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公孫勝將宋公明安頓妥當後,便依照師父的指示,緊鑼密鼓地忙活起來。

他首要之事,便是設法讓宋公明在三界局中所選擇的 12 個人坐化。只見他來到界壇,將那 12 幅畫像(除去公孫勝自己的,因三界中人可免坐化)逐一擺開,而後手持拂塵,口中默默唸動咒語,那咒語大意是:天師有命,靈魂穿越,七月十五,月圓之夜,速至蓼兒窪相聚。

一時間,只見十幅畫像依次緩緩漂浮而起,隨後又從邊角處開始漸漸融化,畫像中的人物輪廓逐漸顯現,且越來越清晰。然而,唯獨花榮和吳用的畫像,竟毫無動靜,絲毫沒有變化。

公孫勝見狀,心中明白,此事還得再找公明哥哥幫忙。於是,他便匆匆來到公明的住處。

宋公明這幾日可憋悶壞了,說實在的,這道觀裡的神仙日子,他還真消受不來。身為一個陰界鬼胎,既不能吃,又不能喝,還不能隨意走動玩耍,怎能不叫他憋屈萬分?

瞧見公孫勝來了,宋公明就像見到了活救星,趕忙迎上前問道:“兄弟啊,我啥時候能回去啊?”

公孫勝微微一笑,說道:“怠慢哥哥了,這便讓你回去,不過是有個任務。還請哥哥務必按照我說的去做,否則定會留下終身遺憾。”

原來,吳用和花榮此刻還是陽間之人,公孫勝身處陰間,自然無法將他們坐化,唯有宋公明想辦法將他們招來才行。宋公明一聽,面露難色,兄弟二人活得好好的,自己為何要把他們招到陰間來呢?

公孫勝趕忙解釋道:“哥哥有所不知,你這一走,你當真以為他們還能苟活於世?如今奸臣當道,倘若他們不能隨你轉世,恐怕日後也難逃奸臣賊子之手。你只需託夢給他們,後面的事兒就由我來辦。” 公孫勝心裡清楚,倘若這二人不來,既定的三界局便無法施行,這意味著 13 個人都無法轉世,這也是天命不可違的道理。

再說說吳用和花榮。吳用做了武勝軍承宣使,自到任之後,心中常常怏怏不樂,日日夜夜思念著宋公明,兄弟情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一日,吳用夢見宋江前來託夢,告知自己已被朝廷毒死。吳用猛地驚醒,淚如雨下,一夜未眠,坐以待旦。得了此夢後,更是寢食難安。次日,便收拾行囊,獨自一人徑直前往楚州。

到了蓼兒窪,吳用瞧見宋江和李逵的墳冢,已然化作兩堆黃土。他悲從中來,又大哭了一場。抬頭之際,恍惚間竟看到公孫勝站在一旁,於是便邁步上前,伸手去扶他的肩膀。

可這一扶,感覺卻不對勁兒。吳用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哭得失了神,淚眼模糊,哪有什麼公孫勝,眼前不過是一棵歪脖樹罷了。吳用長嘆一聲:“哎,這便是我的歸宿啊。” 說罷,便解下袍帶,就要上吊。

恰在此時,花榮趕來了。吳用說道:“哎呀,花榮兄弟來得正好,我正想著哥哥的恩情,準備上吊去陪他呢,你便給我收屍吧。” 花榮道:“小弟也尋思著宋兄長仁義無雙,實在難以割捨,思念之情,刻骨銘心。” 索性二人一起去陪伴哥哥。吳用又問:“那你的妻兒可咋辦?” 花榮嘆道:“唉,顧不了那麼多了,他們衣食無憂,我出來的時候已有交代,本就沒打算再回去。”

於是,英雄心死,身亦消亡,吳用和花榮雙雙懸於那歪脖樹上。公孫勝此時現身,口中默默唸動咒語,收走了二人的靈魂。

片刻之後,公孫勝再次回到二仙山,將吳用和花榮自願到陰間陪伴哥哥的感人一幕,說與宋公明聽。宋江聽罷,微微動了動嘴角,輕聲說道:“好兄弟啊,你我之間的情義,真是難以言表啊!”

“後天便是七月十五月圓之夜,師傅將施展法術開啟天門,送你們去往該去的地方,哥哥還有什麼未了之事嗎?” 公孫勝問道。

“要說心願,便是那些死去的兄弟,還有逍遙法外的奸臣。哥哥近日常常夢到梁山死去的兄弟,他們成了孤魂野鬼,天天在梁山泊哭泣,可我卻無能為力。” 宋江一臉沉痛地說道。

“那我陪你去趟京城吧,你可託夢給皇帝,讓他知曉真相,好好超度一下兄弟們的亡靈。” 公孫勝提議道。

話音剛落,二人已然來到京城。午夜的京城,一片寧靜,皇宮裡唯有巡邏哨兵不斷走動的聲響。

二人徑直來到皇帝寢宮,只見美人依舊沉睡,面帶微笑。一旁的皇帝伏在榻上,顯得疲憊不堪,發出微弱的鼾聲。

宋江見了,便要下拜,卻被公孫勝一把拉住,說道:“哥哥不必如此,你和他已不在同一個世界,拜與不拜並無差別,你只需託夢於他,傾訴我梁山的冤屈,讓他為我們洗清冤屈便好。”

皇帝突然驚醒,驚出一身冷汗,夢中的景象仍歷歷在目,彷彿親眼所見。正驚詫間,忽見書桌上公孫勝留下的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奸臣當道,英雄蒙冤,混不當國,社稷不保。”

這十六個字,字字如刀,直戳人心,只嚇得皇帝雙手顫抖,一夜無眠。

第二日,皇帝便招來太尉等人,過問此事,隨後又在梁山修建 “靖忠之廟”,以慰藉那些逝去的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