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涼州書院
剛穿越,就在敵國公主床上 一枚老滷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趙軒直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他,眼神裡沒有半分動容,反而充滿了譏諷。
“一人抵命,全家無辜?”趙軒雙眼微眯,冷哼一聲。
“陸家主,你未免太天真了。”
“以為這是在菜市場,可以跟本王隨便討價還價嗎?”
他聲音一沉,冷冽如冰:“你陸家盤踞青州,魚肉百姓,逼良為娼,放印子錢,哪一樁哪一件,不是罄竹難書?”
“黑風口派人截殺本王,更是你陸氏一族的共同決議。”
“現在想讓本王放過他們?你陸家,也配?”
陸青源的哭嚎聲戛然而止,他猛地抬頭,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驚恐。
他沒想到,趙軒竟是要趕盡殺絕!
“不……王爺,你不能……”
“來人!”趙軒懶得再聽他廢話,直接擺了擺手,“拖下去,好生看管。”
“明日午時,於涼州菜市口,凌遲處死,以儆效尤。”
“不!!”陸青源發出一聲淒厲到變了調的慘叫,他拼命掙扎,卻被兩名如狼似虎的親衛死死按住,嘴裡塞上破布,像拖死狗一樣拖了出去。
那雙圓睜的眼睛裡,滿是恐懼和無盡的悔恨。
前廳裡,再次恢復了安靜。
趙軒的目光,終於落在了最後一個人的身上。
魏嫣然!
她從始至終都跪在那裡,一動不動。
只是那雙眼睛,像淬了毒的冰稜,死死地釘在趙軒身上,那股刻骨的恨意,幾乎要化為實質。
趙軒走到她面前,蹲下身,與她平視。
“還想殺我報仇嗎?”他問。
“想!”魏嫣然的聲音沙啞,卻異常堅定。
“你這奸賊,害死我兄長,讓我魏家家破人亡。”
“此仇不共戴天,我就是化作厲鬼,也絕不會放過你!”
“你兄長?”趙軒像是聽到了什麼笑話,“魏坤身為北城門守備校尉,卻翫忽職守,意圖謀害本王,死有餘辜。”
“本王在城門之外,不過是被逼反擊。”
“怎麼到了你嘴裡,倒成了本王的錯了?”
“強詞奪理!”魏嫣然冷笑,“若不是你咄咄逼人,我兄長豈會落得如此下場?”
“你這劊子手,屠夫!”
趙軒搖了搖頭,似乎有些意興闌珊。他站起身,負手而立,換了個話題。
“本王確實殺了很多人……但本王剛剛在北境,親手斬殺了數萬大蒙鐵騎,搗毀了他們的王庭。”
“因為本王,大盛北境成千上萬的百姓,可以免遭屠戮,他們的妻女,不用淪為異族的玩物。”
“而你,魏嫣然,你的眼裡,難道就只有你一家的恩仇,看不到這天下萬民嗎?”
他本以為這番話,多少能動搖對方分毫。
誰知,魏嫣然聽完,臉上的譏諷之色更濃了。
竟面露鄙夷地看著趙軒。
“說得冠冕堂皇。趙軒,你少拿這些大道理來噁心我!”
“你殺人,不過是為了你自己的權勢!你救人,也只是為了收買人心!”
“你這種人,比那些明刀明槍的惡匪,更加虛偽,更加令人作嘔!”
趙軒靜靜地聽著,臉上的表情慢慢斂去。
沉默片刻,最後,無奈長嘆。
“也罷。”
他知道,自己和這個女人,永遠也說不到一塊兒去。
她的世界,已經隨著魏家的覆滅,一同崩塌了。
剩下的,只有仇恨這根柱子,支撐著她活下去。
趙軒轉身,對孟虎道:“讓人取一條白綾來。”
魏嫣然的身體微微一震,但眼神中的恨意,卻絲毫未減。
孟虎很快取來一條三尺白綾。
趙軒接過,親自遞到魏嫣然面前。
“本王賜你一死,給你個體面。”
“念在你身為女子,千里復仇,不懼生死的份上,本王會派人收斂你的屍身,送回京城,與你的家人合葬。”
他看著魏嫣然那雙依舊燃燒著仇恨火焰的眼睛,緩緩說道:
“不管你今後是變成厲鬼,還是投胎轉世,想找本王報仇,隨時恭候。”
“本王,就在這涼州等著你。”
“因為,我趙軒做事,俯仰無愧於天地,從不懼任何人報復!”
“況且,就算我有愧,但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想殺我,儘管放馬過來便是!”
魏嫣然睜大雙眼,嬌軀巨震,雙眸中閃過一抹茫然神色。
難道,這趙軒之前說的都是真的?
……
翌日上午,涼州書院。
這裡本是前朝一位大儒講學的舊址,如今被趙軒徵用,修葺一新,成了涼州官吏進修和培養人才的核心所在。
今日,書院內最大的禮堂早已是人滿為患,水洩不通。
上首的位置,軍師諸葛明輕搖羽扇,雙目微闔,似在養神,但微微翹起的嘴角卻暴露了他內心的期待。
宋濂、李崇、王珪等一眾昨日在場的文官幹吏,個個正襟危坐,神情肅穆,手中早已備好了紙筆。
在他們身後,是黑壓壓的人群,有聞訊趕來的本地士子,也有軍器監、工坊裡被特許前來聽講的頂尖匠人。
這些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臉上寫滿了好奇與激動。
都在猜測那位神威赫赫的王爺,將要宣講何等驚世駭俗的“皇家秘術”。
更令人稱奇的是,在人群的另一側,孟虎、傅青山、李乘風、謝峰等一眾軍中悍將,竟也甲冑在身,抱著胳膊,像一尊尊鐵塔般杵在那裡,擺明了是來湊熱鬧的。
而在最前排的特設席位上,慕容煙與明月公主並肩而坐,兩雙美目中,同樣閃爍著濃濃的好奇。
“你說,他到底要講什麼?”慕容煙忍不住低聲問明月。
明月搖了搖頭,目光復雜地望著空無一人的講臺:“不知道,但殿下他總能做出些出人意料的事。”
辰時正,趙軒在一眾親衛的簇擁下,準時步入禮堂。
他今日未穿王袍,只著一身簡單的黑色勁裝,顯得幹練而精神。
隨著他的出現,原本嘈雜的禮堂瞬間鴉雀無聲,上千道目光齊刷刷地匯聚在他身上,充滿了敬畏與狂熱。
趙軒走到講臺中央,沒有半句廢話,開門見山:“今日請諸位來,不談經義,不論文采,只講一門學問——格物。”
他打了個響指,身後立刻有兩名親衛抬上來一個巨大的孔明燈。
“諸位請看,此物為何能飛上天?”
眾人面面相覷,這不是什麼稀罕物,逢年過節,尋常百姓都會放上幾個為全家許願。
一位本地的老秀才站起身,躬身答道:“回王爺,此乃燈內之火,得陽氣而升,故能上浮於天。”
這番解釋引來一片附和之聲,陽升陰降,本就是世人皆知的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