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糧倉之後,眾人進入廠房。

這確實是一座廠房,內部預留了不少空間準備安放還沒到位的生產裝置。

太過於先進的自動化機械將會毀於大災變時的靈力衝擊,而一些構造簡單的機械則依然可以使用。

當然,要說一點影響也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只是這些影響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有被修復的可能。

“等這裡的機床安置到位後,這個據點內就足以承擔起團一級武裝的彈藥供應任務,也能進行一部分槍械火炮的生產。”

“不過這邊對民生物資的製造能力還是有限。”

有人偏頭看向蘇尋,他沉吟了一下,低聲參與討論:“這方面暫時不用著急,先保證武器的供應,另外考慮一下冷兵器的生產。”

只要有足夠的安全保障,民生類資源就可以考慮從外部收集。

至於熱兵器……它們當然很好用,威力巨大,但頻繁使用熱武器是有可能招致喪屍群圍攻的,這種情況下,末世中許多老牌倖存者更傾向於使用冷兵器,萬不得已時再使用槍械。

負責建設避難所——他們認為是軍事據點的人對此比較困惑,現代戰爭哪裡還有冷兵器的戲份?連步槍都用的不多了。

但王威也贊同了這個方案,於是這些人也只好答應下來。

許多參與夸父計劃的人並不知道計劃的全貌,但其實多少猜得到上級有一些機密暫未開放,對於一些看似不合理的指令,他們還是會全力支援。

“這裡的用水用電怎麼解決?”

“用水方面,本據點建設了四個大型水箱,計劃中還有一座水塔,三個泵站在建,建成後可以對地下水進行抽取和淨化。”

“另外,離本據點五公里外有一條河,我們計劃沿途鋪設管線,必要時可以直接抽取河水。”

“利用這條河,還可以建造一個小型化的水電站,不過這個時間比較緊張,關於用電方面,我們考慮的主要方法還是在地下搭建一條線路,直通到附近的一座風電場。”

濱海市風電資源豐富,本地建設有大量風力發電設施,選用這個作為能源倒是因地制宜的上策。

幾人隨著本地負責人的腳步儘可能地將整個避難所逛了一圈,參觀時他們表露的態度不算多,回到車上後才算是徹底放開了討論。

“我認為,避難所建設的重中之重在於選址,它應當遠離主城區,靠近發電設施和水源地。”

幾人接連提出不少觀點,最終,蘇尋拍板道:“這個結構沒有太大問題,可以儘快進行推廣。”

“發電方面,優先順序以核電、水電、風電、光伏進行排列,各火電廠需要加緊儲存燃料,畢竟大災變之後,煤炭供應就會被掐斷。”

眾人點了點頭,對於這個問題難免有些憂慮。

目前國內的發電結構,仍以火電為主要方式,佔據全國總髮電量的60%以上,剩下幾種方式各有制約,受地理、天氣影響較大。

核能發電倒是穩定便捷,奈何數量太少。

眾人沉默了半晌,王威道:“這個問題我們會盡量想一些其他辦法。”

蘇尋點點頭:“儘快研究出一套合適的分配機制,將煤炭優先向缺乏其它發電手段的地區運送。”

眾人商討了一會兒,覺得沒什麼大問題,便準備前往下一個目標——濱海市中心。“這種廠房營區式的避難所只適合建立在城市邊緣——實際上大多數避難所都應該建立在城市邊緣,人類做為這個世界上數量最龐大的大型動物,城市這種人口高密度聚集區實在是太過危險了。”

“確實,但我們還是不能放棄城市中心的倖存者。”

喪屍潮的可怕蘇尋深有體會,前世倖存者那麼少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在於各大城市中的倖存者最終只有極少數能活下來。

生活在百萬、千萬級的大喪屍群中心,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不幸,現實不是遊戲,在缺乏醫療和補給的情況下,受傷基本就等於死亡。

針對這個問題,辦公室提出了一項相當龐大的計劃。

地鐵改造工程。

將各個城市的地鐵改造為避難所和疏散通道,讓人口稠密區的倖存者可以透過地鐵通道轉移到較為安全的地方。

最不濟也能在地下生存下來。

同時,這些地鐵通道還能成為人們未來反攻城市的重要路線,處於地下的工事也要比地表建築更加安全。

倒不如說,各個城市的地鐵本身就是人防設施的一部分,從建成的時候開始就肩負著備戰備災的任務。

快到達目的地時,鄭遠叮囑道:“蘇顧問,一會兒到那邊之後請務必小心一些,由於政策上允許大部分人在這幾天返鄉返家,地鐵和城市道路人流量會比較大。”

“當然,我們還是會對現場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保留出足夠的安全空間。”

蘇尋渾不在意地擺了擺手:“我在自己的國家,又不是在戰場上,哪裡會有那麼危險——放心,我服從安排,只是覺得你們不用太過緊張。”

“小心無大錯。”對安全部門來說,永遠保持警惕性就是他們的工作,無論蘇尋的看法怎樣,他們都會毫無折扣的執行自己的任務。

雖然提前知道了人會很多,但真的來到地鐵站附近的時候,蘇尋還是被密集的人流震撼到了。

倘若不是他們要去的地鐵入口已經處於施工改造的狀態,蘇尋懷疑就算一群安全部門的安保人員陪著,自己也進不去地鐵站。

人流如織,來往如潮,濱海市本來就規模不小,此時蘇尋感覺在地鐵站見到了全城的人。

“火車站那邊人更多。”鄭遠嘆了口氣,現而今,雖然還沒到兵荒馬亂的程度,但局勢緊張之下,很多人選擇回家看看。

鐵路部門好像迎來了一場不在春節的春運,好在他們已經算是經驗豐富,相關工作做的有條不紊。

“最近這段時間,現役部隊和在職職工也會分批次放假,目標是六月份之前讓這些人可以回家看看自己家人,到那之後……”

鄭遠沒有多說,蘇尋知道,這已經是東盟對於全體國民最大的溫柔了,過了這幾天,這個龐大的工業體就要以全部的底蘊,奮力一搏。

隔壁沉了艘五千噸的驅逐,某小說作者群冒出來一句五十步笑百步,接著就是什麼你以為咱們沒有你以為會報出來之類的經典話術。

這種屁話十年前就噴爛了,評價為寫書三觀一定要正,也不知道是哪個倒黴蛋看他的小說。

話說隔壁海軍一直沒啥存在感啊,今天才知道他們能造驅逐,我對他們的印象一直是窮的要死但有核,頂多陸軍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