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京三步並作兩步衝上農業局二樓,會議室的門緊閉著,裡面傳出劉長山高談闊論的聲音。

"......在我們技術股的精心指導下,東八里莊的塑膠大棚專案取得突破性進展......"

小陳急得直跺腳:"楊股長,怎麼辦?劉局長把功勞全攬自己身上了!"

楊進京眯起眼睛,透過門縫往裡看。

會議室裡,省檢查組的五位領導坐在前排,劉長山站在投影前口若懸河,螢幕上赫然是東八里莊大棚的照片。

"別急。"楊進京壓低聲音,"你去幫我辦兩件事。"

他在小陳耳邊快速交代幾句,小姑娘眼睛一亮,轉身就跑。

楊進京整了整衣領,輕輕敲了敲門,然後直接推門而入。

"抱歉,我來晚了。"楊進京聲音不大,但足夠讓所有人聽見。

會議室裡瞬間安靜下來。

劉長山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隨即擠出一個假笑:"啊,楊股長來了。正好,我正在向省裡領導彙報咱們的大棚專案。"

"咱們"二字咬得特別重,暗示楊進京只是參與者之一。

檢查組組長李處長認出了楊進京,笑著招手:"楊股長,過來坐。劉局長說你生病了,我們還遺憾呢。"

楊進京心頭冷笑,面上卻不動聲色:"謝謝領導關心,我就是去東八里莊看了看新一批菜苗。"

他故意走到前排坐下,正好擋住劉長山的半邊投影。

劉長山臉色一僵,不得不挪動位置。

"呃...剛才說到哪裡了?"劉長山翻著講稿,"哦對,這個專案是我們局技術股經過充分調研......"

楊進京安靜地聽著劉長山胡扯,既不打斷也不反駁。

上輩子在村子裡混了幾十年,他太清楚什麼時候該沉默,什麼時候該出擊。

劉長山越說越起勁,甚至開始編造資料:"......經過我們測算,一個大棚年收入可達一兩千元......"

"一千元?"李處長驚訝地打斷,"楊股長上次不是說四百到八百嗎?"

劉長山額頭冒汗:"這個...這個是理論最大值..."

"劉局長可能記錯了。"楊進京溫和地插話,"實際資料在我這裡。"

他從公文包裡掏出一沓資料,正要遞上去,會議室門突然被推開。

鄭局長大步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五個面板黝黑的農民。

"抱歉各位,我來晚了。"鄭局長聲音洪亮,"順便把東八里莊的幾位老鄉帶來了,他們想親自向省裡領導彙報大棚種植情況。"

劉長山臉色刷地變了:"鄭局長,這...這不符合程式..."

"怎麼不符合?"鄭局長冷笑,"讓受益群眾直接反映情況,不是最真實的彙報嗎?"

李處長顯然對這個意外安排很感興趣:"太好了!老鄉們,過來坐。"

五個農民拘謹地站在會議室中央,粗糙的手指絞在一起。

楊進京認出他們是第一批試點的趙老漢、王嬸子等人。

"領導好..."趙老漢鼓起勇氣開口,"俺叫趙鐵柱,東八里莊的。楊股長教俺們搞的這個大棚,真是救了命了!"

他掏出一個布包,小心翼翼地開啟,裡面是一沓皺巴巴的鈔票:"這是俺種菠菜掙的,二百八十三塊!往年這時候,地裡啥都沒有,全家就指望著啃老鹹菜..."

王嬸子也忍不住插話:"楊股長手把手教俺們搭架子、蓋塑膠布,大冷天的在地裡一待就是一整天。劉局長?俺們都沒見過幾回!"

會議室裡鴉雀無聲。

劉長山面如死灰,手裡的講稿啪嗒掉在地上。

李處長接過趙老漢的錢,仔細數了數,轉頭問劉長山:"劉股長,你剛才說這個專案是你主抓的?那為什麼這些老鄉只認楊股長?"

"我...我..."劉長山支支吾吾,額頭上的汗珠滾下來。

鄭局長冷哼一聲,從公文包裡取出一份檔案:"李處長,這是楊進京同志的專案日誌,詳細記錄了大棚試驗的每一個環節。而劉長山同志所謂的'總結報告',完全是抄襲篡改!"

李處長接過兩份檔案對比,臉色越來越難看。

其他檢查組成員也傳閱著檔案,竊竊私語。

"劉股長,解釋一下?"李處長聲音冰冷。

劉長山腿一軟,差點跪在地上:"李處長,我...我也是為了縣裡的榮譽..."

"夠了!"李處長一拍桌子,"農業工作最忌浮誇造假!你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實事求是的原則!"

楊進京適時地站起身:"李處長,各位領導,大棚專案確實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塑膠布壽命問題、夜間保溫措施等等,都需要進一步改進。"

他拿出準備好的技術方案,分發給檢查組:"這是我擬定的推廣計劃,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李處長仔細翻閱著方案,眉頭漸漸舒展:"嗯,思路清晰,措施具體,很有操作性嘛!"

鄭局長趁機補充:"楊進京同志雖然來自基層,上班時間不長,但專業水平很高,工作作風也紮實。局裡已經決定,由他全面負責全縣大棚蔬菜推廣工作。"

"好!"李處長滿意地點頭,"省廳會把這個專案列為重點扶持物件,下撥專項經費。"

會議結束後,劉長山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頭耷腦地走了。

鄭局長把楊進京叫到辦公室,關上門哈哈大笑。

"老楊啊老楊,你可真行!"鄭局長拍著楊進京的肩膀,"劉長山這次算是栽到家了!"

楊進京謙虛地笑笑:"多虧局長您及時帶老鄉們來。"

"哎,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鄭局長擺擺手,"仗著在縣裡有點關係,整天不幹正事。這下好了,省裡領導親眼所見,他想翻身都難!"

.......

回到自己的股室,楊進京發現氣氛明顯不一樣了。

走廊上遇到的同事,個個笑臉相迎,連下班時候,看門的老周都殷勤地幫他推腳踏車。

"楊股長!"小陳興沖沖地跑來,"鄭局長剛剛宣佈,劉長山已經停職檢查......"

楊進京並不意外。

官場就是這樣,起起落落,全在一念之間。

"還有更好的訊息!"小陳壓低聲音,"省裡撥了五萬塊專項經費,鄭局長說全由您支配!"

這下楊進京真的驚訝了。

五萬塊!

在1984年,這可是筆鉅款!

足夠在全縣鋪開大棚專案了。

接下來的日子,楊進京忙得腳不沾地。

選點、培訓、物資調配......

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但心裡格外充實。

看著一個個村莊建起銀色的大棚,看著農民們拿到真金白銀的笑臉,他覺得重生一次,值了!

週末回家,楊進京發現院子裡多了輛腳踏車。

王素心告訴他,是楊耀宋回來了。

"爹!"楊耀宋從屋裡衝出來,激動地抓住父親的手,"我們站裡都傳遍了!說您的大棚專案得到省裡表揚!"

楊進京笑著拍拍兒子肩膀:"在農機站怎麼樣?"

"特別好!"楊耀宋眼睛發亮,"馬站長讓我帶徒弟了!說我有天賦!"

看著二兒子自信的樣子,楊進京心裡暖暖的。

這才是他想要的結果——孩子們靠自己的本事吃飯,活得有尊嚴。

晚飯時,王素心做了楊進京最愛吃的紅燒肉,雪梅也從學校回來了,一家人其樂融融。

正吃著,院門突然被推開,楊耀唐垂頭喪氣地走了進來。

"大哥?"雪梅驚訝地站起來,"你怎麼..."

"我...我回來看看..."楊耀唐低著頭,不敢看父親。

王素心趕緊添了副碗筷:"快坐下吃飯。"

楊進京注意到長子臉上有傷,衣服也髒兮兮的,明顯又跟人打架了。

但他沒多問,只是盛了碗飯推過去。

飯桌上氣氛有些尷尬。

楊耀宋試圖活躍氣氛,講了些農機站的趣事。

雪梅也說了說學校的情況。

楊耀唐一直埋頭吃飯,直到王素心問起林娜娜。

"她...她回孃家了..."楊耀唐聲音哽咽,"說我不去運輸公司上班,就...就不跟我過了..."

王素心紅了眼眶,正要安慰,楊進京卻突然問:"你自己怎麼想?"

楊耀唐抬起頭,眼裡閃著淚光:"爹...我想回農機站...我現在才明白,自己真的也喜歡修車..."

"那就回去。"楊進京簡短地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讓人牽著鼻子走。"

楊耀唐的眼淚吧嗒吧嗒掉進碗裡:"可是...可是娜娜她..."

"想清楚你要什麼。"楊進京放下筷子,"要老婆,就去運輸公司;要前程,就回農機站。你自己選。"

屋裡安靜得可怕。

所有人都看著楊耀唐,等待他的選擇。

"我...我想回農機站..."楊耀唐終於小聲說。

楊進京點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他知道,這對兒子來說是個艱難的決定,但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夜深人靜時,楊進京獨自在院裡抽菸。

王素心走過來,給他披了件衣服。

"老頭子,你對老大...是不是太狠了?"

楊進京吐出一口煙:"玉不琢,不成器。"

"可他畢竟..."

"素心,"楊進京突然問,"你哥...王鐵柱,是個什麼樣的人?"

王素心渾身一震:"怎麼突然問這個?"

"就是想知道。"

月光下,王素心的眼神飄向遠方:"我哥...性子倔,認準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他參軍那年我才七歲,臨走時跟我說,要做個有骨氣的人..."

楊進京心頭一熱。

難怪王素心雖然性子軟,但骨子裡有股倔勁。

原來是家傳的。

"睡吧。"他掐滅菸頭,"明天還得去縣裡開會。"

第二天一早,楊進京正準備出門,楊耀唐突然追了出來。

"爹...我...我今天跟你一起去縣裡...我想回農機站..."

楊進京看著兒子紅腫的眼睛,知道他一夜沒睡好。

"想清楚了?"

"嗯!"楊耀唐重重點頭,"馬站長說過,我有修車的天賦...我不想辜負了..."

楊進京心頭一暖。

這是長子第一次說出"不想辜負"這樣的話,說明他真的開始思考責任和未來了。

"走吧。"楊進京拍了拍腳踏車後座,"我送你去。"

父子倆騎車到了縣城,先去了農機站。

馬站長看見楊耀唐回來,高興得直拍大腿。

"好小子!我就知道你會回來!"馬站長摟著楊耀唐的肩膀,"那臺東方紅拖拉機還給你留著呢!"

安頓好兒子,楊進京去了農業局。

剛進大院,就感覺氣氛不對。

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竊竊私語,看見他就立刻散開。

小陳急匆匆跑來:"楊股長!出大事了!"

"怎麼了?"

"劉長山...劉長山復職了!"小陳急得直跺腳,"聽說他找了地區的關係,硬是把處分壓下來了!"

楊進京眯起眼睛。

看來,這場較量還沒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