要走知性OL風,顧東陽還是安排了幾個省布料的凌辱造型。

一來,是為了營造她受害者的形象,擺脫她的嫌疑。

二來麼,觀眾會感謝他的。

其實顧東陽手裡還有《紅海行動》和《三體2》兩部戲,之所以馬不停蹄的又籌備《唐探3》,主要是業績有壓力啊。

去年上市期間,東陽影視的業績喜人形成有力支撐。

其中,僅《三體1》、《我不是藥神》和《西虹市首富》三部電影,就斬獲100億票房。

一百億啊!

整個2016年,全年票房總產出才四百多億。

今年是上市之後第一年,雖說業績變臉是常事,但也不能這麼快就變。

更何況,顧東陽還打算做成績優股呢。

其實富豪跟普通人差不多,整天都在算自己的身家到底值多少。

進了這個資本局,也是身不由己。

就算顧東陽自己想歇歇腳,同在船上的那些人也會推著他一路向前走的。

2017年尚未過半,東陽影視已經拿出《瘋狂的外星人》和《印囧》兩部電影。

都是二十億量級的,在年度票房榜上分列國產片一二名。

這要換別家公司,做夢都能笑醒。

但你可是東陽影視啊!

所以,顧東陽至少要把《唐探3》籌備的訊息放出去。

意思大概是:在拍了在拍了,這波穩賺!

其實顧東陽對今年的業績還是很有信心的,至少有一部他導演的電影上映。

《紅海行動》。

這部殺青了一年多的電影,完成後制計劃在暑期檔上映。

如果說拍攝《紅海行動》比《湄公河行動》那時候有什麼進步的話,就是海政給予了更大的信任,全程沒有干涉電影的製作。

在其保駕護航之下,儘管電影裡有部分大尺度血腥鏡頭,還是一刀未剪的拿到了龍標。

當然,這樣的信任肯定寄託了不小的期望。

“人家公安抓幾個毒販都能搞出那麼大動靜,我們又是軍艦又是飛機坦克。”

“除了蘑菇蛋沒用上,能亮的傢伙全亮了。”

“這麼大的誠意,超過湄公河行動不過分吧?”

《湄公河行動》已經是四年前的電影,當時賣了18億票房。

如果是這個目標,那確實不算高。

畢竟《紅海行動》可謂全方位升級,光成本就四個億。

但當時《湄公河行動》是重新整理過影史票房紀錄的,要是指這個,那就可遇不可求了。

顧東陽沒有多少心理負擔,表現的信心滿滿。

在《紅海行動》的宣傳活動上,顧東陽再次穿上一身戎裝,跟張毅等主演齊刷刷以制服亮相。

他這扮相還是很引人矚目的。

“顧導,這幾位主演在電影中都飾演蛟龍突擊隊隊員,這個是我們知道的。”

“怎麼你今天也是這一身?”

“是單純為了圓自己的軍旅夢想嗎,還是說你也在裡面客串了?”

“據我所知,你並沒有在自己的作品中露面的習慣吧?”

話遞的恰到好處,顧東陽咔咔一頓吹。

“拍《紅海行動》這部戲,確實圓了我的軍旅夢想,期間上過軍艦,爬過坦克,還摸過飛機。”

“不過今天跟他們一起穿這一身兒上來,可不是強行蹭的。”

“在電影開拍之前,主演團隊接受了為期半個月的軍事訓練,我是跟他們一塊兒參加的。”

“哇哦!”

果不其然,這話一出引發一片驚呼。

顧東陽當初湊這個熱鬧固然是一時興起,但也不至於白忙活一場。

老早就想好,今天可以裝這個逼了。

“訓練確實很辛苦,讓我們都有點吃不消。”

“不過一想到我們所拍攝所講述所扮演的這些人民子弟兵,長年累月經受這樣的訓練,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在這個電影的拍攝期間,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他們有多不容易。”

“能夠被這些人保衛著,是我們的幸運……”

顧東陽巴拉巴拉一陣吹,順利完成政治任務。

到互動交流的環節,張毅他們又挨個爆料,說顧東陽在受訓的時候是表現最好的。

這自然又大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顧東陽雲淡風輕,一派高人風範。

這陣容,這團隊,本身有足以成為最受觀眾期待的作品。

在宣發預算的加持之下,更不可能默默無聞。

上映之前,關於幾次撤僑啊,海外護航啊,這些話題就再度被炒熱。

從輿論上來說,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巧合的是,今年暑期檔前半段意外的拉胯,不光國產片毫無建樹,就連好萊塢大片也罕見折戟。

沒錯,說的就是《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眾所周知,該系列在中國是TOP級的超級大IP,曾經創造過無數輝煌。

結果到了《變形金剛5》,只威風了一個週末。

首週末三天,票房是8.71億,還配得上它的票房號召力。

進入第二週,稀爛的口碑被吐槽到死,斷崖式下跌,最後攏共只得到15.51億票房。

連三年前的《變形金剛4》都不如!

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觀眾對於顧東陽的新作盼望已久,就連院線都巴望著來場及時雨呢。

《紅海行動》選在了七月底上映,首日就拿到將近50%的超高排片。

其結果是不負眾望,票房超過三億。

這個開畫成績在當年國產片中僅次於春節檔的《瘋狂的外星人》。

第二第三天,票房繼續走高甚至接近4億。

三天之後,《紅海行動》的累計票房已經超過11億!

如果說,本身作為一部備受矚目的大片,電影票房火爆還算是意料之中。

那之後的發展,就完全是高開瘋走了。

《紅海行動》作為一部現代軍事片,其實顧東陽拍攝的很剋制,幾乎沒有用多少煽情的鏡頭。

不過其在題材上的開創性,還是前所未有的激發了民族自豪感。

直接表現是,票房炸了。

時間進入上映的第二週,《紅海行動》依然保持了每天超過2億的票房。

那可是工作日啊!

《紅海行動》的票房迅速引發輿論關注,熱議紛紛。

但無論說點什麼,都無法阻擋票房以摧枯拉朽的瘋狂態勢打臉了每一個看衰的人。

進入第三週,《紅海行動》單日票房總算掉下了兩億的門檻,但仍然高過一億。

殺瘋了!

徹底殺瘋了!

自上映以來,電影連續三天破三億,連續十二天破兩億,連續十七天破億。

毫無疑問,這是前無古人的成績。

至第三週結束,《紅海行動》累計票房約43億,已經無限接近《三體1》的總票房45億。

破紀錄只是時間問題。

《紅海行動》的轟動效應自然讓電影各方都非常滿意,對於顧東陽來說也是意外之喜。

奇蹟,就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作為不止一次創造過歷史的人,顧東陽也能感受到這次的浪潮格外洶湧。

《紅海行動》的成功之處在於,它將原本不是電影主流觀眾的人群也動員起來,其覆蓋面之廣超出了影視行業而擴散至整個社會。

至下映之時,累計觀影人次大約1.6億。

沒錯,超過全國總人口的10%。

這比例高嗎?

其實也不算很高。

韓國影史有過不止一部上千萬觀影人次的電影,而思密達總人口只有五千萬。

照這個比較的話,那還有很大的空間。

即便如此,《紅海行動》已經拿下史無前例的56億票房。

不僅超過《三體1》,再次重新整理由顧東陽本人保持的影史票房紀錄,並再度推高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對於顧東陽來說,同樣意義非凡。

這是自《捉妖記》上映以來,第二次華語影史票房前三名都由他執導的電影占據。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確實超越《湄公河行動》了。

他要是蹦到臺上高喊一句“Iamthekingoftheworld,”也不算太突兀。

畢竟卡大爺憑藉《泰坦尼克號》橫掃奧斯卡的時候都44歲了,忒不穩重。

顧東陽今年才30,年少輕狂一點很正常吧?

是啊,他才30。

吃瓜群眾好像比顧東陽本人對這個問題更感興趣,興致勃勃的幫他算起了賬。

《紅海行動》拿下56億票房,片方分成超過20億。

一部電影賺20億!

多嗎?

NONONO,格局小了。

票房上這點錢才哪兒到哪兒啊,身家還得看股海浮沉。

隨著《紅海行動》的空前熱映,東陽影視的股價乘風而起,衝上雲霄。

這家上市不久的公司市值連連上漲,一度超過1500億。

東陽影視上市之前,由顧東陽持股68%,老顧夫婦每人持有16%。

為了上市,對公司旗下藝人總共授予了不到1%的股份,另外引入一部分股東。

IPO時增發25%的股票,發行結束之後顧東陽本人持股比例為51%。

加上老顧夫婦跟他是一致行動人,總共持股超過70%,控股權還是相當牢靠的。

這也意味著,股價上漲之後他們所持有的股票市值超過千億。

如果放在2016年的中國富豪榜上,“顧東陽家族”的財富可以排進前十!

這不僅是顧東陽身為導演的又一高峰,也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別說徐光頭,現在是個人對顧東陽都得另眼相待。

劉藝菲繞著他轉了好幾圈,嘴裡嘖嘖有聲,就像在動物園裡參觀什麼珍稀品種。

“看啥呢,你老公不認識了?”

“確實不認識,我還是頭一次見到活的千億富翁。”

“活的沒見過,死的見過啊?”

“掛在牆上的那種算嗎?”

老劉明顯帶著戲謔。

她本人對於顧東陽的身邊轉變更多的是感到驚訝。

在劉藝菲的腦海當中,顧東陽主要還是一位有才華的導演。

他拍電影部部都賺錢,這個自己知道。

但千億……

不好意思,這個數量級即便是日進斗金的大明星也有點難以想象了。

老劉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好在眼前的顧東陽還是她熟悉的樣子,頂多有點嘚瑟,並沒有膨脹到鼻孔朝天。

所以,那就恭喜他好了。

就算自己沒打算佔他的便宜,起碼對於小秋秋來說是個好訊息。

顧東陽大手一揮。

“對,跟咱閨女說,她爹有錢。”

“可勁兒花,可勁兒造,用不著給我省。”

“以後吃雞腿咬一口丟一隻,咱就要最有滋味的那一小塊。”

“衣服是穿一件丟一件,千萬不能穿重樣的。”

“坐車那得開一輛後頭再拖一輛,沒別的,這樣才配得上我們的身份!”

他咔咔一頓鬼扯,劉藝菲莞爾。

“有你這樣帶壞小孩兒的嗎?”

“啥叫帶壞小孩兒?”

顧東陽還不服氣呢。

“咱閨女生下來,那就是為了享福的。”

“千萬不能有一丁點兒艱苦奮鬥的惡俗思想,一定要端正好逸惡勞的人生態度。”

“但凡受一點委屈,那就算我這個當爹的這輩子白乾!”

劉藝菲姑且當作這是他的父愛。

看在他剛剛走上人生巔峰,就不抨擊他的暴發戶心態了。

顧東陽扯了一會兒淡,見老劉不接茬很是遺憾。

裝逼的時候得有捧哏啊!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他倆見面也不是純聊天兒,顧東陽意興闌珊的丟出一本子。

“拿去,下半年開拍。”

“《戰狼2》,吳晶的那部電影吧?”

說實話,這個型別不是老劉的菜。

不過既然是顧東陽安排的,她根本沒想拒絕的事兒。

吳晶還不知道自己氣運被奪,只是看《紅海行動》如此火爆,深感時不我待。

撤僑這個題材在拍《戰狼》第一部的時候,他就考慮過。

後來在籌備《戰狼2》期間,因為被顧東陽丟給了郭凡,倆人一頭紮在《流浪地球》專案上。

如今《流浪地球》已經開機,他打算殺青之後立刻開拍《戰狼2》。

這事兒不稀奇,《紅海行動》票房爆炸,一大票同類專案都已經立項了。

當然,大多數都是跟風之作,談不上什麼精品,能看的都不多。

但要是再磨磨蹭蹭錯過了風口,那真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電影這個東西啊,時機很重要。

顧東陽給劉藝菲安排的角色,自然是裡面的女主角,美國女醫生。

反正是花瓶,誰演不是演,肥水不流外人田。

唯一的改動是,原版裡面這個女主角叫Rachel。

“就叫Crystal好了。”

顧東陽起的隨便,好在老劉也不介意。

收下這個劇本,她提起另外一茬。

“有個活動,你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