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永年就趕回府城。
林硯正準備好好休息一下,就被爺爺拎到了祠堂。
祠堂門檻結著層鹽霜,林硯哈著白氣跺腳。
供桌上三盞油燈照得族老們影子亂晃,十三個莊頭圍著火盆,棉袍下襬都沾著黃泥。
林硯縮在爺爺的太師椅後頭,看老林頭的算盤珠在油燈下泛著幽光。
“村裡的七口甜水井,水位每日降兩寸半。“老林頭指甲掐在井繩的黴斑上,“照這個勢頭,只能撐到驚蟄。“
東莊頭林鐵山解開凍硬的羊皮坎肩,掏出個裂了縫的陶罐:“俺們東頭那口宋井,今早打上來的水漂著冰碴子。“罐底沉著幾粒黑乎乎的渣滓,“就這渾湯,李家媳婦還跟張老漢搶了半刻鐘。“
西莊頭林石匠的菸袋鍋敲了敲青磚地:“要俺說,拆了東溝那道老石壩!“他展開張蟲蛀的河道圖,“當年修壩是為保祠堂風水,如今都民國了......“
“使不得!“孫秀才突然拍案,“光緒三十五年暴雨,全憑這石壩攔住山洪!“他抖開本線裝《林氏水文志》,指著段硃批:“'乙巳年六月初三,壩毀田淹,亡七丁'——這可是祖宗拿命換的教訓!“
“打新井如何?“管祠堂的林二叔提議,“咱村南坡地氣旺,老輩人說......“
賬房老林頭立刻撥起算盤:“打口九丈深的井,少說要八十個壯丁幹十天。而且還不一定能打出水來。“他扯過本發黃的工賬,“光緒二十八年打宋井,耗了三百斤生鐵鑄井圈,累病七個後生。“
“重啟祭井禮吧。“管祭祀的林五爺突然開口,“童男童女各三,黑羊六頭,柳枝......“
“五叔!“林鐵匠騰地站起來,指關節捏得咔咔響,“你家大孫子咋不送去當童男?“
老林頭趕緊打圓場:“要我說,各戶每日限兩桶水。“他扒拉算盤珠,“七口井日滲百二十擔,六百戶分......“。
“去縣城買水呢?“最年輕的南莊頭林滿倉提議,“聽說洋人的鐵皮車能拉......“
“你出錢?“老林頭把算盤晃得山響,“一桶水運到村要八個銅板,六百戶每日......“
祠堂裡的桐油燈芯爆了個燈花,林廣福的銅菸袋鍋重重磕在青磚縫裡:“老少爺們,咱林家祠堂立了三百年,光緒二十八年大旱餓死七十三口,祠堂樑上還刻著名兒呢!“
他抖開井繩上的黴斑,繩結在油燈下像串乾癟的棗:“每日降兩寸半,到驚蟄還有四十三天。“菸袋杆突然指向東莊頭,“鐵匠,你家六個徒弟每日耗三擔水淬火,從明兒起減半!“
林鐵匠騰地站起來,羊皮坎肩上的冰碴簌簌直掉:“淬火不夠要出廢鐵!“
“出廢鐵好過出人命!“林廣福的吼聲震得族譜匣子咯吱響,“郎中,你家藥灶每日五桶水,減三桶!“
林郎中手裡的瓷瓶差點摔了:“減三桶?那止瀉丸......“
“祠堂井每日分十擔給藥灶!“老族長煙袋鍋突然轉向賬房,“老林頭,把光緒二十八年的賑災賬本找出來!“
賬本攤開時騰起陳年黴味,林廣福的指甲掐在“餓殍七十三“那行硃批上:“那年井深九丈半,現如今......“他忽然劇烈咳嗽,菸灰撒了滿桌。
“散了吧!我再想想辦法。“
散會後,林廣福獨坐在祠堂門檻上,寒風捲著枯葉撲進祠堂,刮散了勘探圖。
老族長佝僂著背去撿,忽然瞥見自己映在青磚上的影子——竟和族譜裡光緒年老族長的畫像疊在了一起,連扶菸袋的姿勢都分毫不差。
林硯忽然從樑柱後閃出,替爺爺撿起圖紙。
“您坐。“少年攙著爺爺坐到太師椅上,順手把火盆往跟前挪了半尺。
“爺爺,讓我們少年團去尋找水源”
老族長枯瘦的手突然鉗住孫子手腕:“幾成把握?“
“十層,少年團能尋到新水源,驚蟄前必見活水。”林硯自信地回答,“但我有一個條件,如果我解決了水源問題,開春後種田要聽我的。”
“好,大膽去做,爺爺支援你。“對這個大孫子林廣福現在越來越看不懂,但不妨礙他對他的百分百信任。
林硯出門通知虎子,召集少年團的所有成員到祠堂。
才過一會兒,少年們都來到祠堂,他們到現在還在興奮討論昨晚的篝火晚會,全然沒注意到族長和林硯嚴肅的表情。
林硯沒有說話,安靜地陪著爺爺一起看著少年們。
漸漸得有一部份少年感覺到不對勁,急忙做手勢通知大家安靜。
“集合”林硯暴呵。
所有人列隊,虎子和二丫站在隊前。
“恭喜諸位,昨晚的篝火晚會辦得很成功,鼓掌獎勵一下”
“啪啪啪”少年們第一次參與組織活動就得到認可,每個人激動不已。
“還記得少年中國說那句乳虎嘯谷,百獸震惶,你們少年團所有成員就是乳虎,初次的發聲就證明了自己的強大。”
“這是你們光榮的成績,但我們應該繼續努力變強為林家村,為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今天我們林家村面對旱災的影響,水井的水預計在驚蟄前全部乾涸。這將會造成所有村民生存危機,其中也包括你們。你們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嗎?”
“不願意”下面的少年們喊得青筋直冒。
“好,我決定,少年團第二個行動就是想辦法尋找水源,解決所有人的飲水問題。”
“有沒有信心?”
“有”少年們的氣勢這一刻一往無前。
“好,在我們正式開始尋找水源前,我需要你們跟全村村民說明我們的行動目的,並告知他們如果我們少年團在驚蟄前完成尋找水源的任務,他們必須同意今年種田時要聽我們的指揮。同意對賭的村民每個人都要在對賭協議上簽名。理解了嗎?”
“理解!”
“現在重新分組,2人一組,虎子和二丫留在祠堂值班,如現場發現那家村民不願對賭簽字,你們要先行上門說明,再不行跟我爺爺請求支援。”
少年們對於分組已經有經驗了,畢竟這是第二次了,所以很快就組好23個隊伍,並重新列隊。
“虎子,你來給大家分工,全村600戶不能遺漏一家。二丫,你去請孫秀才來祠堂商議水利事宜。”
“是”虎子和二丫回應。
“領完任務的組,找我爺爺領紙和筆,然後去找蒙學的學生請求配合,每組帶一個會寫名字的學生再每家上門。聽懂了嗎?”
“聽懂了”
“開始行動!,行動代號:保衛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