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二十八天。

2*30年5月18日。

天氣,陰。

蘇尋的末世求生手冊已經完成了初稿,與此同時根據他之前提出的需求,專門用來盛放這本生存手冊的箱子已經設計成功並投入生產。

有人將樣品帶到了辦公室,蘇尋親自過去看了一眼。

“其實是個很簡單的構造。”

負責這方面的辦公室成員為蘇尋解釋道:“我們認為蘇顧問所提及的靈力衝擊屬於一種大範圍高強度的脈衝輻射,與emp電磁脈衝有一定的相似性。”

“現在只要保證這個箱子在正常狀態下保持關閉狀態,受到高強度輻射損毀後閉鎖結構失效並自動開啟,就可以保證箱子裡的東西只會在大災變之後被人拿到。”

蘇尋點了點頭,認可了對方的思路。

不過把靈力衝擊理解成電磁脈衝其實有一定問題,它對電子產品的影響沒有那麼大,主要還是它對現有的電磁環境會造成巨大幹擾。

只有較精密的電子產品才有被損毀的風險——主要是晶片,一般的東西還是能順利熬過去。

這個思路是可行的,只是方法或許應該調整。

“這樣,給它加一個通訊模組,我們借用全國範圍內的基地通訊裝置向這個箱子傳送一個訊號,訊號中斷則箱子開啟。”

後續手冊的分發肯定不能全都指望這個箱子,或許還需要其它辦法,但使用它,可以比較放心的提前將這些資料散佈到更廣大的基層去。

“唉,可惜大災變發生之後很難再進行空投,否則會省力很多。”

“蘇顧問,我認為如果在生存基地配備一些航電改造程度低的直升機,是可以對基地周邊地區進行輻射的。”

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飛機的問題——不單單在於航電和飛控系統的受損以及高空罡風的影響,還有一個問題在於,人類的飛行器很難對抗變異動物,雖然這些變異獸撞到飛行器上自己也可能會死,但飛行員肯定也活不下來。”

提出看法的人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之後一拍手:“蘇顧問,你覺得用無人飛艇怎麼樣?”

“飛艇?”

“是的,結構簡單,載重量大,成本也低,我們可以將其在大災變前升空,上面安裝類似這個箱子上的結構,一旦大災變開始就自動向下空投物資!”

說起這話,那人眼神越來越亮:“即使相關結構失效了也沒事,當飛艇升高到罡風層,不會像飛機一樣整個解體,它的浮力結構會率先被摧毀,下方的吊籃會墜落,我們只需要確保它墜落的時候可以把裡面的物資拋灑出來就行了!”

“如果以這種思路的話,我們甚至不需要真正的飛艇,用熱氣球也可以做到!”

蘇尋有點目瞪口呆,自己這幫同事真是一個比一個有才,短短片刻就想出方案解決了自己一直困擾的問題。

“飛艇和熱氣球製造起來也並不簡單吧?”

“沒事。”那人渾不在意地擺擺手,“飛艇這些年用的不多,但我們一直有技術儲備,至於熱氣球,東盟可是生產熱氣球的行家。”

“這東西又不復雜,只要進行一些簡單的改造就可以馬上投入生產,蘇顧問如果覺得這個方案可行,我馬上把它整理出來提交給生產那邊的同志,論證透過之後早日投入生產!”

“我沒問題。”蘇尋點了點頭,看著對方離去的背影,心中感嘆。這就是集體的力量,一個人的能力終有極限,倘若讓蘇尋自己面對末世,他恐怕拼盡全力也救不下幾個人。

現在呢?一個問題出現,很快就有新的想法被提出,轉頭這個想法就獲得了落實,最遲不過兩個小時之後,相關的圖紙就會出現在生產車間。

在這個龐大的工業國全力以赴的支援下,夸父計劃順利被推進下去,末世是一堵橫亙在全人類面前的絕壁高牆,而歷史的車輪——正要將這面牆撞出一個豁口,一條生路。

像這樣的計劃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被提出,當天下午,又有人帶著另一件製品來到了逐日專案辦公室。

“這就是……基於常溫超導體制造的通訊裝置?怎麼會這麼大?”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差不多有電腦機箱那麼大的機器,外表看上去有點像老式收音機,上面還帶有旋鈕和小碗似的天線——這壓根不像是2*30年的造物,要說1930倒是還有幾分可能。

帶它來的是個穿著白大褂的圓臉姑娘,年紀看上去比姜怡還小一些,她拍了拍這笨重的機器,解釋道:“雖然根據資料來看超導體可以解決靈力干擾的問題,但畢竟現在沒有這個條件進行驗證,誰都沒法保證它不會出現問題。。”

“加上我們也是第一次用這種材料製造通訊裝置,所有設計都是從頭再來的,在儘量避免使用晶片的情況下,我們運用了一些比較特別的技術。”

這姑娘掏出一個螺絲刀,動作嫻熟地拆開眼前的機器,裡面的構造讓辦公室不少人都陷入懵圈。

只見這裝置裡用的並不是常見的電路板——或者說也是電路板,但卻是可以稱之為古老的表現形式。

那是數不清的金屬絲線密密麻麻交織起來的產物,這壓根不像一個電子產品,反而像是一件針織品。

“……你們從哪把這種技術挖出來的?”

“這可是我們設計院的技術儲備!”圓臉姑娘用相當驕傲的語氣說著這句話,同時將蓋子扣了回去。

“這東西保證可靠,只要不暴力拆毀裡面的結構,用上一兩百年不成問題。”

“所有超導絲線都有絕緣塗層,不怕火燒不怕水泡,也不怕落灰,我們的原型機在實驗中以開蓋的形式埋進土裡,挖出來之後沸水煮了兩小時,依然能正常使用——在水裡正常使用。”

乖乖,這機器是造了多大的孽……真不至於兩百年的保質期,兩百年後靈能通訊都早點出來了。

“你們還真是什麼技術儲備都有啊……”

“那當然!”

小姑娘得意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而後又道:“這個東西接下來會進行批次製造,由於超導材料產能有限,目前只能主要配給給各城市新建的避難所,無法大規模流通到民間。”

“另外,我們根據您給的引數計算,認為它在末世環境中收發資訊的距離會比較有限,這方面我們會繼續嘗試改進。”

“至於適用於大型基地的大功率收發裝置,目前還在設計中,但最遲也會在本月結束前完成。”

“行。”這幫隊友格外讓自己省心,蘇尋也沒什麼要多說的。

倒不如說過於省心了,各種指標都往死裡堆,不得不說這也是東盟做事的風格。

目送這姑娘拖著機器離開,姜怡遞過來一杯熱水。

蘇尋喝了一口,就聽對方翻開日程表說道:“蘇顧問,明天您需要到濱海市的三個避難所試點工程進行查驗和指導,如果這些工程沒問題,接下來就會以此為模板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蘇尋點頭答應,委託對方幫自己收拾出門需要攜帶的物品,並協調安全部門準備好防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