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去哪弄武器
大明從資助朱元璋開始 樹上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有了百戶、總旗、小旗這些武官,原本亂糟糟的六百號人,也都整齊了起來。
至少,做事起來,井然有序了些。
晚飯後。
朱元璋又是一臉愁容。
劉英不由有些好奇,“上位,這是又有了何種煩愁之事?”
“雍泰,咱雖有了六百弟兄,但這麼多人,莫說糧食了,僅僅武器,就需要六百柄刀兵、布甲、盾牌啊!”
說著,朱元璋已經有些坐立不安。
“若是沒有武器,何以成軍?”
“雍泰,咱已經在考慮,是否將這些人都給帶回濠州!”
“帶回濠州?”
劉英下意識的就想繼續否決,但現在朱元璋不再是國瑞大哥,而是成了上位。
因此,只能換上一個說法。
“上位帶著這些弟兄前去濠州,由郭子興劃撥武器盔甲,也是一件好事!”
“只是,我憂愁的是,等上位尋到脫身之機之時,郭子興是否會任由上位,將這些弟兄們都給帶走?”
“這些弟兄們,都是上位的鄉人,無論何時,這些弟兄對上位都最是忠心!”
他記得,朱元璋好像從濠州招募了七百人。但他受夠郭子興後,出走濠州之時,卻只帶走二十四將!
“這……”
朱元璋眉頭頓時皺起,依照他對郭子興的瞭解,絕對不允許他帶走這麼多兵將。
若真是那樣,那他豈不是白招募這麼多的兵將了?
“雍泰,你可有何法子?”
劉英朝著朱元璋問道:“上位,你對淮西這一帶都很熟,你可知,在淮西這一塊,有何武力弱,但卻有武器盔甲的軍隊?”
“軍隊?”
朱元璋一驚,急忙連連搖頭,“雍泰,此事不可。咱雖然有六百餘人,但沒有絲毫武器。
哪怕是對付最弱小的一個元軍百戶,都對付不了!”
劉英想了想,又問道:“軍隊不行,那可有作惡多端的寨子,或者一些罪大惡極計程車紳豪商?”
“作惡多端的寨子?”
朱元璋再次搖頭,“那些寨子沒多少武器不說,寨子內的人也都不要命,我等沒什麼兵器,容易吃虧,得不償失!”
劉英若有所思道:“那就只剩下罪大惡極計程車紳豪商了!”
“罪大惡極計程車紳豪商?”
朱元璋直接神情怪異的看向劉英,你自己可也都是士紳啊!
鍾離這附近的地主士紳,和你劉家或多或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劉英連忙說道,“上位,是那些甘願給元廷當狗,替元廷徵稅,盤剝百姓,魚肉鄉里的豪商。
另外,還有那些積極響應元廷政令,幫著元軍攻打義軍的地主士紳們!”
紅巾軍這些起義軍雖然是打著“彌勒下生”“明王出世”和“復宋”的口號,反抗元廷。
但是,這些義軍都是由農民組建而成。
在成了氣候後,這些農民首先攻打的便是那些往日欺壓剝削他們的地主士紳們,大肆劫掠,均分富民錢財和田地。
而這些地主士紳們,一個個也都不是善茬,給元軍獻糧獻策,或者直接建造山寨,組建私軍自保。
見到這種情況,元廷自然大喜,直接鼓勵那些地主富戶組建義軍,甚至還給一些有功的地主富戶分發一些武器,授軍職。
這下,越來越多的地主士紳都開始組建私軍。
有的地主組建的私軍很厲害。
但大多數地主組建的私軍,都是一群拿著武器的佃農或者健僕,完全是樣子貨。
劉英說的就是這些地主私軍。
朱元璋也理解劉英的話,“雍泰,在鍾離附近,甚至是濠州附近,都沒這樣的地主私軍。
只有往南走,才會有這樣的隊伍!”
劉英若有所思,“往南走啊?”
“只能往南走!”
朱元璋對濠州周圍各州縣的情況很是瞭解,直接說道:“元軍雖然敗退,月闊察兒帶著賈魯老賊棺材回了高平,但留下大軍鎮守懷遠!
往北,咱這些人,根本打不過鎮守懷遠的元軍!”
“上位,不知何人鎮守懷遠?”
“徹裡不花!”
“徹裡不花?”
劉英感覺有些耳熟。
朱元璋解釋道,“此人是元朝一貴族,雖然沒什麼大本事,但對元朝忠心耿耿,害怕咱濠州的大軍攻打過去,一直死守城門,讓人頭疼!”
“原來如此!”
劉英微微點頭,想起什麼,再次問道:“上位,我記得,懷遠多糧缺鹽,咱濠州人經常運鹽去懷遠,換去他們那的糧食?”
“正是!”
朱元璋道,“在元軍撤走後,濠州儲存的糧食用光了,咱就透過一個老朋友的關係,弄了幾引鹽,用船送到懷遠,居然還換回幾十石糧食,這才解了大帥的燃眉之急!”
劉英兩眼一亮,“上位,往南去定遠,也有元軍守著。
反倒是懷遠,還有些希望!
若是有足夠的鹽,你可否還能從懷遠換回糧食,甚至換回武器?”
“換回武器?”
朱元璋眼睛一瞪,連連搖頭,“雍泰,最多能換回一些糧食。
至於武器,這怎麼可能?只有懷遠的元軍才有武器,他們怎麼可能將這些武器送給我們,讓我們去打他們?”
劉英卻是胸有成竹,十分自信。
“上位,元軍自從霸佔中原以來,便開始過上了舒適的生活。
甚至,就連那些精銳的大軍,比如綠睛回回軍,在潁州對戰紅巾軍之時,見到紅巾軍人多勢眾,連打都不敢打,直接跑了!”
“至於守著懷遠的徹裡不花,是元廷貴族,恐更是沉迷酒色,貪圖享樂,沒有任何和我們拼殺的勇氣。”
“他們在濠州城吃了敗仗,沒有隨月闊察兒撤回,而守在懷遠。
現在,恐還十分擔憂,生怕被濠州紅巾軍攻破懷遠,使得他小命不保!”
“且,懷遠本來就缺鹽,現在有了元軍的戰馬,需要大量的鹽來餵養,更是缺鹽!”
“如此,我等只要給他寫上一封信,說是咱是本地士紳富戶,被濠州那些紅巾軍欺負慘了,想要組建義軍反坑紅巾軍嚇!
若是他不給咱們換糧,咱們就投了濠州紅巾軍,再帶著濠州紅巾軍攻打懷遠!”
“事後不管如何,哪怕是他僥倖逃了性命,元廷也會治他守城不利的大罪!”
“他還不如和咱和平做生意,只用給咱換一些糧食,或是武器,這樣他就能得到大量的鹽不說,還能在懷遠花天酒地,安心享受他的舒坦日子!”
“至於武器這些……他哪怕是第一次不給,只要他和我們做過生意,咱們便可以讓他成為是私通紅巾軍,這種大罪,由不得他不給換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