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注意影響
四合院:截胡系統開局躺贏 腦袋濛濛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陳雪茹攜香而來,將人引至店內,介紹起自家的絲綢。
李建設雖不懂行,卻能感知手感與色彩的好壞,片刻便選定了款式。
“就這款吧,能聯絡做衣服的師傅嗎?我可以先付定金,下次帶老婆來量尺寸。”他覺得價格尚可,絲綢自古價高,能負擔得起便入手。
“當然可以,下次帶您夫人過來,我讓裁縫直接到店裡,免得您來回奔波。”
陳雪茹見此人出手大方,待妻亦好,不禁想多聊幾句。"請問貴姓?我需要為您開張單據。”
“姓李,建設而治的‘建設’。”
此名乃其便宜外祖父所賜,帶著幾分怨念,認為他無所作為,但也可解讀為道家理念,君主應建設而治。
“李建設,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我叫陳雪茹,這家絲綢店的老闆,祖上傳下來的家業。”
陳雪茹低頭開單據時,隱約感到對方的目光始終停留自己身上,暗自感嘆她的吸引力。
“好了,李建設,日後有空隨時帶夫人過來即可。”
“好嘞!”
李建設收好單據正準備離開,還要去買些日常可穿的布料。
誰料陳雪茹又問:“李建設,你怎麼從東直門走到這裡,那邊不是近很多嗎?”
李建設心想未來可能要面對的公私合營問題,儘管他並未開店,但也不確定能否保住那三間大鋪面。
認識這裡的商戶,方便打聽訊息。
於是說道:“我之前在東琉璃廠那邊有三家鋪子,是老字號果脯店,上週租給了街道,今天過來瞧瞧他們賣什麼。”
“啊!你說的是賣酸梅湯的那家果脯店,是你們家的?”
陳雪茹吃了一驚,“不對啊,我以前常去那裡買東西,怎麼沒見過您這位少東家?我記得店主是個姓蕭的老爺爺,您怎麼姓李呢?”
“那是我姥爺,已經去世了,他把家產留給了我。”
李建設在四合院中裝作清貧,為的是避開那些整天算計他的人。
然而在外頭,他就不再掩飾了。
從東直門到前門大街,步行需一個多小時。
“原來如此,那你為何不重新開張店鋪呢?如今是新時代,生意遠勝從前。”
“我家的老店也曾關門,最後還是我自己重新開起來的。”
陳雪茹覺得他們經歷相似,於是親近了許多。
“習慣了自由生活,我對經營沒興趣,出租鋪面收租金就夠用了,何必費勁。”
李建設認為這很符合他的名字——建設而治。
“你的心態真好。”
陳雪茹心想,只是缺乏進取心,這家老字號果脯店恐怕要敗在他的手裡。
“那是自然,我該走了。”
李建設準備告辭。
“別急,現在還沒客人,不如坐下喝杯茶聊聊。”
陳雪茹覺得他有趣,與以往認識的男人不同,而且長相英俊。
“好吧,那就聊聊。”
李建設想借此機會熟悉這裡的市場動態。
但他為了避嫌,只待了不到半小時便離開,卻也得知不少資訊:陳雪茹仍是單身,但家人已給她介紹了名叫侯成的物件。
她正在交往,既不特別滿意,也不討厭,處於觀察階段。
陳雪茹的想法與這個時代的人大相徑庭,她廣結善緣,甚至認識 ** 那邊的人,頗有商界女強人的風範。
儘管名字帶“茹”,但她和秦淮茹截然相反。
秦淮茹只關心家中瑣事,思想保守。
李建設偏愛這種保守思想,這樣才能保持作為男人的家庭地位。
“李建設,下次來我請你喝酒,前面巷子裡有家不錯的酒館。”
陳雪茹看著人走出門口喊道。
“好啊,既然賺了我的錢,你請客便是。”
李建設頭也不回地揮了揮手,時已黃昏,便去買布與棉花,為製作冬裝所備,皆置於空間之中。
待返回四合院,恰逢飯時。
在中院見何大清正敲打一張舊板凳,總覺得有些奇怪,或許那蹬三輪的是何大清走失多年的親兄弟?
“德行!”
何大清看李建設離去,小聲嘀咕。
今日奔波一天,竟未尋到滿意工作,想起李建設舒適的日子,心中滿是羨慕嫉妒恨。
“哥,回來啦!今天沒去釣魚?”
秦淮茹在後院水池邊快速洗衣,雖冬裝不必常換,但內褲之類的還是要洗的。
“哪能天天釣魚,今天去了前門大街轉了轉。”
李建設走近,將手貼在秦淮茹臉上讓她感受溫度。
“哥,別鬧,這裡可是院子裡。”
秦淮茹瞪了他一眼,示意注意影響。
“行吧!”
他見旁邊有凳子坐下,看著秦淮茹洗花褲衩,心想娶妻當如此,體貼入微。
“哥,你餓了吧?要不要我現在就去做菜?”
秦淮茹被他盯著,感到十分不好意思。
“不急。
對了,你今天上班如何?累不累?”
李建設總歸是要關心一下,勞動值得尊敬。
“不累,車間活少,也沒人催。”
秦淮茹迅速將洗好的褲衩掛起瀝水,李建設笑著上前,往她臉上濺了幾滴水,逗得她笑個不停。
“我呸!”
許大茂從窗內窺見此景,心情不佳,急忙跑到中院叫來賈東旭。
誰知正撞見李建設匆匆拉著秦淮茹進屋關門。
不久後,便聽見屋內傳出咯吱聲。
“真不要臉,連休息時間都不給秦姐,一天工作下來都不讓人喘口氣。”
許大茂故意說得很大聲。
“啊!”
賈東旭一聲低吼,衝出後院,回家矇頭大哭。
“淮茹,我今天買了兩匹布和不少棉花,到時候咱們和家裡人都能做新衣服,好過個年。”
李建設叼著煙,與身旁人並肩而立。
他並不常抽菸,一天也就兩三支。
“哥,兩匹布也太多了吧。”
秦淮茹驚訝地睜大眼睛。
平日扯四尺布就夠做件冬裝棉衣,夏裝短袖只需兩尺多。
一匹布幾十尺呢,根本用不完。
“沒事,這點錢算不了什麼。
告訴你個好訊息,我今天去前門大街估了估咱家那三進院子,能值三萬塊。
對了……”
李建設靠近秦淮茹耳邊低語,“姥爺臨走時交代過,咱家房樑上的三根金絲楠木比院子還值錢。”
“啊!”
秦淮茹驚呼,隨即捂住嘴巴。
這事太出乎意料。
“咱們努力點,以後多生幾個,也好繼承這些家產。”
李建設熄滅菸頭,掖好被角,叮囑道,“別漏風了。”
“嗯。”
秦淮茹低頭輕聲回應。
……
接下來幾天,李建設忙著籌備酒席,東西準備齊全後便暫時存入空間。
可問題來了,東西實在太多,村子裡不方便拉過去。
若是坐客車,時間又不夠。
畢竟一週只休息一天。
等等!他忽然想到可以請婚假,三天內工資照發。
雖然這是廠裡的潛規則,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他不上班,秦淮茹可以請假,冬天的東西不怕壞,正好趕在村裡辦酒。
週五已至,週六一早他讓秦淮茹去廠裡請假。
“主任,我要請三天婚假!”
“行啊,是你男人的意思?”
車間主任臉色不太好看。
廠裡早就議論紛紛,李建設都不辦酒席,這不是專門請假拿工資嗎?不過秦淮茹是第一次結婚,他也不能拒絕。
“嗯,我們打算回鄉下幾天。”
秦淮茹沒多作解釋,但訊息還是傳開了。
李建設那傢伙實在令人不齒,不但沒給秦淮茹辦酒,還讓她請假去鄉下,估計是奔著蹭吃蹭喝去了。
有人說,他是不是把錢花光了?這個月撐不下去,連口糧都要省著用了。
聽說他上個月買腳踏車就把工資花完了。
工人們聊起八卦時,總是少不了提到李建設,儘管他不在廠裡,依然是大家議論的焦點。
畢竟秦淮茹明擺著在二車間工作,認識她的人越多,就越覺得惋惜。
賈東旭雖然剋制,但他確實動過把秦淮茹挖回來的念頭,至少比現在什麼都沒撈到,還總覺得被背叛了好些。
只是家裡母親不會同意,而秦淮茹似乎也沒有這意思,讓人無奈。
“秦淮茹,你家是不是真的揭不開鍋了?”
陳芸想問清楚,如果有困難,她可以幫忙,不過僅限於徒弟的飲食問題。
“家裡還有吃的,只是我家要辦酒,週末時間太緊,所以請了三天假。”
秦淮茹不想對師傅撒謊,但她也知道院裡在軋鋼廠工作的鄰居太多了,萬一知道他們家有錢,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
陳芸終於弄清了,原來女方家忙著嫁女兒,男方卻分文不出,這行為實在令人側目。
秦淮茹有些驚訝,師傅真的完全理解了嗎?
……
李建設今天中午才起床,洗漱完畢後準備出門吃飯。
京城的餐館還是不少的,不用擔心捱餓。
他手頭的錢並不打算存起來,而且現在的物價確實便宜。
他還有兩千多元,加上每月穩定的租金收入,在不購置大件物品的情況下,這筆錢一時半會兒花不完。
“哇呀!”
後院二大爺家的老二劉光天正在嬉戲打鬧,這孩子命苦,長大後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到了中院,又看見三大爺家的老二閻解放在地上翻滾,身體倒是挺結實的。
話說回來,院子裡的孩子還真不少,倒也熱鬧非凡。
各家各戶的大媽們確實沒有時間去工作,若是在如今,找份崗位應該不是難事,也不會管得如此嚴格。
"真是不講人情。"
賈張氏低聲抱怨,意識到李建設是個小人,反而不敢過分發作,生怕影響兒子的下一次相親。
"賈張氏,你在嘀咕什麼呢?閒著沒事做,也不給我家送雙鞋來。"
李建設一時興起,想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嘿,學學賈張氏的樣子,我家窮也是有理由的。
"憑什麼要給你送鞋?這是我給東旭做的。"
賈張氏一臉不悅,不想佔這種便宜。
"賈張氏,你這樣說可不對,我和東旭以前在一個車間工作,從小一起長大,他就像我的兄弟,你是他母親,分我一雙鞋有什麼不對?"
李建設一本正經地說著荒唐話,連正在玩耍的小閻都被他說得愣住了。
"你也太不知廉恥了!"
賈張氏氣得手一顫, ** 到了自己手上,忍不住發抖。
偏偏院子裡的男人們都去上班了,沒人能製得住李建設。
這世道變得真快,院裡居然出了這麼個壞人。
"我哪裡不對了?我沒有新鞋穿,你天天在家閒著,做了那麼多鞋,給我一雙又如何?"
李建設的話差點讓賈張氏氣昏過去,不過見好就收,轉身溜走了。
"真是天殺的,欺負老人!"
等到李建設離開,賈張氏才反應過來大喊起來。
等其他大媽趕來聽明白事情原委,也都驚呆了。
誰知有位大媽竟然說道:"賈張氏,李建設的話也有點道理,你天天在家做鞋,存了不少吧,給他一雙又怎樣?
說不定他高興了,以後就不會和你家作對了。"
"對啊,賈張氏,你就送一雙吧,我看東旭和李建設的鞋碼差不多。"
大媽們紛紛轉變態度,擔心自己被李建設盯上,別人不上班,整天在院子閒逛,要是有別的想法,她們可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