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依然沒變。
桂柳會戰依然以國軍的慘敗而告終,截至十一月,一號作戰以日本陸軍的大勝告終。
日軍的作戰意圖基本達成。
前後三次會戰,豫中會戰、長衡會戰及桂柳會戰,國軍前後投入九十多萬主力部隊,幾乎是當時中國全部的精銳部隊,可是最終卻落了一個空前的慘敗,直接損失的部隊就超過了六十萬!
此外還丟了包括四座省城在內的三十八座大城市及二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還有超過六千萬同胞淪落為日寇的奴隸。
可謂喪師失地。
反觀日軍這邊,傷亡了大約十萬人,其中兩萬餘人戰死,跟國軍的戰損比為一比六!
這對於國民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場恥辱性的慘敗!
這場空前慘敗,直接就把中國的國際地位打沒了。
次年二月在雅爾塔召開的盟軍首腦會議,這場直接決定戰後新秩序的會議,作為開羅會議三巨頭之一的常凱申竟然沒有接到邀請。
是的,米國、英國還有蘇聯直接無視了常凱申,在中國沒有出席的前提之下就決定了戰後秩序,鋼鐵戰士和富蘭克林甚至已經在暗戳戳的醞釀著戰後怎麼瓜分中國?
鋼鐵戰士的計劃是,直接出兵從日軍手中接管東四省,然後想辦法將其從中國分裂出去,以後有機會再控制長江以北地區。
富蘭克林則開始考慮加大對常凱申的扶持力度,使其有能力制衡實力越來越強大的中共,至少也要確保中國不會倒向蘇聯。
為此,富蘭克林甚至同意了常凱申提出的條件,將史迪威從中國戰區調回了米國。
總之一句話,豫湘桂大潰敗之後,國民政府和常凱申直接從棋手淪為了一枚棋子,徹底喪失決定國家命運的主動權。
雅爾塔會議結束後,盟軍在歐洲戰場高歌猛進,接連解放華沙及布達佩斯等城市,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相繼建國。
但是米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卻陷入了苦戰,除了塞班島戰役打得還算順利外,其他的像硫磺島、沖繩島等戰役,全都陷入了苦戰。
日軍的島嶼防禦戰遠比米軍想象中要頑強得多,至死方休!
為減少傷亡,米國陸軍及海軍航空兵加強了對日本的轟炸,試圖透過轟炸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三月九日夜到十日凌晨,米軍出動了三百多架B-29轟炸機往東京傾瀉了兩千多噸凝固汽油彈。
這次大轟炸引發了一場空前慘烈的大火,焚燬了超過二十萬幢的民房建築,八萬多人被燒死,另外還有超過十萬人被燒成重傷,此外還有上百萬人因為房屋被燒燬淪為無家可歸的難民。
五月九日夜,就在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的當天夜間,米軍再次出動三百多架b-29轟炸機往東京扔了兩千多噸凝固汽油彈。
這次轟炸使得五十多平方公里的居民密集區徹底化為灰燼,沖天的火光甚至連遠在兩百多公里外的飛行員都能看見。
這次大轟炸同樣給東京的居民造成了慘重傷亡,好幾萬人因為缺氧最終窒息而亡,明治劇院內的屍體堆疊超過兩米!
五月廿六日,米軍又出動了五百架B-29轟炸機,再一次在東京投下了四千多噸凝固汽油彈。
這次轟炸後,東京徹底化為死城,已經失去了轟炸價值,因為沒有更多建築人員值得轟炸。
正是因為這,小男孩和胖子才去了廣島和長崎,因為那時候的東京已經成為廢墟,不值得小男孩或者胖子為之獻身。
當然了,米軍轟炸的不僅僅只是東京一地,名古屋、大阪及神戶等大城市同樣遭到了轟炸。
從44年11月到45年8月這十個月的時間內,米軍一共出動了三萬多架次的B-29轟炸機,往日本各大城市投了16萬噸炸彈,直接炸死的日本人超過二十萬人,炸傷三十多萬人,全日本至少四分之一的民房建築遭到徹底的摧毀。
這就是第一工業強國將工業產能全部轉化為軍工產能之後所崩發出來的恐怖的毀傷力。
出動三萬多架次轟炸機對日本的轟炸只是滄海一粟,更恐怖的是米國生產的裝備數量!
從四零年到今年,米國共計生產一百五十多艘航母、一千餘艘潛艦艇、五萬餘輛坦克、二十多萬門大炮、三十多萬架飛機以及四百多億發子彈又或者炮彈!
米軍完全是用鋼鐵洪流活活把德國和日本給淹沒了,義大利?那就是個小透明,略過。
【這裡必須插一句題外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是龍國,龍國一國的工業產能就相當於整個西方七國集團的工業產值的總和,一旦龍國的工業產能全部轉化為軍工產能,所能崩發出的毀傷力相比二戰時期的米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總而言之一句話,米國憑藉強大的軍工產能對日本展開了毀天滅地的大轟炸,試圖透過轟炸來迫使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
然而這都是徒勞。
日本政府拒不投降。
硫磺島、沖繩島、中途島乃至夏威夷群島上的日軍拒不投降,中國戰場以及東南亞戰場的日軍拒不投降,關東軍拒不投降,北米戰場的幾十萬日軍也同樣拒不投降!
日本陸軍省甚至制定了一個一億玉碎計劃,叫囂著要跟盟軍進行最後的決戰,同歸於盡!
鑑於此,米軍航空兵分兩次分別在八月六日以及九日,在廣島及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
在廣島、長崎炸開的這兩顆超級炸彈終於觸及了大蝗蟲還有日軍高層的神經,於是開始慎重考慮如何體面的結束這場戰爭。
為此大蝗蟲多次召集陸軍及海軍的高層舉行御前會議,但是連著開了幾次御前會議都沒能討論出一個能讓各方滿意的結果,這其中又以陸軍省的態度最強硬。
阿南惟幾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海外仍有三百萬陸軍,本土更有四百萬陸軍,帝國陸軍仍還有一戰之力,遠未到投降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