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把北極熊衛星搞掉
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 一隻山竹榴蓮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明遠神秘一笑:"當然可行。別忘了,這兩國的衛星都是匆忙設計的,為了搶在對方前面,他們忽略了許多安全機制。特別是姿態控制系統,幾乎沒有任何抗干擾措施。"
他調出了一個複雜的程式介面:"這是我專門設計的'太空陷阱'程式。它會針對性地干擾衛星的姿態控制訊號,導致推進系統誤觸發,讓衛星逐漸失去平衡,最終脫離預定軌道。"
指揮中心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李明遠的大膽計劃震撼了。
"這不會被發現是我們乾的嗎?"張部長終於問出了大家都擔心的問題。
李明遠搖搖頭:"不會。我設計的干擾訊號會偽裝成太陽輻射異常引起的電磁干擾。即使他們有懷疑,也拿不出任何確鑿證據。更妙的是,兩國衛星同時失效,他們首先會互相猜疑。"
他環顧四周,看到團隊成員臉上仍有猶豫:"想想看,如果現在讓他們的衛星墜毀,全球太空競賽將陷入停滯,而我們將獲得更多時間完善自己的技術。等他們重新發射新衛星時,我們已經領先他們十年了。"
張部長沉思片刻,最終點頭:"有道理。但這個決定太重大了,需要向上級報告。"
"已經獲得批准了。"李明遠淡定地說,從口袋裡掏出一份加密檔案,"這是最高層的授權,授權我在必要時採取一切手段確保龍國太空優勢。"
張部長接過檔案,仔細檢視後,表情變得嚴肅而堅定:"那就執行吧。"
李明遠轉向操作檯:"準備執行'太空陷阱'程式,目標:北極熊國'曙光號'和星條國'哨兵一號'。"
團隊迅速行動起來,各就各位。雖然心中仍有疑慮,但沒人敢違抗這個來自最高層的命令。
"程式載入完畢,"王剛報告,"等待啟動指令。"
李明遠深吸一口氣,手指懸在啟動按鈕上方:"這一刻,我們將改寫太空競賽的歷史。"他輕輕按下按鈕,"程式啟動。"
大螢幕上,複雜的程式碼開始流動,一系列加密訊號透過'東方一號'衛星發出,精準鎖定了兩顆敵方衛星。
"訊號已發射,開始定向干擾。"王剛確認道。
李明遠緊盯著監測螢幕,等待著干擾訊號的效果。不到三分鐘,第一個異常訊號出現了。
"北極熊國'曙光號'開始出現姿態偏移!"監控員興奮地報告,"偏角0.3度,持續增加中!"
"星條國'哨兵一號'也有反應了!推進系統出現異常啟用,軌道開始波動!"
李明遠嘴角勾起一抹滿意的微笑:"完美。現在增加干擾強度,但記住,要循序漸進,讓它看起來像是系統自然失效。"
接下來的半小時裡,兩顆衛星的狀況持續惡化。'曙光號'的太陽能電池板開始脫離最佳角度,導致供電不足;'哨兵一號'的姿態控制系統完全混亂,衛星開始不規則旋轉。
"兩國控制中心已經發現異常,正在嘗試上傳修正指令。"訊號監測員報告。
李明遠冷靜地下令:"干擾他們的上行通訊,不要讓任何修正指令到達衛星。"
隨著干擾的持續,兩顆衛星的情況越來越糟。失去有效姿態控制的衛星無法維持正常軌道,開始緩慢但不可逆地下降。
"軌道下降開始了!"資料分析員欣喜地報告,"兩顆衛星都在失去高度,每分鐘約10米!"
指揮中心內爆發出一陣低聲歡呼,但李明遠立刻示意大家安靜:"保持專業,各位。我們在執行一項國家戰略任務,不是在看體育比賽。"
他走向資料螢幕,仔細分析著兩顆衛星的狀態:"現在減小干擾強度,讓自然物理規律接管。它們已經失去了足夠的高度和穩定性,墜落只是時間問題了。"
"撤出的時機呢?"王剛問道。
李明遠思索片刻:"再堅持30分鐘,確保它們無法恢復,然後完全撤出,不留任何痕跡。"
30分鐘後,兩顆衛星的命運已經註定。沒有任何地面控制措施能夠挽救它們,軌道持續下降,墜落不可避免。
"干擾任務完成,"李明遠最終宣佈,"關閉'太空陷阱'系統,轉為被動監控模式。從現在開始,我們只觀察不干涉,讓事態自然發展。"
他轉向張部長,眼中閃爍著勝利的光芒:"任務完成。全球太空競賽的格局將徹底改變,而我們,將成為最大的贏家。"
張部長點點頭,臉上既有敬佩也有一絲敬畏:"李總工,你的手段真是...出人意料。"
李明遠淡然一笑:"在太空這個新戰場上,傳統規則不再適用。誰掌握了技術優勢,誰就掌握了未來。"
他望向大螢幕,那裡顯示著兩顆正在墜落的敵方衛星軌跡,心中湧起一種奇特的成就感。在這個世界,他不僅要讓龍國崛起,還要改變整個世界的遊戲規則。
"接下來做什麼?"王剛問道。
李明遠微微一笑:"等待風暴來臨。當兩國發現自己的衛星同時墜毀,會引發怎樣的混亂和猜疑?我們只需要安靜地觀察,然後適時推波助瀾。"
指揮中心內,所有人都陷入沉思。他們剛剛參與了一場無聲的太空戰爭,一場沒有硝煙、沒有爆炸,卻徹底改變了全球戰略格局的戰爭。
北極熊國控制中心內,氣氛已經從緊張變成了絕望。
"軌道繼續下降,姿態控制系統完全失效。"一位工程師報告,聲音顫抖。
科羅廖夫的臉色鐵青:"上傳緊急修正指令!嘗試重啟姿態控制系統!"
"已經嘗試三次,衛星沒有任何響應。"通訊工程師回答,"姿態控制噴氣系統可能已經損壞。"
科羅廖夫咬緊牙關:"溫度讀數?"
"無法獲取準確資料,但根據最後幾組遙測資訊,衛星外殼溫度曾一度升高到140攝氏度,遠超設計極限。"
科羅廖夫猛地拍桌:"該死!是熱控系統失效了!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