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並沒有馬上結束,鮮卑騎兵最先撤離戰場,他們看到鄒丹大旗砍倒便朝東北撤離。無論鄒丹戰死還是被俘,他們都得不到賞賜沒必要在這裡拼命。

鮮卑人撤退鮮于銀壓力大減,略微收攏直接殺穿步兵,鮮于銀看到劉珪安然無恙後第一時間反身殺了回去。

第一片骨牌推倒產生連鎖反應,鄒丹剩餘騎兵脫離戰場朝東南潰逃,在萬勝的呼喊聲中除了個別血氣上頭仍在廝殺外,大多數軍士放棄了抵抗。

此戰除了騎兵逃走外斬殺郡守鄒丹及所部四千人,俘虜三千多。劉珪損失也不小,傷亡近兩千人,中山部曲損失一半多。

為了打這一仗鄒丹抽調光了城池守軍,漁陽郡各城池沒剩多少人留守,這次勝利實質上打垮了公孫瓚在漁陽郡的軍事力量。

劉珪率大軍押解俘虜朝北一路掃蕩過去,漁陽郡城看到城下鄒丹首級和三千殘兵直接投降,其餘縣城紛紛倒戈,不到十天整個漁陽郡就都被劉珪佔領。

漁陽城郡守官廳大堂,劉珪坐在當中仍舊一副穩如泰山的模樣,閻志侍立身後,鮮于銀,鮮于輔,劉琰坐在左手邊,田疇,閻柔,田豫坐在右手邊。

更遠處是一眾漁陽郡大族降官恭順等待發落,勝利使個人心態完全不同,有人投機成功極力掩藏欣喜,有人戰後倒戈自然滿心忐忑。

所有人都表現的很拘謹,鮮于銀一改往日跋扈,微微向前探身目光停留在劉珪腳下,沉默使人焦慮,不管期待如何面對強大的勝利者總是讓人心虛。

劉珪不先開口沒人敢講話,長久低頭總是那麼不自在,仗著膽子偶爾偷眼去瞄,才發現高高在上的強者伸手指向田疇。

田疇心中一跳小聲回應:“都官,當初潞縣所獲所有財帛田畝,是否作為此戰撫卹發放?”

劉珪嗯了一聲。

田疇受到鼓勵,有些話才敢講出來,只是再次開口聲音比剛才更小:“都督,俘虜,嗯,三千餘俘虜。”猶豫了好一會兒鼓足勇氣詢問:“要不,留著?”

劉珪再次嗯了一聲,在場所有人都長出了一口氣,最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緊張侷促的場面緩解不少。

劉珪看不出任何喜怒,示意田疇書面記錄:“各軍損失儘快補充,一應物資從漁陽郡各府庫支取,子泰負責分派。”

田疇抬頭看了眼劉珪,略一猶豫隨即手上毛筆不停快速在紙上記錄。

劉珪站起身來:“此戰諸位出力甚大,陣亡自有撫卹,立功該當受賞。”

閻柔似乎想要勸阻,沒等拱手劉珪抬手製止:“鮮于上谷授狐奴縣田一萬畝民百戶;鮮于典農授平谷縣田一萬畝民百戶。另,縣令以下官員由泉州陽氏、雍奴鮮于氏舉薦擔任。”

“商量著來。”劉珪微笑著囑咐,鮮于銀和鮮于輔受寵若驚,陽氏族長激動起身,發覺失態立刻低頭欠身告罪。

“國讓棄暗投明,陣前竭力死戰,忠心可鑑,授獷平縣五千畝戶五十。”沒等田豫感謝,劉珪笑著擺手:“是偏了點兒,好在具是良田。”

田豫口稱不敢,雙手接過文書仔細看了又看,抬頭看見劉珪滿臉笑意,臉色一紅訕笑著仔細收好文書揣進懷裡。

劉珪抬手虛指連連眾人一齊輕笑,劉珪看向田疇似有話講,廳堂內笑聲戛然而止:“我知子泰勞苦,可鹽鐵這個錢袋子還得交給你。泉州鐵礦找陽氏商量,至於鹽田以少府上方令的名義收回。”

“鐵好說,鹽田有不少在皇莊,都是宮人在管理。”田疇依舊小聲講話。

鐵礦好說,經營權都在士族手裡,鹽田名義上都歸少府屬於皇家,實際上皇莊管理權都被宦官把持。

劉珪朝閻志努努嘴:“你保證平穩運作就行,有事直接找他處理,我這人最怕麻煩。”

田疇立刻明白含意,激動起身鄭重朝劉珪長揖到地,強大的軍閥不在乎流多少血,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皇家宦官都只有一個腦袋。

劉珪目光轉向閻柔:“我知你喜歡馬,虢奚草場就送與你,內有一百餘落烏桓,需善待之。”閻柔激動的不能自已,只是拱手卻說不出話來。

接著又對有功勞的隊將,軍士封賞了大量土地,甚至連鄒丹的傷亡也一併撫卹了,這讓在場的人大為吃驚,思量了一陣都不由都暗豎大指。

等了好一陣沒有動靜,知道大的要來,劉珪面容陰沉似水掃視倒戈官員:“公孫逆賊所舉一律屠族。”

短暫驚愕過後一片哭聲叫喊,很多人都是被迫接受公孫瓚任命,冤枉在所難免,來之前不是沒有心理準備,實在沒有想到會是滅族這個結果。

沒有人求情,連聲哀嘆都沒有,軍閥對這些人的性命沒有興趣,軍閥要的是田地產業,僅靠潞縣殺戮無法滿足劉珪。屠刀上沾滿了血,不在乎再多一點,也不在乎落到哪個人頭上。

面對殺人如麻冷血無情,任何勸阻都顯得軟弱無力,人得了實惠就無法開口,得而復失是小丟了性命才讓人恐懼。

劉珪手拿統計賬目眉開眼笑,探手一招叫劉琰出來。

“我弟親冒矢石斬殺敵酋,功不可不賞。”劉珪很高興,站起身來環視一圈朗聲宣告:“某自私一回,授潞縣兩萬畝民兩百戶。”

“就該如此。”鮮于銀大聲介面,忽然好似發覺了什麼,身子一縮低頭不語。

不料劉琰卻另有想法:“能給我換成金子麼?”

現場一陣寂靜,田疇小聲勸阻:“慎重,黃金吃虧不如田產長久。”

劉珪只是一愣旋即爽朗大笑,今日異常高興:“不能以市價,只依官價去稅折算。”

“兩百五十兩。我不管你做什麼,這樣吧,中山剩餘的產業剛賣完,有一百一十兩,回頭我給寫封書信,你叫人拿信支取。”

眾人一片譁然,劉珪果然變賣了家族產業,怪不得可以豢養鐵甲部曲。

中國自古貴金屬貧乏,不然也不至於用銅錢作為貨幣,就連銅也屬於稀缺金屬,很多時候只能選擇鐵錢作為輔助。

漢代一兩二十四銖,一斤十六兩,兩百五十兩黃金差不多四公斤,說沉也不算,兩層布口袋就牢牢提在手上。

田剛矇矇亮劉琰跑到匈奴人營地送金子,盤六奚盯著兩百多塊指尖大小的碎金嘴角抽動,拿起幾枚掂了掂,想換一堆又捨不得放下。

劉琰很理解盤六奚,看到黃金誰都捨不得,想到就這樣給別人語氣泛酸:“真想自己留下,思來想去還是給你吧。”

盤六奚兩手各有一把黃金,左看右瞧激動的哭了出來,嘴裡不住嘟囔:“我的,都是我的。”

“想的美。”劉琰拿起一封信晃了晃:“拿這信去中山漢昌縣,你和劉靖每人三十兩,其餘不論死活平分。”

劉靖稍微計算心裡有了底,意味深長的看著劉琰“你知道那些牧民分到三兩黃金意味著什麼?”

劉琰搖搖頭表示不知道,自小就不缺錢花,也沒地方花錢去,就算沒失憶也不知道意味著什麼。

“五口之家可以平安渡過一個大災年。”劉靖平靜表情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最好的獵手也就這個價兒,最好的。”盤六奚把最好的三個字說的很重。

“那就好,走吧,回去吧。”劉琰大氣擺手,不愁吃喝用不上金子,劉靖當前面子還是很重要的。

“哦。”盤六奚一邊朝懷裡揣著金子一邊回答,劉靖發覺不對扯過劉琰問道:“回哪裡去?”

“回幷州,你們為我做的夠多了。”

“好,咱們山高什麼別來無恙。“盤六奚剛跳上馬,劉琰就扯住他,盤六奚扮出苦臉:“捨不得吧,我也捨不得你,可我是個容易滿足的人。”

劉琰忽然變得猙獰:“我要知道你貪了,我發誓我這輩子一定弄死你,就算死做鬼也要弄死你。”

盤六奚明顯被嚇到了,臉上的肌肉抽動幾下,清楚聽到喉嚨裡發出幾聲咕嚕,停了好一會兒苦著臉嗯了一聲算是答應了,這回苦臉可不是假裝。

太陽露出一半,紅彤彤半個鴨蛋黃,少了油脂多了白柔,朦朧白柔依靠朝陽,晨霧中迷濛發散,軟糯虛幻扯出一條條熟蛋清。

劉靖牽著馬和劉琰並排走著,想說的話太多,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起頭。

“我是寡婦。”劉琰沒來由冒出一句,說完就後悔,臉色尷尬慌忙打岔:“我都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你說好笑不好笑?”

劉靖看了對方一眼呵呵傻笑,笑的木訥笑的真誠:“喜歡打獵嗎?”

從劉靖口裡得知牧民從會走路開始就學習騎馬,每天除了放牧就是打獵,打獵不是一個人拿著弓箭去抓小動物,那可不夠。通常是全族人一起行動,由經驗最豐富的獵手指揮,大家團結協作獲取食物捱過整個冬季。

草原不比中原,殘酷淘汰賽蒼天作裁判,經驗不夠的家族都會消失。之所以能相互認識,意味著族人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

牧民不會種地不懂做買賣,經過長久的歷練和殘酷鬥爭,倖存下來必定懂得如何配合。成了本能不需要誰下命令,就在血液裡就在心裡,牧民是天生的戰士。

戰鬥無論規模大小本質上和狩獵互通,族人間個體默契配合,到了戰場部落成了最小單元,戰爭就變成了聯盟之間互相協作,道理是一樣的。

“你再也找不到比我們更好的軍隊了,有我在你可以得到更多。”劉靖扳住女人雙肩,現在就等一句話,一句承諾。

“知道。”

盤六奚在遠處招手呼喊,劉靖搖著頭:“我肯定你不知道這些金子能招到多少騎兵,我走之前你可以反悔。”

“不必。”劉琰頭也不回打馬走了。

不論勝利或是失敗訊息傳的都很快,十幾天後,齊周拿著劉和的出兵的手令來到了漁陽,進城也不休息直接召見劉珪。

見面一點沒客氣,開口質問道你究竟要做什麼?為什麼不請示劉和擅自動用府庫,殺人就算了,竟然自行封賞軍將士族。

等齊周發完了火,劉珪淡淡的開口解釋:“事有輕重緩急,補充軍隊就要動用府庫,公孫瓚隨時會來,我封賞部下就是要他們為了土地能出死力,畢竟公孫瓚不認這些封賞。”

“我的部曲損失很大。”

聽到部曲損失大齊周有些動容,劉珪喝了口水繼續:“只是分了些田地財帛,再說我收了不少鹽田,今後少府能夠直接掌控。”

鹽田這事辦的不錯,劉和沒沾血便得了實惠,齊周面色稍微好看了些:“你就這一件事讓我們滿意,雖然殺的多了點。”

剛端起杯子好像想起什麼:“那你分派各處官員算什麼!”

“一些曹椽募官罷了,縣令官職我可一個沒亂授,不給甜頭氏族憑什麼幫我,不是以為真的靠過往恩惠?”

“聽說你連鄒丹的傷亡都一併撫卹了?!”

“疆場搏命逼不得已,平復怨氣總要拿出些誠意,不求臨陣拼命至少別搗亂。”

齊周沉默了一會兒,手指敲著桌面話有所指:“好在你沒有動重要官職,要知道趙別駕對你很不滿。”

“明府支援我就夠了。”

“明府自然支援你。”見劉珪眼光發亮,齊周不想繼續糾纏便岔開話題:“公孫瓚什麼時候會來。”

“他隨時可能在境內動員,也許這個月,也許下個月,最遲秋收之後。”

齊周立刻警覺起來,湊得很近壓低聲音:“守住有把握嗎。”

“只要不是公孫瓚親自來。”劉珪回答的很乾脆。

齊周點點頭,直挺挺的身子稍微緩和,話語間好像在開解自己一般:“他應該不會親自來,他該去打渤海,相比青州小小漁陽還不至於,至少現在不至於。對了烏桓人不是要來了嗎。”

劉珪俯下身去同樣壓低聲音:“我叫蘇僕延先等等,現在他們聚集人太少了。”

齊周端起杯喝了一口顯得漫不經心:“三千騎兵不夠嗎,你還想他來多少。”

“蘇僕延,難樓,加上烏延,踏頓也答應讓護留葉過來,嗯,差不多七千騎兵。”

齊週一口水差點噴出來,瞪大了眼睛盯著劉珪:“你要打廣陽郡!?調這麼多烏桓人邢校尉能同意嗎?”

“邢舉?!”劉珪從鼻子裡哼了一聲:“尸位素餐之輩,除了馬城塞他還剩幾個兵?靠他震懾烏桓人?”

劉珪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齊周也覺得頭大,思來想去還是開口勸道:“他到底還是護烏桓校尉,我怕他去明府那告你越俎代庖,你嫌麻煩不夠怎地。”

“還是那話,明府支援我就夠了。”劉珪給齊周添上水訕笑道:“我現在哪兒敢打廣陽,就想動靜弄大點兒也許公孫瓚就不來了,我是真怕他來。”

齊周先是一愣,隨後笑著指點面前:“出兵前你不怕,怎麼現在卻怕。”

劉珪仰頭嘆氣:“產業大了捨不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