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切換到下一張投影片,展示了一份詳細的研發計劃,"我建議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驗證關鍵技術,包括推進系統、導航系統和制導控制;第二階段,進行子系統整合和地面測試;第三階段,開展飛行試驗和實戰測試。"

"時間表呢?"張中將問道。

李明遠胸有成竹,"如果全力投入,三年內可以完成第一階段,五年內實現首次試飛,七年內形成初步作戰能力。"

這個時間表再次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以當時的技術條件,這樣的進度簡直不可思議。

"李總工,"劉上將坦率地說,"你的設想非常大膽,甚至可以說是革命性的。但坦白說,這種武器所需的技術水平,遠遠超出了我們目前的能力。尤其是精確制導系統和小型化高效發動機,這些都是我們尚未掌握的關鍵技術。"

李明遠並不意外這種質疑,"我理解大家的疑慮。但請記住,我們在太空領域已經取得了突破,成功將'東方一號'衛星送入軌道,這證明我們有能力挑戰極限。"

他走到會議桌前,聲音堅定而有力,"更重要的是,我已經完成了所有關鍵技術的理論設計和工程原型。這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堅實科學基礎上的計劃。"

會議室內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所有人都盯著李明遠,試圖判斷他的信心從何而來。

"我請求軍部成立一個特別專案組,由我直接領導,集中全國最優秀的科研力量,儘快啟動洲際巡航導彈的研發工作。"李明遠最終說道,"這將是龍國躋身世界強國的關鍵一步。"

王將軍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看向其他軍方高層,"各位對此有什麼看法?"

張中將首先發言,"從科技發展角度看,李總工的提議非常有前瞻性。即使最終不能完全實現設計目標,研發過程中積累的技術和經驗也將極大推動我國航空航天和導彈技術的進步。"

劉上將則更為謹慎,"資源投入將是巨大的,而且可能影響其他武器系統的發展。但如果成功,戰略收益也是無法估量的。"

王將軍點點頭,"還有其他意見嗎?"

航空部的將軍舉手發言,"李總工,這種導彈的巡航發動機,採用什麼技術原理?"

李明遠胸有成竹,"我設計了一種全新的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比現有的任何發動機都更輕、更高效。這種發動機採用特殊的合金材料和先進的氣動設計,能夠在高空低空都保持穩定的推力輸出。"

他停頓了一下,補充道,"同時,我還設計了一種創新的燃料系統,大大提高了燃料的能量密度,使導彈能夠攜帶足夠的燃料完成遠距離飛行。"

航空部將軍聽完,眼中閃爍著震驚和好奇的光芒,"這...這些技術如果實現,將徹底改變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方向。"

李明遠點點頭,"正是如此。洲際巡航導彈專案不僅僅是一個武器系統,更是一個技術革命。它將推動我國在航空發動機、精密製造、電子技術、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他環視會議室內的所有人,"諸位,我知道這個計劃聽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但請想一想,十年前,誰能想到我們今天已經將衛星送入太空?技術的進步往往超出人們的想象。"

會議室內陷入了沉思的寂靜。李明遠的提議不僅僅是一個武器系統,更是一場技術革命的宣言。如果成功,龍國將在關鍵軍事技術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徹底改變地區甚至全球的戰略平衡。

王將軍最終打破沉默,"李總工,你的提議極其大膽,甚至可以說是驚世駭俗。但考慮到你在太空領域取得的成就,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在你的帶領下可能變為現實。"

他環視在場的軍方高層,"我提議,由國防科工委牽頭,成立'長風'特別專案組,由李總工直接領導,集中全國最優秀的科研力量,啟動洲際巡航導彈的研發工作。"

劉上將和張中將都點頭表示同意。

"太好了,"李明遠鬆了口氣,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我保證,不會讓各位失望。"

會議結束後,軍方高層紛紛圍上來,向李明遠詢問更多技術細節。航空部的將軍特別興奮,"李總工,如果你的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技術成功,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於戰鬥機?"

李明遠點點頭,"當然可以,而且效果會更好。這種發動機的推重比將比現有發動機提高至少30%,意味著戰鬥機可以攜帶更多武器,或者獲得更高的機動性。"

導彈技術專家也迫不及待地提問,"李總工,導彈的精確制導系統是如何工作的?沒有外部訊號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命中精度?"

李明遠耐心解釋,"關鍵在於多感測器融合和實時地形匹配。導彈內建高精度陀螺儀和加速度計,構成慣性導航系統的基礎。同時,裝有微型攝像頭和雷達高度計,能夠實時捕捉地面特徵,與內建的地形資料進行比對,不斷修正導航誤差。"

他指著圖紙上的一個部分,"這裡還有一個創新——天文導航輔助系統。在晴朗的夜晚,導彈可以透過觀測星位,進一步校準自己的位置。"

導彈專家聽完,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這...這簡直是一場技術革命!如果成功,將徹底改變導彈制導的發展方向。"

李明遠微微一笑,"這只是開始。未來,我們還可以開發更先進的導航技術,包括地磁導航、重力異常導航等,進一步提高精度和抗干擾能力。"

王將軍走過來,輕輕拍了拍李明遠的肩膀,"李總工,坦率地說,你的提議讓我震驚。如果在幾個月前,有人向我提出這樣的計劃,我可能會認為他瘋了。但現在,看著你的詳細設計和自信的表情,我開始相信,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在你手中可能真的會變成現實。"

李明遠謙虛地點點頭,"感謝您的信任,將軍。這個專案的成功,不僅僅依靠我一個人,更需要全國科研力量的共同努力。"

王將軍嚴肅地說,"你會得到全力支援。但我必須提醒你,這個專案的戰略意義太過重大,必須嚴格保密。即使在軍內,也只有少數人知道詳情。"

"我完全理解,"李明遠鄭重地說,"保密工作將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之一。"

散會後,李明遠獨自留在會議室,整理著自己的圖紙和筆記。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帶來的不僅僅是單一的技術知識,更是一種系統性的技術思維和發展理念。

上輩子,他只是個普通的軍事愛好者,對洲際巡航導彈有一定了解,但絕不是專業人士。然而,穿越到這個時代後,他驚訝地發現,即使是一個軍事愛好者掌握的知識,也遠超這個時代的最前沿技術。

"這就是資訊時代的力量,"他自言自語道,"上輩子隨手可得的知識,在這個時代卻價值連城。"

他望向窗外,夜色已深,城市的燈火如同繁星點點。在這個時代,龍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白象國的邊境挑釁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國際博弈等待著他們。

但李明遠堅信,只要掌握了關鍵技術,特別是像洲際巡航導彈這樣的戰略武器,龍國將能夠在這個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

"長風破浪會有時,"他輕聲念道,為即將啟動的專案取了個代號——"長風"計劃。

接下來的幾天裡,龍國軍方內部掀起了一場靜悄悄的地震。李明遠的洲際巡航導彈計劃震撼了所有知情的高階軍官和科學家。

在一個秘密的地下實驗室,李明遠正在向一群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展示他的設計理念。

"這是導彈的整體結構圖,"他指著投影螢幕上的詳細圖紙,"採用模組化設計,分為推進段、控制段、彈頭段和輔助系統。"

科學家們專注地觀察著圖紙,不時交換驚訝的眼神。

"推進系統是最大的技術挑戰之一,"李明遠繼續解釋,"我設計了一種全新的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重量僅有常規發動機的一半,但推力提高了30%。"

他切換到發動機的剖面圖,"關鍵在於這種特殊的壓氣機葉片設計和創新的燃燒室結構。這些設計大幅提高了發動機的效率和推重比。"

航空發動機專家鄭教授忍不住提問,"李總工,這種葉片設計...太超前了。我們目前的材料科學和製造工藝能實現嗎?"

李明遠點點頭,"確實存在挑戰,但不是不可逾越的。我設計了一種新型高溫合金,結合精密鑄造技術,可以滿足要求。"

鄭教授和其他科學家交換了一個驚訝的眼神,李明遠不僅提出了全新的發動機設計,還解決了材料和製造工藝的問題。

"接下來是導航和制導系統,"李明遠切換到下一張圖紙,"這是整個導彈的'大腦',也是最複雜的部分。"

他詳細解釋了多感測器融合、地形匹配導航和天文導航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將這些技術整合到一個緊湊的系統中。

電子技術專家王博士聽得目瞪口呆,"李總工,這種導航精度...即使是星條國和北極熊國的最先進導彈也達不到。"

李明遠微微一笑,"因為這是全新的技術路徑。傳統導彈依賴外部訊號或簡單的慣性導航,而我設計的系統能夠自主導航,大大提高了抗干擾能力和作戰生存性。"

會議室內的氣氛變得異常熱烈,科學家們紛紛提出問題,李明遠一一解答,展現出深厚的技術功底和系統性思維。

"最後,我想強調一點,"李明遠總結道,"洲際巡航導彈不僅僅是一個武器系統,更是一個技術孵化平臺。它將推動我國在航空發動機、精密製造、電子技術、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今天我們為了導彈而攻克的技術難題,明天將用於戰鬥機、民用飛機、甚至太空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