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館的調料比較多,再加上大廚經驗豐富,加工出來的野豬肉肯定比她自己做的好吃。

但是李春華這邊要加工的比較多,就沒辦法按菜品的數量來算加工費了,便按斤兩來算,一斤食材,加工費和調料費一共是兩毛錢。

李春華給第一家飯館送了四百斤野豬肉,給第二家飯館送了野兔、大公雞、老母雞、鴨子各二十隻,大鵝兩隻,豬下水兩百斤。

由於大鵝數量不多,剩下的幾隻得留著讓它們繁殖下去。

至於怎麼做,做成什麼菜,李春華任由大廚自由發揮,只要認真對待就行了,人家大廚的手藝肯定比她好。

加工食材的事情談妥了,李春華便出去繼續囤貨去了,她去種子店將各種種子又買了兩畝地的量。

沒想到種子店裡竟然有水果苗,只不過本地水果種類不多,所以種子店也沒有多少水果,只有無花果、梨子、桃子、李子、杏子、葡萄、板栗、柿子、石榴、棗樹、枇杷、橘子和柚子。

李春華將每一種水果樹都買了二十棵,雖然有的果樹她空間裡有,但是多出來的以後可以種在自家院子裡。

之後李春華便又開始了囤貨之旅,直到天快黑了才去屠夫家裡取貨,大家都知道鹿渾身是寶,所以那個負責鹿的屠夫沒要手工費,而是要鹿肉抵扣手工費,李春華同意了。

畢竟空間裡的野鹿個頭大,一隻將近兩百多斤的樣子,她今天處理了十隻,這不得兩千多斤肉了嗎?

給出去一點對她沒有任何影響。

鹿茸、鹿血、鹿骨、鹿鞭和鹿尾都有藥用價值,而且這些地方李春華留著也沒有用,於是李春華就去找中藥店的店主,讓他幫忙做一些藥酒。

這種可遇不可求的好東西,中藥店的店主自然也心動,於是就和李春華商量,這些東西賣給他一半,他就不收加工費了,酒錢也不要了,另外裝酒的陶罐也免費送。

李春華同意了他的提議,因為自己要那麼多藥酒沒有多大的用處,還不如拿出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呢!

但他得保證給她做的藥酒的品質是一樣的,如果敢糊弄她,她就不賣了。

店主連連點頭同意,畢竟自己家族就是做中藥和藥酒生意的,若是敢糊弄人,豈不是會壞了家族口碑嗎?

於是李春華就賣給店主九頭鹿可以做藥酒的部分,剩下一頭泡的藥酒歸自己。

中藥店按八百一頭收的,給了李春華七千二百塊錢。

兩個人談好了條件,李春華隨後便將東西給送過來了,她完全不怕店主背叛她,因為她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四十多歲的農村婦女的樣子,店主根本就認不出來她。

而且店主若是敢背叛她,她就半夜過來偷光他的中藥店,畢竟現在中藥店還是他的私人財產,搬空了也不影響別人。

之後李春華便用木板車推著大缸去飯館取菜,之前買缸的時候她還感覺自己買多了呢,現在看來自己還買少了。

於是去兩個餐館取了加工好的肉之後,李春華便又去了土窯廠,將各個容量的缸啊、罐啊又各買了五個,甚至還買了粗陶碗以及用來和麵的粗陶盆,多買一點也沒事,反正以後都用得上。

回到家,見李春意還在等自己,李春華有些驚訝,問道,“春意,你怎麼還不睡覺?”

“大姐,你幾天都沒有在家裡吃飯了,你餓不餓?要不要我給你做點吃的?”李春意走到李春華面前,心疼的說道。

她現在才知道李春華每天到底有多忙,雖然不清楚李春華到底在幹什麼,但她肯定是在為家裡而努力。

“不用了,我吃了紅薯,不餓,你也早點睡覺吧!”李春華回了自己的房間,其實她的心裡是有些感動的。

如果是別人,只會認為她揹著大家在外面吃獨食,只有李春意關心她有沒有吃飯。

人與人之間,是真的不一樣。

她一個人吃不了多少東西,她是為了大家才這麼辛苦的囤貨,可是這事情卻沒有辦法明說,就算大家對她有誤解也沒有辦法解釋。

但好在李春意是相信她的。

李春華鎖上房門,便進了空間,她將南瓜尖和南瓜雄花又採摘了一批,之後便來到果園,先用意識除草。

之後便分別在幾種果樹下面種上花生、大豆、紅薯、南瓜、土豆和青菜,還是因為空間裡的黑土地太少了,只有四塊,讓她不得不將樹下的土地給利用起來。

好在這幾種農作物對陽光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可以在樹下進行套種。

之後她又到後面的山上,在橘子林和柚子林,也種下這幾種農作物。

雖然在空間幹活可以用意識進行,可是時間久了大腦會覺得疲憊,所以有的時候一些小事,李春華還是會選擇親自動手,讓自己的腦子好好的休息休息。

翌日一大早,李春華又出發了,她直接去了冷清的飯館,今日讓對方幫忙加工鹿肉,因為她自己沒接觸過鹿肉,完全不知道怎麼做。

鹿肉是稀缺品,飯館的老闆也很心動,兩家飯館的老闆都各要一百斤鹿肉來抵扣今天的加工費和調料費,於是李春華便又順勢一家送了兩百斤豬下水,讓他們進行加工。

豬下水處理起來太麻煩了,而飯館裡不但有廚師還有幫廚和打雜的,讓他們一起處理,她也省事多了。

之後李春華便去囤貨了。

李春華每天忙忙碌碌,一直到元宵節,她才打算歇一天,元宵節的前一天晚上,她切了一塊野豬肉出來,元宵節的早上拿出來,對大家說是她晚上帶回來的。

早上,吃了自己做的元宵後,李春華便帶著大家到後面去翻地,把種蘿蔔的地翻出來,曬曬太陽,殺殺菌,就可以育苗了。

李春華讓老二、老三和老四,三個大一點的翻地,老七負責撿蚯蚓。

老五按照李春華的要求,撇各種菜葉子,老六負責採摘白菜薹,每個人都有事情要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