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寶劍的出爐需經千錘百煉。

一名劍修的強大,同樣需要萬劫磨礪。

如今,張道之就是在做著這樣一件事。

儘管江硯雪已無需歷劫磨礪,但是她所悟出的劍道,仍需印證。

當張道之話音落下的那一刻。

單手已做託舉之勢。

剎那間,整座崑崙山脈宛若被撼動了一般。

山體抖顫,積雪崩塌。

周遭峰巒似都連成一脈。

一掌無形大手,自崑崙劍宗內漸漸浮現而後緩緩上升。

每上升一寸,那道似可將天地日月都能託舉的大手,便如竹木節節攀升一般。

那大手攀至千丈高空時,指縫間已能攥住流雲。

留存於自然中的廣袤靈氣,似都盡數凝於手掌當中。

甚至,讓在場圍觀眾人都產生一種錯覺。

那隻大手,好像將崑崙山脈連綿起伏的地脈氣數都給託舉了上去。

就連早已踏上長生路的悲塵大師見此一招,都是忍不住地驚歎道:

“未踏上長生路,便能將天象之力發揮到這般程度,不愧是張天師。”

其實在張道之率領道門弟子殺入西域佛國的破陣期間。

他就想到了申九千的起手託天勢。

不同的是,那一式,申九千藉助的是地脈之力。

而張道之的起手撼崑崙,是以天道自然之力去撼動地脈之力。

一個重在‘託’,將地脈之力託舉到寰宇中,以此來克敵制勝。

一個重在‘撼’,是直來直去的殺招。

面對這一招,江硯雪並未大意。

將畢生融會貫通的劍意盡數凝於一招當中。

她將這一劍招命名為——一劍問長生!

這一劍,她就是要為天下劍修,問一問鴻蒙大道,劍修當真不可通天,不得長生否?

煌煌劍氣,震驚天地。

一劍落下。

那可撼動崑崙之勢,終是偃旗息鼓,沒了任何動靜。

二人只對過一招而已。

江硯雪這把寶劍的磨礪便已成。

親眼目睹此戰的劍修中,除了趙長歌與軒轅靜姝能夠看出一些端倪之外。

餘者,只覺這一戰驚天動地。

畢竟,就連身為龍脈之祖的崑崙山,都被張道之那一手撼動了。

江硯雪的那一劍,更是讓天地久久顫鳴。

似用著一種跨過歲月長河的上古之音,來回答江硯雪心中疑惑——問長生。

此戰過後。

張道之與江硯雪皆消失不見。

二人來到一座略顯空蕩的山巔中。

站在這裡,他們可以將大半崑崙風貌盡收眼底。

張道之站在她的身後。

二人久久不語。

不知過了多久。

在江硯雪覆手間。

張道之忽而聽到,在那浩瀚連綿的山脈中,似有陣陣龍吟傳來。

他心頭一動。

那裡正是‘生氣’所在的位置。

崑崙,龍脈之祖,乃天下地脈氣數起源之地,蘊藏著無邊無際亦無窮無盡的生機。

正因有著這種特殊的地利存在,才可誕生先天之氣。

張道之並未詢問有關‘生氣’之事,反倒是問起江硯雪踏上長生路的所感所悟,

“江宗主,這場問劍,可讓你問到了心中的答案?”

江硯雪借他之力來磨礪己身,是問劍、問心,亦是在問天地。

她輕輕一嘆,“劍可通天,但路的盡頭在何處又在何妨,我不知。”

這裡的通天二字,不單單是指長生路了。

而是一種更高深境界的追求。

劍修的路,張道之不懂,但他知道,他的大道,就在腳下。

“江...江姨,毫不違言的說,方才您那一劍,可是差點兒殺了晚輩啊。”

張道之談起方才問劍之爭。

這一刻的他才終於明白,為何劍修的路那麼難走。

只因殺伐之力太甚。

在他心中,一劍問長生已不輸於他斬向西域佛主與蠻王蚩尤時使出的三力同源一劍。

要知道,三力同源,是在藉助天地人三道之力。

是將自然之力挖掘到極致的體現,也就是所謂的,術之盡頭的一劍。

可是,江硯雪的一劍問長生,憑藉的,僅是簡單到極致的劍道之威。

從這一點兒上來說,張道之就已經敗了。

江硯雪不愧是悲塵口中的絕世練劍奇才。

就連號稱驚才絕豔的趙長歌,在她面前,此刻都顯得是那麼黯然失色。

不過,三力同源,是有著無限成長性的一劍。

如今的張道之使出這一劍,藉助的,是自身功德之力、運河水脈之力與自幼修行的天道之力。

說白了,就是在藉助天地人三道的部分之力。

可若有朝一日,張道之能夠藉助蘊含在自然中的所有天地人之力。

到了那時,哪怕是一劍問長生,在三力同源面前,也要讓步。

江硯雪面色肅穆,充滿神性,

“我有留手。”

張道之點了點頭,拱手道:

“江姨,晚輩還有一事相求,多年後與妖族約定的十戰,晚輩希望,江姨可代表我人族出席一戰。”

江硯雪道了一聲‘好’。

如此一來。

算上張道之。

已有五名人族高手應下與妖族之爭。

分別是蚩狂、齊玄牝、趙長歌、江硯雪。

至於悲塵為何不應下此事,張道之不解。

但是他了解悲塵的性格。

事關人族,悲塵若無必要原由,定不會推脫。

當前,張道之還有一事想要詢問,於是便開口道:

“敢問江姨,現在的您,算不算得上天下第一?”

聞言。

江硯雪沉默片刻。

而後緩緩轉身,目視張道之,微微搖了搖頭,

“不清楚。”

“不過...若我身在崑崙, 應當是天下第一。”

只要踏上長生路。

就會與一地氣數息息相關,不可分離。

比如,若是張道之踏上長生路,那麼他就會化作一件先天輿圖至寶,成為龍虎山壓運的存在。

更會與龍虎山密不可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實力與修為都到了長生路這一階段,判斷他們強弱的標準,很難再去用簡單的殺伐之力來形容了。

因為這背後涉及到的因素會更多。

比如,踏上長生路之後,與一地氣數相融合道,若該地氣數有損,自身實力便也會受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長生路的異士,已經可以稱之為‘仙’了。

仙與聖人最大的區別就是。

仙會因香火或某地供奉他的道場氣數有損,那麼,其仙力自然也會受損。

嚴重到會有跌落神壇之險。

而聖人是直接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氣數,都與自身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