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林作響,鴉鵲南飛。

藺府(丞相府)

晨曦破曉,丞相夫人便早早的起了,她今日總感不安。

伺候好丞相,也就是藺振,穿上朝服後,夫人便憂心忡忡地對他說:“丞相,今日就不去上朝了吧,告個病假。我這心裡總是慌慌的,好似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

丞相藺振聞言,拍了拍自己夫人的柔荑,伸手環抱她的肩膀,“夫人不必擔憂,我定會小心謹慎應付的”。

夫妻二人都知道所謂何故。

無非就是宦海浮沉,爭權奪利。

而自古以來,藺氏一脈都是忠君愛國之臣,與此同時,他們也一直保持中立,作為中立派,遭受到不少的事情,危險與安全往往相伴隨行。

藺氏本家一直遵守古訓,以人為本,以民為重。正直的可怕。

因此藺氏家族也成為許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丞相夫人依偎在丞相懷中說道:“你定要小心,平安回來。芙蓉和荊團還等著你帶他們出去玩兒。”

丞相親了下自己夫人的青絲,點了點頭,說好。

府中小吏早已備好馬車,停在相府門口。

朝堂上,文武百官對立而站。

官場波瀾詭譎,形勢瞬息萬變。一不小心就會遭人算計,被君王猜忌,從而引來殺身之禍。

大內總管楊鶴尖細刺耳的鴨子音勿的響起,“上朝……”

只見鳳鸞國國君一席黃色袍澤緩緩從側殿移至朝堂之上,坐在全天下人都羨慕的位置上。

“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

“各位愛卿,可有事否?”

“回陛下,臣有事啟奏。”宦官姚澤嘶啞老態的聲音響起,只覺得讓人不適。

“哦,姚愛卿,你有何事要啟奏啊?”皇帝挑眉,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眼神裡卻閃過一抹異樣的光芒。

“臣要彈劾丞相,丞相府擁兵自重,私賣您賞賜的聖物,用以培養死士,此外,相府嫡子與他國私通書信往來甚密,恐有投敵之機。”說罷,姚澤從官服裡掏出幾封書信,舉過頭頂,“陛下,正是這些”。

皇帝看了眼,說,“呈上來吧”。大太監疾步接過書信呈給了皇帝。

皇帝接過,撕開信封,抽出信件,一目十行。

突然,他拿著信猛地拍在桌案上,怒聲對丞相說道,“丞相,你給我一個解釋。看看這上面寫的都是什麼!”

“楊鶴,你拿給丞相看看。”

丞相藺振心一顫,顫顫巍巍接過,快速掃視完,暗道不好,恐是小人作祟。

“皇上,臣冤枉啊,此非小兒的筆跡。臣藺氏一族兢兢業業,保家衛國,抵禦外敵。現如今小兒正在邊關抵禦外辱,奮勇殺敵,陛下您要明察秋毫啊,不要寒了將士們的心啊!”

“陛下,勿中了奸詐小人的計啊。”丞相辯解著。

“陛下,臣有話要說。”姚澤插話道。

“姚愛卿有何見解?”皇帝銳利的目光掃向宦官姚澤。

姚澤側身對著丞相,鄙夷不屑,“藺丞相,你一直說你們是冤枉的,你可知,你藺家公子臨陣脫逃,向外夷投降,邊城淪喪,血流成河,僥倖逃脫計程車兵回都城報信,要不然,我們這些人都不知道又一座城池淪陷了。你還不知道嗎,你藺氏的公子,叛變了!”

“你還在這裡上演毫不知情的把戲,夠了吧。”

“丞相,你可認罪?”皇帝望著藺振說道,“你若認罪,就只罰你一人,饒過你藺氏一族,若不認,朕便移交大理寺審查,若是查出來了什麼東西,朕可就要牽連九族。你可想清楚了。”

“臣……不認。臣相信犬子不會做這種危害家國社稷的事的,陛下啊,臣藺氏一族的忠心日月可鑑,你還不相信嗎?啊。”

“陛下,您為何不給丞相一個尋求真相大白的機會,讓丞相證明自己。”尚書顧德州忍不住出來替丞相爭取一下機會,好逃過殺身之禍。

可帝王會給他們機會嗎?不,不會。

明眼人都知道,也能看出,這是皇上要殺雞儆猴。可是損失一個國家棟梁,來鞏固皇權,真的值嗎。沒有人會關注,也沒有人想去趟這趟渾水。除了尚書,其他人都在裝聾作啞。

“證據確鑿,何須辯解!顧愛卿不必再多言。”皇帝無情的說道。

藺振跪在地上,不可置信地望著皇帝,帝王的信任,最經不起猜忌。

竭力辯解卻無人相信,藺振無比受傷,仰天大笑,“哈哈哈……看來終究是我擋了諸位的道了。迫不及待的拉我下位。”

藺振老淚縱橫,萬念俱灰,終是不想牽連九族,“臣認……”。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既然愛卿你認了罪,我定不會再追究藺氏其他人的罪了,你可放心了。”

“來人,把丞相押入大牢,秋後問斬。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四個個侍衛從殿外極速走到殿內,扣著丞相的手臂拖了出去。

藺振面如死色,自古君王無情,如今這般承諾,也不過是虛妄而已。

自己夫人果然預料到了,呵,我也早該想到,君王無情,現在只盼族人能活下去,不求榮華富貴,自己甘願赴死。只是徒徒揹負罵名,罷了罷了。

希望這不是我的奢望啊!

夫人啊,我對不起你,與你失言了。願來生再會,我再娶你為妻。藺振在心裡默默想念髮妻。

藺振夫婦不同於尋常人,兩人尋求的是一生一世一雙人,彼此情比金堅,是伉儷夫婦。

他最擔心的是夫人會隨他而去。可好死不如賴活著,活著好歹有希望,可以想念,可是,死了,真的就什麼也沒有了。

朝堂上,皇帝面色越發愉快,連語氣中帶著喜氣,“諸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

尚書顧德州出聲,“陛下,微臣以為如此就處罰了藺丞相,有失偏頗,不如移交大理寺審查,再做處罰。如此一來,才不會失了公允。”

“行了,朕知道你想要為丞相開脫,如今這證據就擺在你眼前,你有何感想都一一作廢,此事不必再議了,退朝。”

“退朝……”楊鶴太監總管聲音響起,此次朝會結束了。

“恭送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