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一心想著賺錢
四合院:截胡系統開局躺贏 腦袋濛濛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知道了,他再來我就讓夥計趕他走。”
唐豔玲乖巧應允,又低聲提議今晚他去找她。
“好,晚上我去你那兒。”
李建設離開去包間,久留不便。
剛進門便聽見傻柱的聲音。
“我說許大茂,我就覺得你那生意不穩當,做人得光明磊落,像我,每月賺千多元,憑本事吃飯,心安理得。”
“傻柱,你別得意,我現在是副廠長,很快會翻身。”
許大茂不服氣,不甘落後於李建設,更不願輸給傻柱,賈東旭更是早被落下。
“行了,都一把年紀了還爭?”
李建設走進勸架,如今將三位長輩調出院子,不知能否達成讓傻柱提前養老的計劃。
他預感獎勵會豐厚,可惜系統遲遲未有動靜,急也沒用。
“李建設,真要建廠做鍋?靠譜嗎?誰家沒鍋?用爐子的多,你的電鍋誰買?”
傻柱已聽了一會兒,作為廚子,他對鍋再熟悉不過。
李建設尚未開口,許大茂已急切地喊道:“傻柱,你懂什麼?李建設何曾有過虧本之事?”
傻柱一愣,隨即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李建設確實精明,從未失手。
李建設笑著說道:“等產品問世,你也得買一臺。
好了,上菜吧!今天大家都喝高興了,傻柱你買單,誰讓他剛才質疑我呢。”
“對,讓他請客,他賺了不少。”
閻埠貴緊跟其後附和,論心機,他與李建設堪稱同路人。
“請就請,我有的是錢。”
傻柱忍著淚走出廚房,準備繼續炒菜,回頭還得從私房錢裡掏錢付賬。
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三個月後,首批電飯鍋終於生產出來了,數量不多,僅有一千臺,建議零售價為四十五元。
出廠價三十五元,儘管如此,工廠依然利潤豐厚。
這些電飯鍋並未投放市場,而是被內部消化掉,用於測試市場反饋。
許大茂反應最為迅速,因為他只有透過零售賣出的部分才能拿到五個點的提成,而這種方式顯然不可行。
他利用自己的一些人脈資源,立刻預支了一筆資金,四處宴請,爭取各大單位採購訂單。
其他人也不甘落後,劉海中憑藉職務便利,索要了一百臺電飯鍋,全部搬回家中,打算轉手倒賣,若全數售出,可獲利千元。
連易中海都申請了五十臺,他自身財富頗豐,卻不知如何花銷,此次是為賈東旭代購的。
如今傻柱無需為生計發愁,許大茂又不足為懼,易中海的目光轉向了賈東旭。
“東旭,你知道電飯鍋該怎麼使用嗎?”
“大爺,我當然知道,我哥哥家已經用了,這東西真神奇,把米放進去就能煮熟,都不用淘米。”
賈東旭至今仍對這款產品的原理感到困惑,“大爺,什麼意思?電飯鍋已經上市了嗎?我得趕緊買一臺。”
李建設家中僅有舊款試驗品,新款還未帶回。
“怎可能只買一臺?東旭,我特意給你預留了五十臺,拿去售賣……”
易中海知曉賈東旭住在李建設家隔壁,但他認為多幫助些時日,將來能讓賈東旭生活無憂。
賈張氏年紀較大,但她與賈東旭並無衝突,隨著時間推移,自然會有結果。
“大爺,若我全賣了這些鍋,豈不是隻賺五百塊?這數目也太大了吧。”
易中海立刻給賈東旭送來了五口鍋,說多了不方便攜帶,先售賣後再領取剩餘部分。
賈東旭毫不拖延,將鍋帶回家,自己沒空賣,便讓母親去處理,自己負責收錢。
“兒子,你買什麼好東西回來了?”
賈張氏正在家裡納鞋底,她沒有其他技能,年邁體弱,只想多做一些布鞋送給李建設,以示感激。
“媽,這是電飯鍋,賣一口能賺十塊錢,大爺幫我預訂了五十口鍋,家裡留一口自用,其餘的都賣掉。
每賣出一口,我會給你五毛錢提成。”
賈東旭也學會了做生意之道,知道給人提成的重要性,他已經給了不少。
“才五毛?兒子,給一塊吧,媽媽缺錢,都沒讓你交生活費了。”
賈張氏也很機智,先試試市場,若真能盈利,就去找李建設進貨,直接賺十塊錢豈不是更好?
“一塊就一塊,不能再多了,我還得分一大爺的錢呢。”
賈東旭隨即教母親使用電飯鍋,4.5不僅可煮米飯,還有蒸格,能蒸饅頭、蒸菜。
二十多分鐘後,賈張氏驚訝道:“東旭,這鍋也太神奇了,這麼快就做好了?”
“當然啦,這是我哥哥發明的,不過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發明,聽說南方早就有了,只是我們京城還沒有。”
“媽,看看這米飯和饅頭多好啊,你自己先嚐嘗,記得賣鍋哦,賣出去後把錢給我。”
交代完後,賈東旭急忙回去工作,前院需要有人看守,交給別人他不放心。
賈張氏趕緊吃了一碗米飯,啃了兩個饅頭,即使沒有菜也吃得津津有味,這可是細糧,往常可吃不到。
吃飽後,她拿著鞋底出門串門,炫耀自己的賣鍋成果。
與此同時,各大飯店、酒樓、火鍋店的顯眼位置都擺放了電飯鍋,沒有什麼比直接上桌更能推廣的了。
“喲,我家東旭弄了個新玩意兒回來,不用燒煤,放點米、倒點水,出去聊聊天,等回來飯就煮好了,饅頭也蒸好了,可真省事兒。”
賈張氏在大媽圈裡還算說得上話,畢竟她兒媳婦在蛋糕店工作,也算體面人家。
“賈張氏,你是不是做夢醒晚了?做飯哪能不用火?”
“對呀,你別糊弄我們。
你說蒸饅頭還行,蒸米飯總得淘米吧?”
幾位大媽都不信,一輩子做飯的經驗可不是白來的。
“你們要是不信,就跟我回家看看。
這是我兒子從紅星鍋具廠買來的電飯鍋。”
賈張氏趕緊領她們回了家。
這是蛋糕店的院子,她和陳碧華帶著亮亮住在這裡。
幾個大媽進屋後,看見了一個形狀特別的電飯鍋。
賈張氏拿出內膽,放了些米和水,再裝回鍋裡,又架上了蒸格,裡面擺了兩個饅頭。
插上電,按下開關,大家一起等著。
二十多分鐘後,開關自動跳起,飯果然熟了。
“我的天,這可真是方便,不用守著爐子,也不用瀝米,太厲害了。”
“要不是親眼看見, ** 我也不信。”
幾位大媽驚訝得不行,這東西太神奇了。
“賈張氏,你這鍋能買嗎?太實用了。”
“朱大媽,這鍋剛出來沒多久,還沒正式賣,不過我手頭還有幾口,你們要是想買,五十塊錢一口。”
賈張氏隨口加了五塊錢,萬一賣出去呢。
“五十?不貴啊,我要一口,不過要是有問題,得給我換。”
“我也買一口,以後接孫子也不耽誤做飯。”
“我也要一口,瞧這紅星電飯鍋,聽著就覺得好。”
做生意就是這樣,簡單直接,特別是大件買賣,價格多少就是多少。
當時剛改革開放,大家還不熟悉各種騙局,都願意相信鄰居。
賈張氏這麼一賣,四口鍋一下子就賣光了。
“天啊,這錢也太好賺了。”
賈張氏手裡攥著一把錢,因未上過學,無法準確計算大額數字,只能數出四個三十五,最終發現還剩六十塊。
這筆收入相當於她以往一年的生活開支。
……
“服務員,來一盆米飯。”
“好嘞!”
大柵欄酒樓內,服務員聽見呼喚,立刻端來一口裝滿熱騰騰米飯的鍋,揭開蓋子時白霧升騰,濃郁的米香撲鼻而來。
“這是什麼?怎麼是一整鍋米飯?”
食客有些疑惑,他只要一盆飯,卻端上來一鍋。
“這就是現成煮好的米飯,這叫電飯鍋,只需將米和水放進去,二十多分鐘後就能吃。”
服務員簡單介紹一番後準備去服務其他桌。
“這鍋在哪裡能買到?我也想買一個,太方便了。”
“客官,這是紅星鍋爐廠生產的,目前還未上市,不過您不用著急,過段時間就有貨了,價錢也不高,幾十塊錢就能買到。”
……
四合院裡,二大媽望著堆滿屋子的鍋,仍有些反應不過來。
“當家的,你不是去當副廠長了嗎?怎麼把這麼多鍋搬回家?用得完嗎?”
“你不懂,這鍋多好啊,光這些就夠賺上千塊,比傻柱幹一個月掙得還多。”
劉海中接著說道:“快去把老大他們叫回來,我們家得開個會,以後專做鍋的生意。
李建設真有辦法,賣鍋比賣電視賺得多,利潤高,還不犯法。”
……
“嘟嘟!”
李建設按下熟悉的喇叭聲,感到一切似乎恢復如初。
他急於成立鍋爐廠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買車。
私人購車依然困難重重,不僅價格高昂,手續也極其繁瑣。
但如果是以工廠名義購買,就容易得多。
他一次性購入三輛車,一輛留作公用,其餘兩輛供自己使用,還能避稅。
院子一側新添的一排車位,如今僅停放幾輛腳踏車,顯得十分閒置。
“李建設,為了買車我可沒少託關係。”
楊廠長坐在副駕駛座上,曾經的不愉快早已煙消雲散,當時不過是他被免職而已,現在他已經東山再起,一心想著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