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運望著李來壽漸漸消失的背影,心中有些驚疑不定。

他一邊朝著神仙山的方向走去,一邊在暗自思索著李來壽剛才叫住自己的用意。

走到了神仙山的山腳下,方運抬頭望了望山頂。

這是一座小山,只有約莫三十來丈的高度。

除了北面有一條難走的青石小路可以上山,其他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崖。

方運站在山腳下一動不動,腦中不斷考慮著要不要上山。

半晌後,他拎起地上的雜糧,毅然而然地轉過身,朝著來時的方向走去。

經過一番深思,方運還是決定離開村子,逃到一個遠離李貴財父子的地方。

正是李來壽剛才的行為,讓他艱難地做出了這個決定。

要知道,神仙山只有一條道上下。

要是李來福真的摸到山上,他就死定了,想跑都沒有路!

並且這裡十分偏僻,死在山上都沒人發現。

在老漁頭家附近的小樹林裡,方運蹲在一棵歪脖子樹下,用一根粗樹枝小心翼翼地挖了許久,從泥土裡拿出一個小布包來。

一層層地開啟布包,裡面有一根木簪和一本薄薄的古籍。

方運把木簪拿在手裡,輕輕摩挲著,鼻子有些發酸,這是母親唯一的遺物。

而那本有些泛黃的古籍,這就是老方家傳了好幾代的武功秘籍。

半晌後,他長長地嘆了口氣,把木簪和古籍重新包好,放到了懷裡。

方運站起身來,看了眼東邊村子的方向,離開了這個從小到大生活了十二年的地方。

雖然很是不捨,但總比莫名其妙地死在神仙山上要強。

只有活下去,才有機會為老漁頭和自己報仇!

方運腳下不停,同時琢磨著到底該去哪裡。

這時他突然想起,有次曾聽父母談起過,家裡有個叔爺住在西面四十里外的清溪鎮上。

不過這個叔爺當年與祖父關係十分差,分家後二人就再也沒有過來往。

並且方運也只是聽父母閒聊時提過一次,並沒有見過這位叔爺,更不知道對方的姓名和住址。

儘管如此,他還是想去嘗試著投奔一下,不管對方收留與否,至少此時有了個確切要去的方向。

否則天地茫茫,哪裡才是他的落腳之處呢?

約莫走了大半個時辰,方運“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感到又渴又累。

他坐在路邊的大樹下,從腰間拿出圓筒,開啟往嘴裡猛灌了幾口。

冰涼的河水下肚,方運頓時感到精神一振,全身變得暖洋洋一片,十分舒服。

方運欣喜地望著手中的圓筒,昨天連夜去鎮上時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

只要一喝圓筒裡面的水,趕路的疲勞就立刻減輕了許多,身體裡也似乎充滿了力氣一樣。

更加神奇的是,胸口處被李來福踹到的地方,一點都不疼了!

他不停變換著角度,仔細觀察圓筒裡面的樣子,卻只看到黑乎乎地一片。

忽然一個念頭閃過他的腦海,既然水能裝進圓筒,那麼糧食應該也可以吧?

方運一下子變得精神無比,兩眼放光地坐直了身子。

很快他又意識到一個問題,放進去的糧食應該不會泡在水裡吧?

他決定嘗試一下,於是從布袋中抓出一把糙米,慢慢地對著筒口順了進去。

方運又把圓筒對準手心倒了過來,心裡默唸著糙米,果然倒出了剛才裝進去的雜食。

他把手裡的糙米放回米袋中,心裡想著水,倒出來的果然是水。

看來自己的擔心完全多餘,水和糧食並不會混合在一起。

方運心中一動,把圓筒倒著對準手心,在腦中想著銀子的模樣。

結果在意料之中,圓筒只能倒出先前放進去的東西。

“這麼小裝起來太費事,要是大一點就好了。”

方運不斷往圓筒裡裝著糧食,嘴裡喃喃道。

然而這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手中的圓筒似乎聽到了他的話一般,突然在手中變大了一倍。

方運被嚇了一跳,好懸沒把圓筒給扔出去,隨即驚喜交加地將之從米袋中拿了出來。

這圓筒還能不能再大一些呢?他不禁在心裡想著。

圓筒突然又漲大了一倍,要兩隻手才能拿住,還好他反應快,不然就掉地上了!

玩了一會兒,方運發現這個神奇的圓筒可以隨著他的心意變大變小,最大能變得和他人一般高,最小時在手心幾乎感覺不到,並且它的重量完全不會變化。

不過方運同時也發現了一個問題,當圓筒變得最大時,只是數個呼吸的時間,他就感到十分難受,緊接著頭腦有些發暈,嚇得他趕緊把圓筒變回到了原來大小。

感到腦子還有些昏沉,他喝了幾口圓筒裡的水,卻並沒有緩解這種難受的感覺。

休息了好半晌,方運才恢復了一些,他把圓筒變大一倍,繼續往裡面裝起糧食來。

很快米袋就見了底,方運突然想到,這些糧食裝進了圓筒中,會不會和水一樣,吃下去對身體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圓筒絕對是個非比尋常的好東西,他自然而然地覺得,這個秘密只能屬於自己,決不能被別人知道。

方運往四下看了看,確定沒有人在。

他沒有把圓筒別回在腰帶上,而是小心地放到了懷中。

做完這一切後,他站起身來輕輕拍了拍胸口的位置,感受到了圓筒的存在,這才放心地繼續趕路。

就這樣走走停停,天色漸漸變得有些昏暗起來。

方運停住腳步打量了一下四周,決定在前面不遠處的草棚裡休息一夜再走。

走近一看,原來是個看上去荒廢了很久的茶寮,如今只剩下一個破破爛爛的棚子。

方運在路邊的小樹林裡撿了許多枯枝爛葉回來,晚上必須生起火來才不會挨凍。

他把容易點著的枯葉挑選出來,堆在一起,又架了一些細小的幹樹枝在上面。

又從口袋中掏出一個鐵片和一塊石頭,這是生火用的火鐮和火石。

腰間還綁著一把菜刀,老漁頭的廚屋裡用得上的東西都被他帶了出來。

秋天的枯葉很容易就被點著,不多久,方運的身邊就多了一個小火堆。

坐在熊熊燃燒的火堆邊上,方運的身體頓時暖和了起來,膽氣也壯了很多。

他從懷裡掏出圓筒,倒出一些雜糧來,從裡面挑出玉米粒。

因為沒有鍋,只能把這些玉米粒放進火堆裡,用小木棍不斷撥弄著。

等到約一半的玉米粒微微變黑,立刻把它們用木棍扒拉出來。

以前在家裡時,他經常這樣烤玉米粒吃,可香了!

吹乾淨上面的灰,方運迫不及待地把玉米粒往嘴裡送去。

一路上喝著圓筒裡的水,肚子倒不是很餓,但他想看看這些糧食吃下去後的感覺。

果然,“嘎吱嘎吱”地吃了五六個玉米粒後,身上再次出現了暖洋洋的感覺。

身上充滿了力氣,方運忍不住起身跑到看棚子外面。

他手舞足蹈,大聲地怪叫起來,藉此發洩著心中的喜悅!

這證明了自己的猜想,放進圓筒中的食物,同樣會對身體產生這種神奇的效用。

片刻後,方運冷靜了下來,他重新回到火堆邊坐下。

喝了幾口水後,他擰上了圓筒的蓋子。

這蓋子擰上去後,圓筒立刻恢復了嚴絲合縫的樣子,手指摸不到任何縫隙。

他腦中靈光一閃,想著圓筒是不是可以隨時按照自己的意願開啟。

果然,圓筒的頂端憑空出現了一個洞口,慢慢擴大,直到完全開啟。

他心念一轉,洞口立刻消失,圓筒再次閉合。

方運心中大喜,樂此不疲地對圓筒做著各種嘗試。

終於在第二天下午,方運到達了清溪鎮。

“糖葫蘆!又酸又甜的糖葫蘆賣咯!”

“大郎炊餅!又松又軟,一文錢一個!”

“賣胭脂嘍!”

……

方運站在一個賣糖葫蘆的中年漢子面前,忍不住吞了好幾口口水。

夜鶯鎮也有賣糖葫蘆的小販,有一次他爹去鎮上賣糧時帶回來一串,酸酸甜甜地可好吃了!

小鎮入口的兩邊,聚集著數十個從附近村子趕來販賣貨物的村民,大多都在賣力地吆喝著招攬路人光顧。

這些人販賣的東西五花八門,有果蔬,雞蛋,草鞋,竹簍……

他還看到好幾個愁眉苦臉,一聲不吭的商販,身邊站著女人或是小孩。

這些都是活不下去,賣兒賣女的窮苦人家。

寒冬將至,地裡收成不好的人家實在過不下去了,只好在兒女、媳婦的腦袋上插一根草,帶到集市來賣。

若是把人賣出去,一家人還有可能活命,留在家裡遲早一起餓死,的確是很無奈的事!

被李貴財坑得一無所有後,為了活下去,方運曾認真考慮過賣掉自己的事,還好後來有老漁頭收留,他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鎮上有一條東西方向的主街道,人來人往,十分繁華。

街道兩邊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店鋪,還有客棧和酒樓。

方運不禁在心裡犯起難來,要怎麼樣才能找到叔爺家呢?

同時,他有種渾身不自在的感覺,自己似乎與這個熱鬧非凡的小鎮格格不入。

他只會種地,在這裡能做些什麼呢。

如今只好壯起膽子,向街道兩邊店鋪裡的那些叔叔爺爺打聽,認不認識鎮子上姓方的人家。

可是當他一走進那些商鋪,十有八九不等開口詢問,就被掌櫃和夥計惡聲惡氣地趕了出來。

難得有幾個態度溫和的掌櫃肯聽他說完話,卻都不認識鎮子上姓方的人家。

他還在鎮子邊上看到了一間書塾,裡面正不斷傳來陣陣的讀書聲。

方運忍不住扒在窗臺上,踮起腳往裡看去。

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夫子,正聚精會神地俯在桌前看書。

下面坐了十來個年紀各不相同的孩童,搖頭晃腦地讀著書。

方運看到一個年紀與他相仿的少年,讀著讀著打起了瞌睡,漸漸趴在桌子上睡了過去。

他一臉羨慕地看了片刻,這才不舍地離開了書塾。

“以後有機會,我也要來這裡讀書,學會武功秘籍上的那幾百個字。”

方運心裡這樣想著,慢悠悠地走在大街上。

這時已經接近晚飯時分,酒樓裡不斷走進用飯的客人。

方運站在酒樓門口,聞著股股誘人的香味,口水在嘴巴里如同泉水般不斷冒出。

這時,一個穿著灰色布褂,肩上搭著毛巾的精瘦男子從酒樓裡走了出來。

“去去去!哪來的鄉巴佬,擋在門口礙眼!”

他打量了一眼方運,見他的衣服上滿是補丁,彎著的腰桿馬上挺得筆直,一臉嫌惡地揮手驅趕。

方運用力地嚥下口水,走到了朝著街道的另一邊,掏出圓筒狠狠喝了一口水。

把圓筒放入懷中,他忍不住按了按貼身藏在衣服內袋裡的銀子。

二兩三錢銀子,加上口袋裡的十八個銅錢,這就是他目前所有的財產。

這些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省著點用足夠他花三五個月的了。

“這位大哥,你是在找人嗎?”

突然間,一個尖尖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如同魚刺卡在喉嚨裡,讓他感到十分不適。

方運嚇了一跳,轉頭看去,只見一個臉色蠟黃的少年湊到了身前。

他身材又矮又瘦,臉上堆滿了笑容,細長的眼睛幾乎眯成了一條縫。

頭髮又髒又亂,一綹綹地黏在一起,身上的衣服不知多久沒有洗過,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來。

“你要找什麼人,只要在這個鎮子上,跟我說一聲,保證給你找到。”

“我小六子在這清溪鎮裡呆了十幾年,上到鎮長老爺,下到要飯的乞丐,都門清!”

這位名叫小六子的少年,一邊口沫橫飛地說了一大堆,一邊“啪啪”拍著自己單薄的胸膛。

“真的嗎?”

方運聞言,臉上滿是驚喜之色,急忙出聲問道。

“當然是真的!我小六子自幼飽讀聖賢書,從來不騙人!”

“不信你去鎮子上打聽打聽,我小六子的口碑,那可是頂呱呱的好!”

矮瘦少年仰起頭,頗為自傲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