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江湖也要柴米油鹽
成為宋青書,選擇當掌門 沒放鹽呀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二日,陽光晴朗,空氣清新。
宋青書早早的醒來,不是不想睡懶覺,只不過原主一直是這種作息,搞得現在時辰一到,宋青書想睡都睡不著。
“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雖然是和宋遠橋一起住,但這獨門獨戶的院子也比自己那套按揭的小房間強呀。”
既然睡不著,宋青書乾脆起來練功,要想成為絕世高手,不光要有很好的悟性與天賦,還得靠絕世功法和勤苦的練習。
宋青書知道自己這具身體的悟性和天賦都不錯,現在沒有絕頂的功法,那就要靠不懈的努力。
只不過沒有練多長時間,宋青書就堅持不住了……
“誰能想到練功這麼難呀!內功心法要會背,武功招式得學會,以後還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想想就難受!”
“都說穿越人士如何如何神功大成天下無敵,就沒人提一提練武多麼遭罪的麼?話說別人都是一路系統輔助,我這系統還在看孩子嗎?就不能回來看看我!狗系統,你還活著嗎?說句話呀!”
可惜無論宋青書如何抱怨,腦海中的依舊沒有傳來系統的提示音。
看來狗系統是真的指望不上了,咬咬牙,提起寶劍繼續練吧。
不練能行嗎?不行唄,因為自己不努力,自有掛逼替你努力。
正要出門的宋遠橋看到兒子練功,滿意的點點頭,沒有打攪他,只是默默記住宋青書一些不標準的動作,準備過一會再指點。
將全部武功練了個遍的宋青書終於能停下來休息。
不過宋青書在練武的過程中發現一點,就是自己對於武功的理解與參悟的很快,明明自己是一個現代人穿越過來的,完全沒有一點武學基礎。
可那些武學心法,招式應用自己很容易就能夠理解。
並且在背心法秘籍的時候,能夠輕輕鬆鬆的背誦下來,不能說過目不忘吧,簡直就是一看就能記住。
“這大概就是融合了兩個人的靈魂,提升了精神力所帶來的好處吧。狗系統,你看見了嗎?就算沒有你,我照樣能開掛!可惜了,這要是在穿越前有這個記憶力,考研那得多輕鬆呀!(t▽t)”
宋青書鬱悶的用劍戳著地上的雜草……
三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今天宋青書就要陪著父親宋遠橋前往峨眉派,為六叔殷梨亭上門求親。
而俞蓮舟已經早就啟程去金鞭紀家,因為那裡離著比較遠,所以俞蓮舟比宋遠橋他們要早走兩天。
下山的路上,宋遠橋還不忘叮囑宋青書。
“青書,記住為父和你所說的話了麼……”
“記住了,記住了,下了山後一切都聽父親的,做什麼事前要和您說一聲。您都說了三天了,我耳朵都出繭子了。”
宋青書無奈的嘆了口氣,自己這個父親哪裡都好,就是有些囉嗦。
這三天來,宋遠橋無時無刻都在囑咐宋青書,江湖險惡,下山之後不要離開他的視線,有什麼事情都要先和他商量。
‘拜託,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加上穿越之前的年齡,怎麼也有三十多歲了。雖然之前那二十多年沒有接觸過武俠世界,但為人處世方面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好不好。’
宋青書在心裡如此想著,這一趟峨眉之行,自己一定要表現的非常好,讓宋遠橋對自己放心,為了之後能夠獨自行走江湖打好基礎。
只有能獨自下山出門,才能實現宋青書在心中制定的計劃,去尋找《九陽真經》。
“為父也是看你第一次下山,不放心你麼。一路上你要多看多想,切莫衝動行事。”
看出兒子被自己嘮叨煩了,宋遠橋也只是搖搖頭,雛鷹終有一天要獨自飛行,自己也無法照顧宋青書永遠。
爺倆就這樣來到山腳下,山下的弟子已經準備好裝著禮物的馬車,供宋遠橋父子二人乘坐,同時僱好了一名趕車的車伕。
馬車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終於在天黑之前來到一處小鎮。
來到一處客棧,宋遠橋指著客棧外面一處隱蔽的位置對宋青書道。
“青書你看到那個石頭上的記號了嗎?”
順著宋遠橋手指的方向,宋青書看到一塊不起眼的石頭上刻著劍型的印記。
“有一個很抽象的劍,什麼意思?是這個店裡允許互砍嗎?”
宋青書一臉納悶,不知道父親這是什麼意思。
“當然不是互砍的意思啦,那是咱們武當派的標誌!表示這是咱們武當派的店,晚一點我再教你這方面的知識,你現在先知道這個是咱們武當的產業就行了。”
宋遠橋一頭黑線的給宋青書解釋。
“哦哦哦,原來是這樣呀,咱們武當派還有產業呢。”
宋青書這才明白過來。
走進客棧,掌櫃的就主動熱情的迎接宋遠橋。這讓宋青書更加醒目的瞭解,客棧絕對是武當派的產業。
這不就是下級員工碰到上級領導時的樣子麼!
住進準備好的上房,宋遠橋將宋青書叫到跟前,準備和兒子講講這裡面的知識。
“以後你行走江湖,看到了一把小劍的標誌,那就是咱們武當山自家的買賣。每個門派都有各自的類似產業,你要認清楚。”
說著,宋遠橋就為宋青書畫起其他門派在外的標誌,讓他記住。
“原來如此,我還是頭一次知道,咱們武當派在外面還有生意呢。”
宋青書點點頭,用心記下了各個門派代表的標誌。
“那肯定得有呀,不然你以為武當山上那麼多人靠什麼生存?”
“不光如此,這種客棧之類的買賣只是用來蒐集情報,掌握江湖上的事,不是真正賺錢的,每個門派都是如此。”
“而賺錢的主要來源還是靠著收取佃租,還有外派弟子給有錢的大戶們護院,鏢局走鏢的時候也租借有能力的弟子。”
宋遠橋將門派之內的運作講與宋青書,目的也是提前培養他,為了將來接替自己做掌門做好準備。
畢竟宋青書在三代弟子之中表現是最好的,未來掌門人之位早晚要落在他的身上,早一些瞭解這方面的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
“我說咱們武當這麼多的人靠什麼生活呢,原來還有這麼多事呀!”
宋青書也算是長了見識,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江湖。江湖還真不是打打殺殺,也不全是人情世故,還有柴米油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