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師長聽了小棗兒的話吹鬍子瞪眼道:“我哪有時間?再說了,我看這麼多人裡就你這丫頭的運氣好些。要不,你下午進山獵幾頭野牛回來?我們好久沒吃過牛肉了。”

小棗兒笑了。“我進山,誰幫我帶孩子?高姐和蘇姐兩個人帶三個孩子不得手忙腳亂。”

王麗娜立即道:“我來帶,我們地裡的活幹完了。下午讓你柳叔跟你們進山,我來幫你帶孩子。”

一桌人聽了王麗娜急切的話都笑了。

小棗兒:“看來,這一年,真是把大家給饞壞了。連王姨都饞肉了。”

段桂華:“怪只怪你把我們的胃口養刁了。你以前在家裡的時候,我們每次上山幹活,中午都有好吃的。

你去了京市後,我們也沒有時間進山。有時,戰士們進山的收穫也不好。”

柳師長一錘定音:“下午,你跟我們一起進山。”

“好吧!”小棗兒不想掃大家的興,只得答應了柳師長。

季崇遠聽了也有點躍躍欲試。

段桂華豈會看不出來,“你下午也跟著柳師長一起進山吧!地裡的活不多了,我們娘五個一下午就能幹就完。”

兩口子今天把四個稍大點的孩子也帶來地裡幹活了。

另一桌上,小劉和小張吃到美味的餃子,兩人熱淚盈眶。

真的是好久沒有吃到這麼美味的食物了。

京市物資緊俏,他們吃部隊食堂每頓伙食差不說,還吃不飽。

今天,身邊坐著的金明排長和王闖同志一直勸兩人不要收著肚子,一定要敞開了吃。

因為,賀副團不會讓大家餓著肚子的。

今天煮了多少餃子,小劉和小張其實比他們還清楚。

這會兩人在大家的勸說下,吃了個九分飽。

高姐和蘇姐跟大家不熟悉,兩人端著碗去樹屋門口吃,順便看著睡在床上的三個寶寶。

小棗兒第一碗給兩人盛了滿滿一大碗。

吃到一半的時候,又出來讓兩人吃完後去鍋裡盛。還說今天準備的份量很多。

小棗兒見她們答應得敷衍。

只得取了一個大陶碗,又裝了一滿碗餃子送給二人。

“你們分著吃。不夠鍋裡還有,我跟你們說過了。在西南 ,我們不缺吃的。

看看我們這片地,這裡種出來的糧食都夠養活我們這些人的。還有這片山上的野菜野果和獵物都是我們的。”

兩人聽了小棗兒的話都笑了,也相信她說的話。

因為,柳師長剛才在屋裡說的話,她們倆也聽到了。

高姐和蘇姐也是含著眼淚吃下這些餃子的。

她們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有吃過餃子了?

想著自己在這裡吃得這麼好,一家老小還在京市吃著粗糧,還不一定能吃不飽。她們心裡也不好受。

小棗兒這邊剛放碗,樹屋裡就傳來三個小糰子們的“哼哼”聲。

她趕緊起身想去喂孩子。

王麗娜一把拉進了小棗兒:“讓他們哭一會,你吃飽了再去。這一耽誤要好久,你就沒時間吃飯了。”

“王姨,我吃飽了。”

“你多大的飯量,姨能不知道?更何況你如今還在哺乳期,在飲食上可不能馬虎。你不吃飽,孩子們哪來的營養?”

小棗兒只得耐心解釋:“王姨,也不知為什麼,自從生了三個小糰子後,我的飯量就減了不少。現在跟你的胃口差不多。”

“不會是京市缺糧,你故意把自己給餓著了吧!難怪你現在比以前瘦了許多。”

小棗兒無奈笑道:“王姨,我真沒騙你。別人不知道怎麼個情況,你和柳叔還能不知道?我能把自己給餓著?”

她最後這句話很小聲說的。

王麗娜用不太相信的眼神看著她。

倒是柳師長道:“這話我信,你這丫頭不是個能餓的主。別人沒糧吃的時候,你都不能沒肉吃。更何況,這餃子還是你的最愛。你說吃飽了,那肯定是真的。”

賀驍這幾個月很少跟小棗兒一起吃飯,倒是真不知道她的飯量減了。

他也用著疑惑的眼神看著小棗兒。

小糰子們見“哼哼”“喔喔”了半天,也不見娘來。

三小隻不約而同的哭了起來,一時間,隔壁傳來此起彼伏的寶寶啼哭聲。

他們很少哭,小棗兒聽到寶寶哭,腳步也慌亂了起來。

都來不及跟大家說句話,就往隔壁跑。

一進去就見高姐和蘇姐坐在床邊輕拍著寶寶們安撫著。

見她進來,兩人趕緊把位置讓開。

小棗兒順手抱起離自己最近的阿虎就餵了起來。

三個寶寶們見到了小棗兒,哭聲這才止住。

小棗兒輪流把三個寶寶餵飽,這才跟高姐和蘇姐一起抱著三個寶寶到門外走走。並給他們拍嗝。

樹屋門口是一片樹林,很是陰涼。

即使是正夏天山上依舊很涼爽。

山上空氣好,涼風習習,比家屬院裡涼快多了。

這也是小棗兒跟眾士兵們休息時喜歡往山上跑的原因之一。

寶寶們被涼爽的風吹著,腦門上的薄汗很快就被吹乾了。

不知不覺的在小棗兒輕柔的搖籃曲中,又睡了過去。

眾人吃了午飯後,洗完各自的碗,就提出進山打獵。

下午想進林子深處時間就有點緊。必須早點出發,否則才到林子深處天就黑了。

金明安排了70人留在地裡挖土豆,他則是帶著30幾人跟柳師長一起進山。

小棗兒把寶寶們交給王麗娜和兩個阿姨就跟著大家一起進了林子。

賀驍跟小棗兒一起走在隊伍後面。

小棗兒笑道:“柳師長像是很久沒進山了,今天很興奮啊!剛放下碗都來不及消食就這麼匆忙的進山。”

“柳師長說,路程有點遠,這段路就當是消食了。”

小棗兒聽了這話輕笑出聲。

抬眼就見走在前方計程車兵們人手一根尖頭木棍。

她努了努嘴問道:“什麼時候準備了這麼多的木棍?”

以前,大家進山也是削些木棍進山。只不過,獵物越大木棍的損耗也就越大。

大家都是進山的時候在路上尋根合適的木棍帶上。

這還是小棗兒第一次見到大家提前備著木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