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之上趙煦臉上所有表情瞬間退去。

他平靜地看著殿下的蔡京。

“蔡太師。”

“你如此篤定遼使可以挽留,莫非……”

趙煦微微前傾身體,一字一頓地問道。

“是私下裡,給了他什麼承諾?”

“轟!”

蔡京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

一股不祥預感,讓他渾身冰冷。

蔡京張了張嘴,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也就在此時,不等他做出任何反應,殿外,再次傳來一聲比之前更加急促的通報!

“報——”

“遼國南院大王喬峰,緊急求見!”

“言其在汴京城內遇襲,身上一件重要信物被搶,請求陛下為他做主!”

話音未落,滿朝文武的注視下,那個本該在城外“辭行”的喬峰,此刻卻大步流星地衝進了大殿。

他身上的衣衫帶著明顯的撕扯痕跡,髮髻也有些散亂,那張國字臉上,寫滿了被冒犯的滔天怒火。

蔡京看見喬峰的那一刻,渾身的血液彷彿都凝固了。

怎麼回事?

他怎麼這副摸樣!

喬峰根本沒看蔡京,他徑直走到殿中,對著龍椅上的趙煦重重一抱拳,聲如洪鐘。

“陛下!”

“貴國就是如此待客的嗎?!”

他憤怒地吼道:“喬某昨日深夜離開太師府,竟在汴京街頭遭遇一夥神秘黑衣人的伏擊!”

“我隨身攜帶的一件極其重要的東西還有其他財務,被悉數搶走!”

“若非喬某還有幾分粗淺武藝,拼死逃脫,恐怕今日,已經無法站在這裡面見陛下了!”

“此事若是傳回我大遼,天下人將如何看待你大宋的京城?!”

離開太師府……

東西被搶了……

難道是那封信?

被誰搶了?

蔡京只覺得天旋地轉,他驚恐地看向喬峰,又不受控制地飛快瞥了一眼龍椅上神情冰冷的趙煦。

一個可怕的念頭,在他腦海中瘋狂滋生。

完了。

這是一個局!

蔡京幾乎窒息。

就在滿朝官員被這驚天變故搞得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安撫這位暴怒的遼使之時。

一個悠哉的聲音,緩緩響起。

“喬大王,稍安勿躁。”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直沉默的葉歸塵,緩步從武將佇列中走出。

他的臉上,帶著一抹玩味。

在他的手中,赫然拿著一封封口完好,但邊角帶著些許汙泥的信件。

他對著喬馬一拱手,朗聲說道:“你丟失的信件,本將軍恰好幫你尋回了。”

說完,葉歸塵看也不看已經面無人色的蔡京,轉身面向龍椅,高高舉起了手中的信。

“陛下!”

“昨夜臣奉陛下之命,帶人巡查城防,恰好在城南的巷子裡,撞見一夥形跡可疑的黑衣人。”

“臣將他們拿下後,從他們身上,搜出了這封信。”

“臣本以為是普通訊件,可開啟一看,卻發現此事幹系重大,牽扯到我大宋的國運安危,不敢有絲毫隱瞞,特來向陛下稟報!”

說罷。

葉歸塵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展開了那封信紙。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種清晰、洪亮,又充滿了無盡嘲諷的聲音,開始高聲誦讀。

“……我朝官家年輕氣盛,易為奸佞矇蔽,今為武夫葉歸塵所惑,輕啟戰端,實非社稷之福……”

“……戰事一起,生靈塗炭,遼為兄,宋為弟,豈能坐視西夏小丑,離間兄弟之邦……”

“……若貴國能堅議和之志,老夫必在朝中斡旋,為兩國和平創造萬全之機。至於舊日疆界……些許爭議之地,亦非不可再議……”

葉歸塵每念一句,蔡京的臉色就慘白一分。

大殿之上,滿朝文武的表情,從最初的震驚,到難以置信,再到恍然大悟,最後,齊齊化為對蔡京的鄙夷、憤怒與唾棄!

而一旁的喬峰,則“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了聽聞信件內容後的震驚與後怕,他指著蔡京,嘴唇哆嗦,一副“你竟然利用我”的痛心疾首模樣。

這一下,他“無辜受害者”的立場,被徹底坐實。

“噗——”

蔡京如遭雷擊,再也撐不住,又是一口心血狂噴而出,整個人癱軟在地,面如死灰。

他看著手持罪證,如同地獄判官一般的葉歸塵。

又看了看那邊“後怕不已”的喬峰。

最後,他抬起頭,看到了龍椅上,那雙冰冷到沒有一絲感情的眼睛。

他終於明白了。

這是一個局。

一個環環相扣、天衣無縫、專門為他準備的絕殺之局!

“你……你們……”

他伸出顫抖的手,指著葉歸塵和趙煦,一口氣沒上來,眼前一黑,徹底崩潰。

“好!好一個大宋的棟樑之臣!”

趙煦猛地從龍椅上站起,抓起御案上的那封罪證,走下臺階,狠狠地將信甩在了蔡京的臉上!

“來人!”

“將此通敵叛國的老賊,給朕拿下!”

“抄沒其全部家產,所有黨羽,一併打入天牢,嚴加審問!朕要誅他九族!”

御前侍衛如狼似虎地撲了上來,就要將癱軟如爛泥的蔡京拖走。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

一個尖細,的聲音,從御座一側,幽幽響了起來。

“陛下,請三思。”

整個大殿的喧囂,戛然而止。

眾人驚愕地望去。

只見一直沉默不語的秉筆太監劉誠,手持拂塵,緩緩走了出來。

他的臉上,帶著溫和的微笑。

隨後輕輕一抬手,攔在了那幾名如狼似虎的御前侍衛面前。

劉公公躬身行禮,不急不緩地說道:“蔡太師雖有過錯,但其黨羽遍佈朝野,牽一髮而動全身。”

“若此刻大肆抓捕,恐引起朝局動盪,人心惶惶,於國不利。”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徐徐圖之。”

他的話音剛落,殿內便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

許多官員紛紛點頭,覺得劉公公說得有道理。

畢竟,蔡京在朝中經營多年,根深蒂固,確實不是說動就能動的。

蔡京聽到劉公公的話,眼中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

他掙扎著想要說些什麼,但因為受傷太重,只能發出一陣微弱的呻吟。

龍椅上的趙煦皺起了眉頭,似乎在考慮劉公公的建議。

就在這時,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

“劉公公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