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交流意見
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 錢小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書房裡,楊進京翻看著張志強珍藏的相簿:五十年代的開州縣城,六十年代的農田水利建設,七十年代的知青下鄉......突然,他的手停在一張照片上——年輕的張志強站在拖拉機旁,褲腿沾滿泥漿。
"張部長,這是?"
"七五年,我在農機站當技術員......"張志強的聲音突然有了活力,"那會兒天天往地裡跑,幫農民修拖拉機......"
楊進京笑了:"現在寫材料,是不是沒那會兒痛快?"
張志強沉默了。半晌,他拉開抽屜,取出一疊手稿:"這是我寫的《開州民俗志》,壓箱底好多年了......"
"發表!"楊進京斬釘截鐵,"再開個專欄,就叫'鄉村記憶'!"
中午,楊進京端著飯盒蹲在縣委食堂門口,等來了分管農業的副縣長趙建國。這位農大高材生正皺著眉頭扒拉飯菜裡的肥肉。
"趙縣長,給你加點料。"楊進京變戲法似的掏出一罐辣椒醬,"自家做的,下飯!"
趙建國嚐了一口,眼睛頓時亮了:"夠勁!楊書記還會這個?"
"莊稼把式罷了。"楊進京話鋒一轉,"聽說你有個'噸糧田'計劃?"
趙建國的筷子停在半空。這個計劃他提了三年,始終沒人當真。
"給我詳細說說?"楊進京掏出小本子。
下午的談話就沒這麼順利了。政法委書記孫勝利的辦公室煙霧繚繞,兩人之間的對話像在打啞謎。
"楊書記年輕有為啊......"孫勝利吐著菸圈。
"孫書記經驗豐富......"楊進京笑著接話。
三杯茶下肚,誰也沒碰正題。臨走時,楊進京"不小心"碰掉了公文包,裡面掉出一份舉報信——關於孫勝利小舅子違規承包工程的。
孫勝利的臉瞬間變得煞白。
最棘手的要數劉志強。這位常務副縣長直接稱病在家,讓老婆擋駕:"老劉發燒了,醫生說不能見風......"
楊進京不慌不忙,從包裡取出兩瓶罐頭:"這是東八里莊果脯廠的新產品,給劉副縣長嚐嚐。"
第二天,劉志強主動出現在常委會上,臉色比真生病還難看。原來那罐頭裡附了張字條:"老劉,聽說你侄子想進果脯廠?按條件夠格,但得考試。——楊"
一場會議下來,劉志強破天荒地沒唱反調。散會後,他磨蹭到最後,低聲對楊進京說:"楊書記,我有個想法,關於鄉鎮企業稅收優惠的......"
短短一週,楊進京談遍了所有常委。有人被他感動,有人被他震懾,還有人被他抓住了軟肋。但無論如何,縣委班子的運轉明顯順暢起來。
這天夜裡,周衛國拎著兩瓶老白乾來到楊進京宿舍:"老楊,聽說你這週上演了'單刀會'?"
楊進京笑著拿出兩個碗:"老周,你說這些人,怎麼個個心裡都揣著本賬?"
"在官場混久了,誰沒點防備?"周衛國倒上酒,"不過老楊,你是怎麼摸準他們脈門的?"
楊進京抿了口酒:"簡單。想幹事的給舞臺,混日子的敲警鐘,有私心的亮底線。"
正說著,電話鈴響了。是王麗興奮的聲音:"楊書記,省報要連載張部長的《開州民俗志》!"
剛結束通話,趙建國又打進來:"楊書記,省農科院同意幫我們搞'噸糧田'試驗了!"
周衛國舉著酒杯,感嘆道:"老楊啊,你這招'攻心為上',真是絕了!"
楊進京望向窗外。
月光下的開州縣安靜祥和,更遠處是廣袤的田野。
他知道,人心這塊硬骨頭,終於啃下來了。
接下來,就該大幹一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