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盯著那張觸目驚心的圖表。

"更嚴峻的是未來趨勢,"李明遠翻到下一張投影片,"按照現有的工業化速度,三年內全國電力缺口將擴大到40%,五年內可能達到60%。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辛辛苦苦建立的工廠將無法全力運轉,意味著我們精心設計的武器裝備將因為能源不足而無法大規模生產,意味著我們的太空計劃、導彈計劃可能因為電力不穩定而被迫延期!"

他的聲音逐漸提高,眼中閃爍著罕見的激情,"能源,才是龍國真正的命門!"

會場內鴉雀無聲,連一向沉穩的副統領都緊鎖眉頭,不停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麼。

"煤炭資源雖然豐富,但開採、運輸和使用效率都有限。更重要的是,過度依賴煤炭將使我們的能源命脈受制於運輸網路,一旦戰時鐵路、公路遭到破壞,全國能源供應將立刻陷入癱瘓。"

李明遠停頓了一下,掃視著會場內每一位領導的表情,確保自己的資訊被充分接收。

"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他提出了在場所有人心中的疑問,然後自己回答,"大規模水電站建設,配合風能、太陽能的多元化能源佈局。"

他翻到下一張投影片,上面是龍國地形圖,標註了幾個關鍵的水系。

"我提出兩個超級水電站計劃:龍江超級水電站和雅江超級水電站。這兩個專案建成後,將徹底改變龍國的能源格局,為我們的工業化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支援。"

會場內開始有低聲的議論,一位年長的水利部長站起來,"李總工,水電站建設我們一直在規劃,但受限於技術和資金,規模都不大。你所說的'超級水電站'有何特別之處?"

李明遠微微一笑,"請允許我詳細介紹。"

他調出一張龍江流域的詳細地圖,"龍江超級水電站選址在龍江中下游,這一區域地勢高、落差大、水量豐沛,是建設世界級水電站的理想位置。"

他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解自己的設計理念,"與傳統水電站不同,我設計的是'階梯式多級蓄能'結合'地下引水長隧道'的全新模式。這種設計可以最大化水頭差和發電效率,比傳統單壩式水電站提高至少40%的發電量。"

李明遠走到投影儀前,切換到一張複雜的工程圖紙,"主壩採用新型鋼筋混凝土蜂巢結構,這種結構在上輩..."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差點說漏嘴,趕緊改口,"在理論研究中顯示具有極強的抗震、防爆效能,使用壽命可達200年,遠超同期工程。"

會場內的工程專家們開始交頭接耳,討論著這種前所未聞的設計理念。

"電站規劃安裝20臺百萬千瓦級水輪機組,建成後年發電量將達到4000億千瓦時,超過目前全球任何一座水電站。電力輸送範圍將覆蓋整個中部、東部和沿海工業區。"

李明遠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觀察著在座各位的反應。大多數人臉上都露出了震驚和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可能嗎?"一位計劃委員會的委員忍不住問道。

李明遠自信地點點頭,"不僅可能,而且必須實現。更重要的是,這個電站還將配套建設全國首個'智慧電網'系統,透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實時排程電力,確保供應穩定。"

他指著圖紙上一個特殊的區域,"這裡是'應急蓄能庫',可以在極端氣候條件下或戰略打擊時期,持續提供至少三個月的基本電力供應,確保國家關鍵設施不會因電力中斷而癱瘓。"

會場內的氣氛變得異常熱烈,許多人開始低聲討論這個宏偉的計劃。李明遠看到副統領正專注地聽著,眼中閃爍著讚許的光芒。

"接下來,"李明遠切換到下一張投影片,"是雅江超級水電站。"

螢幕上出現了雅江峽谷的地形圖,與龍江不同,雅江流經高山峽谷,地勢更為險峻。

"雅江超級水電站選址在雅江峽谷,這裡落差極大,地質穩定,水源充沛,是建設超大型水電站的理想場所。"

李明遠指著地圖上一個紅點,"這個位置,從技術角度看,可以建設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水電站。我設計的是'深埋式地下廠房',這種設計可以大幅減少地面佔地面積,同時提升電站的防護等級。"

他切換到一張複雜的機組圖紙,"電站將引進'超臨界水輪發電技術',單臺機組功率可突破世界紀錄,達到150萬千瓦。"

會場內再次響起一片驚歎聲。150萬千瓦的單機容量,在當時幾乎是不可想象的數字。

"雅江電站將採用'梯級聯控+南北互補'模式,與龍江電站遙相呼應,實現全國範圍內的電力調峰。智慧排程中心設在地下防核指揮所,確保在戰時也能持續供電。"

李明遠的聲音越來越充滿激情,"更重要的是,雅江電站建成後,我們將控制雅江的水流,這條河流下游是白象國的主要農業區和人口密集區。這意味著,我們將掌握對白象國的戰略主動權!"

這句話一出,會場內一片譁然。眾所周知,白象國一直與星條國關係密切,是龍國南部的潛在威脅。如果能夠控制流入白象國的水資源,這將是一張巨大的戰略牌。

一位軍方高層站起來,聲音因激動而略微顫抖,"李總工,你是說,透過雅江水電站,我們可以在戰時切斷或減少流入白象國的水量,迫使他們在軍事和外交上對我們讓步?"

李明遠點點頭,"理論上,是的。當然,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不會輕易使用這種手段。但在國際博弈中,掌握這樣的戰略資源,無疑會大大增強我們的談判籌碼。"

會場內的氣氛一時間變得異常熱烈,許多人開始激烈討論這個計劃的戰略意義。副統領不得不敲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李總工,你的兩個超級水電站計劃確實令人震撼,"副統領沉穩地說,"但工期和投資呢?"

李明遠早有準備,"龍江超級水電站,從開工到第一批機組發電,需要5年時間;全部竣工需要8年。雅江超級水電站工期類似,但可以錯開建設,避免資源過度集中。"

他調出一張詳細的投資預算表,"總投資約200億龍幣,分10年投入。看起來數字很大,但考慮到這兩個電站建成後的年發電量和使用壽命,平均到每度電的成本,實際上比煤電還要低20%。更重要的是,水電一旦建成,幾乎不需要額外的燃料投入,這對我們的長期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副統領點點頭,思考著這個龐大計劃的可行性。一位計劃委員會的委員舉手發言,"李總工,僅靠水電恐怕還是不夠全面。如果遇到乾旱年份,水電站的發電量會大幅下降。"

李明遠微微一笑,"您提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這正是我要介紹的第三個方案——新能源多線推進計劃。"

他切換到一張全國風能資源分佈圖,"我們的東北大草原和沿海灘塗,風能資源極為豐富。我提議在這些地區大規模建設風電場,採用我改良的高效風機設計。"

李明遠指著圖上的幾個紅點,"這些位置,風速穩定,適合建設大型風電基地。我設計的風機比傳統風機效率高30%,使用壽命長,維護成本低。"

他切換到下一張投影片,展示了風電與水電互補的執行模式,"最妙的是,我們可以實現'風電-水電互補'。當風力強勁時,以風電為主,水電調峰;風力減弱時,增加水電出力。這種互補模式可以最大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浪費。"

會場內的專家們開始點頭,這種互補執行模式在理論上確實可行,但在當時幾乎沒有國家實踐過。

"除了風電,我還提議在西北荒漠和丘陵地帶,大規模鋪設太陽能發電基地。"李明遠切換到一張西北地區的地圖,"這些地區光照充足,土地廣闊,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我設計了新型薄膜高轉化率太陽能板,轉化效率可達25%,是當前世界水平的兩倍多。"

說到這裡,李明遠故意停頓了一下,等待著眾人的反應。果然,會場內再次爆發出一陣驚歎和議論聲。

"25%的轉化效率?這怎麼可能?"一位科學院的院士忍不住質疑道。

李明遠胸有成竹,"透過特殊的材料組合和結構設計,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我已經制作了小型樣板,可以隨時接受測試驗證。"

科學院院士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但也不敢輕易否定李明遠的話。畢竟,這位年輕的總工程師已經創造了太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奇蹟。

"風電、太陽能配合超級水電站,形成多元化的能源供應網路,"李明遠總結道,"這將從根本上解決龍國的能源短板,為我們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會場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李明遠宏偉的能源規劃震撼得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副統領才打破沉默。

"李總工,你的能源規劃確實令人震撼,"他的聲音裡充滿了欽佩,"但這些計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我們目前的資源有限,如何保證這些專案能夠順利實施?"

李明遠早就料到會有這個問題,"副統領同志,正因為資源有限,我們才更需要有戰略眼光。能源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沒有充足的能源供應,我們的工業化將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