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王府第二日,華嬤嬤便見識到了山月和霜竹口中的自律的王妃。沈縈風和江載聿一齊起身的,兩人用過早膳之後,江載聿便去西郊大英點兵去了,而沈縈風在送人離開之後立刻回到後院練武場開始練箭術。

在這期間,山月和霜竹會趁著她休息喝水的間隙把箭靶上的箭支給收回來。三人配合默契,合作無間,絕對不是短時間內能形成的。緊接著,沈縈風便會去練武場一旁的小屋練字帖,與高門貴女所練的簪花小篆不一樣的是,沈縈風練的字帖風格平實,是端端正正的楷書。甚至有些就乾脆是江載聿自己寫完了之後讓沈縈風照著練的。

所以沈縈風的字和江載聿的字有七八分相似。而就在練字帖的時候,侯公公帶著幾位小黃門過來彙報今日需要處理的事項。

侯公公說一項,沈縈風在賬本上用紅筆勾一項,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會開口詢問,侯公公也會鉅細無遺的回答。

“我記得這個布莊前幾個月的營收都在一千兩白銀左右,怎麼上個月卻只有七百多兩?”

侯公公抬頭看一眼的沈縈風手指指向的名字,然後又恭恭敬敬地說:“布莊張管事報了,本月營收為一千一百三十兩,月底時遇上江南來的遊商,進一批絲綢四百三十兩,所以最後盈利為七百兩。”

沈縈風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侯公公見狀便開開口道:“老奴派人去查過,上月十三的確有遊商經過,布莊庫存內多了絲綢一百二十匹。王妃可要過目?”

沈縈風搖頭:“既然侯公公查過,就不用看了。繼續下一條吧。”

“是。”侯公公繼續說起下一條內容來,最後確認無誤,沈縈風在賬本上籤下名字,上月的賬目就算過了。

“夫君昨天吩咐我們處理京郊農莊的事情,勞煩侯公公準備一些人馬和打手跟著,我們明日出發。”

“是。”

侯公公退下之後,沈縈風繼續練字,華嬤嬤在一旁看著,心想這看起來也不像是不會管家的樣子。她走出屋子問霜竹:“王妃從何時起開始管家?”

“自殿下宣佈已請旨封妃開始,便親自教導王妃管家了,後來李嬤嬤和孫嬤嬤來了,便由兩位嬤嬤教導王妃。王妃每日也會詢問沈老夫人,聽從沈老夫人的教誨。”

華嬤嬤瞭然地點點頭,她還想問什麼呢,就聽到裡屋沈縈風喚人。兩人趕緊進屋子裡去,沈縈風一邊洗筆一邊說:“夫君說今日不回來用午膳,吩咐廚房說午膳在靜園用吧。”

“是。”霜竹應聲離去。

華嬤嬤跟著沈縈風走到屋外長廊,沈縈風回頭看華嬤嬤笑問:“嬤嬤若是有疑惑,不妨直說。”

“皇后娘娘讓老奴來王妃身邊侍候,本意是想讓老奴幫襯王妃。現在看來,老奴有些多餘了。”

“怎麼會多餘?”沈縈風對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今日嬤嬤看到的,不過是因為我往日做慣了,侯公公是夫君的人,對夫君忠心耿耿,對我處處幫襯,所以我才會如此輕鬆。可明日咱們要去處理莊子的問題,那些人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江載聿昨天晚上和沈縈風說,他已經提前讓人去打聽過,那幾處莊子,確實有些問題,甚至還鬧出過人命案,只不過被壓下來了。那些莊子原本屬於皇帝,皇帝日理萬機肯定是管不了這麼多的,一般是由宗正寺來負責處理。可不知為何,宗正寺居然沒有處理。現在皇帝將莊子及周圍的田地都賜給燕王,江載聿是不會容忍自己名下的莊子歸那樣的人管的。

“你去,查清楚事情原委後,該送官府便送官府,不必顧及誰的面子。若是留下這個隱患在京城,哪天被言官發現,咱們可謂百口莫辯。”江載聿說道。

用午膳的時候沈縈風將這件事情說給奶奶,並詢問可有什麼辦法解決。沈老夫人安靜聽完之後說道:“殿下的意思是一力降十會,殺一儆百。你若是不怕得罪人,這樣做也是可以的。不過,那人既然能夠瞞報殺人,只怕其背後的勢力沒有那麼簡單,若是貿然行動只怕會與人結怨,現在殿下深得帝心,無人敢得罪,但保不齊將來如何。”到時候江載聿人在燕州,哪怕是想要解釋也是天高皇帝遠。

沈縈風點點頭:“那奶奶覺得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

“抓大放小。”沈老夫人回憶著她以前管家的經驗,“那些罪大惡極、手上有人命的,自然是不能放過。那些罪不至死,欺上瞞下的便小以懲戒,然後再挑一些有能力又老實忠心的人頂上位置。用兩到三年的時間觀察他們的能力,再逐一替換。”

沈縈風點點頭,如果按照沈老夫人的方法,那麼就不能那麼著急去莊子,總要查清楚莊子的情況才好。

小憩之後,沈縈風叫來侯公公,讓他安排人先去了解情況,莊子就暫時先不去了。侯公公點點頭,應承下來。然後,沈縈風到書房默寫《增廣賢文》,直到侯公公來人報說江載聿已經快到路口,沈縈風這才放下書,讓山月和霜竹給自己整理一番後去迎接江載聿回府。

“阿縈,你看我給你帶了什麼好東西。”江載聿人還未到聲先到。他手裡拎著一個食盒,快步走到沈縈風身前。

沈縈風看著那食盒,再看看江載聿:“夫君今日不是去點兵麼,怎麼還能帶炙肉回來?”

“阿縈的鼻子就是靈,光靠聞就能聞出是炙肉。”江載聿將食盒遞給一旁的下人,自己握住沈縈風的手往裡走,“我今日去西郊大營點兵,剛好遇上李鋼將軍巡山回來。李鋼將軍說在巡山途中恰巧遇上了一頭野豬,便獵回來給將士們打打牙祭。”

江載聿享受著沈縈風用毛巾給他擦臉:“但這不是今日最好的訊息。”

“那是什麼?”

“父皇今日傳旨給我,說是為了方便我點兵北上,要辦一場秋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