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捧一踩一,道心要碎了
我農家武狀元,你讓我作詩? 不問歲月任風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吳承安的開口讓現場安靜了下來,誰都沒想到這位武狀元竟也有如此口才。
但李崇義卻忽然舉杯笑道:“今日雙狀元齊聚,實乃我朝盛世。剛才文狀元即興賦詩一首,武狀元說其是雅士風情。”
“既如此,不如請武狀元也以即興賦詩一首,助助酒興如何?”
這話看似隨意,實則暗藏機鋒。
文武狀元同場賦詩,分明是要讓武狀元出醜。
席間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吳承安。
何向陽正要開口解圍,卻見吳承安從容起身:“承蒙太師抬愛,晚輩就獻醜了。“
何向陽正要開口解圍,卻見吳承安從容起身:“承蒙太師抬愛,晚輩就獻醜了。”
他略一沉吟,朗聲吟道:“金戈鐵馬戍邊關,墨筆丹心繪江山。”
“文武雙全安天下,太平盛世萬民歡。”
詩句雖不算精妙,卻氣勢磅礴,既點明瞭自己武人的身份,又不失文采。
席間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
吳承安的詩句甫落,宴客廳內先是一靜,隨即爆發出陣陣讚歎。
兵部侍郎唐盡忠第一個擊案而起,眼中滿是驚豔之色:“好一個‘金戈鐵馬戍邊關,墨筆丹心繪江山'!”
“這聯對仗工整,意境宏大,將文武之道融會貫通,妙極!妙極啊!”
蔣文昊也撫掌讚歎:“更難得的是即興之作竟能如此工整,‘文武雙全安天下,太平盛世萬民歡',這結尾更是點睛之筆,道盡我輩武人和讀書人的畢生志向!”
就連一向矜持的幾位老翰林也都微微頷首,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平仄協調,韻腳工整,即興之作能到此境界,實屬難得。”
“最難得的是氣勢磅礴,既有武人的豪邁,又不失文人的雅緻。”
王宏發早就憋了一肚子氣,此刻終於忍不住拍案而起,激動得滿臉通紅:
“安哥兒,好樣的!我就知道你不比任何人差!若你不是參加武舉,這次的文狀元必定也是你的!”
馬子晉雖然性子傲嬌,此刻也難得地露出笑容,舉杯道:“此詩甚好,當浮一大白!”
說著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就連主位上的何高軒也微微頷首,眼中露出讚許之色。
他側身對身旁的李崇義笑道:“太師覺得如何?這吳狀元倒是給了我們一個驚喜。“
李崇義面色不變,只是淡淡一笑:“確實……出乎意料。”
他手中的酒杯微微轉動,目光在吳承安身上停留片刻,似乎在重新評估這個年輕的武狀元。
宴客廳內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方才被朱文成等人打壓的鬱悶一掃而空,與何家交好的官員們都揚眉吐氣,紛紛舉杯向吳承安道賀。
然而在這片歡聲笑語中,吳承安卻注意到太師李崇義眼中一閃而過的寒光。
他心中警鈴大作——這場較量,遠未結束。
這時,李崇義眼中閃過一抹玩味之色,隨即鼓掌笑道:“好一個文武雙全安天下!吳狀元果然不凡!”
李崇義緩緩站起身來,聲音洪亮如鍾:“妙哉!妙哉!想不到吳狀元不僅武藝超群,文采更是斐然!”
他轉向全場官員,目光掃過眾人:“方才那首《文武頌》,意境宏大,對仗工整,即興之作能到此境界,便是許多翰林學士也未必能及啊!”
朱文成立即附和,語氣誇張:“太師慧眼如炬!下官方才就在想,若是吳狀元參加文舉,這狀元之位恐怕就要易主了!”
他故作惋惜地搖頭:“可惜啊可惜,如此文采卻投身武舉,實乃文壇一大損失!”
“其實本官當初在幽州之時便聽聞吳狀元神童的名頭,只是沒想到你最後卻棄文從武啊!”
“以前,老夫還不太相信那所謂的神童傳言,但如今看來,確實是老夫小看了你。”
“光是這一首文武頌,便足以令你在大乾眾學子中脫穎而出!”
秦元化也捻鬚笑道:“確實如此,‘金戈鐵馬戍邊關,墨筆丹心繪江山',這聯既顯武人豪邁,又見文人風骨,當真難得,相比之下……”
他故意頓了頓,瞥了何向陽一眼:“某些人的詩作就顯得格局小了些。”
這番露骨的吹捧讓雷狂瞪大雙眼,他湊到王宏發耳邊低語:“這是怎麼回事?太師那邊的人怎麼突然誇起吳兄來了?”
王宏發聳聳肩,不以為意:“誰知道呢,不過總歸是好事。”
“好事?”謝紹元眉頭緊鎖,聲音壓得更低:“事出反常必有妖。太師這般捧殺,怕是另有所圖。”
馬子晉故作老成地摸著下巴:“不管如何,經太師這麼一誇,吳兄今日算是名動洛陽了。”
就在幾人竊竊私語時,李崇義突然環視全場,笑著問道:“怎麼,諸位覺得老夫的話不對嗎?”
宴客廳內頓時鴉雀無聲。
官員們面面相覷,個個面露難色。
說對吧,那就等於承認何向陽文采不如吳承安,這對新科文狀元簡直是當眾打臉。
說不對吧,又等於公然駁太師的面子。
何向陽氣得臉色發白,手指緊緊攥著酒杯,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他想過太師會用各種手段打壓何家,卻萬萬沒想到對方會用這種“捧一踩一”的陰招。
何高軒面色陰沉,冷聲開口:“太師,今日是慶功宴,說的這些似乎與正題無關吧?”
這裡是何家,他自然不允許李崇義在這裡作威作福。
如今局勢不對,他必須強過主動權!
否則再讓李崇義那老傢伙說下去,他那孫子怕是要道心破碎了。
李崇義卻淡然一笑,舉杯輕啜:“老夫不過是說出心中所想罷了。”
他忽然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看向何高軒:“對了,何大人覺得呢?就方才兩首詩而言,究竟是令孫技高一籌,還是吳狀元更勝一籌?”
這話如同一聲驚雷,在宴客廳內炸響。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何高軒身上,等待他的回答。
若是偏袒孫子,就顯得心胸狹隘。
若是承認吳承安更勝一籌,又等於當眾打何家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