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紅箭航天和440x實驗室一點關係也沒有,那也是不對的。

現在的紅箭航天屬於民營企業,可再之前的紅箭老廠可是國有老廠,原先是給在南方沿海的外資大廠提供零部件的。

改制前的三線工廠普遍都有這個問題,就是有技術但是沒市場,生產的產品是幾年前的老款,沒有跟隨消費者的喜好而變化,很快就被各種民營企業打敗了,只能淪落給南方企業供應零件,變成了他們供應鏈上的一環。

當時紅箭老廠的困境還不僅如此,除了產品不對路,它比其他三線工廠存在的更大問題是,行業的侷限和科研力量的不足。

紅箭老廠的科研能力只侷限於航天行業相關的,做其他的配件倒是也能做。不過主要的困難就是人手不足。當時的紅箭老廠被分為了兩撥團隊,一隊主要負責創收,另一隊繼續完成上頭分配下來的科研任務。

市場人員是不存在的,原來都是國家直接下達生產和科研任務,哪裡需要自己去跑市場,因此當時的紅箭老廠根本就沒配置專門的市場人員,老廠長親自坐著鐵皮火車一省一省的跑市場。

最困難的時候,連收音機的配件也接。收音機是最簡單的電子產品了,現在找個高中生在物理實驗室裡就可以組裝完成。當時的紅箭老廠可是搞飛機上天的國家級大廠。但就這個收音機的單子也讓全廠人高興了一陣子,老廠長還專門開了動員大會,一定要保證按時交貨。

因為只有按時交貨,他們才能按時拿到貨款,有了貨款,那年的冬天,全廠的職工就有錢發過年了。

紅箭老廠活下來的轉機發生在國外私人航空器開始萌芽的時候。

當時的阿美卡國有一部分私人的航天器廠家開始活躍起來。2000年以前,東大國全國上下都是便宜的勞動力,覆蓋範圍最廣的是“三來一補”的低端製造業。他們在尋找下游供應商的時候,國外的私人火箭廠商避免不了把目光投向了紅箭老廠。

這就是紅箭老廠的優勢所在,畢竟是這個領域的也只有國有老廠有這個實力,紅箭老廠在其他領域突破無門的時候,靠著幾個阿美卡國的單子撐了下來。

經過高速發展後的紅箭老廠不斷地膨脹,人員也越來越多,危機再次出現,舊的組織架構已經再次適應不了新形勢下的市場需求了。紅箭老廠急需一個能快速對市場變化做出及時反應的組織架構。

剛好,紅箭老廠所在的地方政府也要對整個地方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調整,原先紅箭老廠的地皮被挪做他用,地方政府給紅箭老廠在市郊重新劃了一塊地皮。

各種因緣際會下,紅箭老廠決定改造重組,但廠裡有一批年輕人不幹了,他們覺得民營航天領域大有作為,特別是在各方資本看好的情況下。而放眼各國,民營航天事業也剛開始起步,不抓住這這次歷史機會,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於是他們決定丟下包袱,打算自己出來單幹。

有一批年輕人出來了,其中就包括了陸育民,陸育民當時在廠裡是一個燃料新增工作人員,對火箭燃料非常熟悉,他夢想著有一天火箭可以單純地靠液氧甲烷就可以飛上天了。

後來他把這個想法寫在了幾張a4紙上面,就拿著幾張a4紙的專案計劃書拿到了投資,開始了新的紅箭航天。這個名字是老廠答應給的,不過後來做大後的新紅箭反過來收購了剝離後的紅箭老廠,也算是圓滿地繼承了紅箭這個名號,這些都是後話了

東大國的整體制造業水平經過了粗加工,模仿,自主研發,突破高精尖的幾個階段後,實力大增,已經到了可以製造所有行業的地步,特別是全行業製造計劃推出之後,能限制東大國製造業的技術,除了晶片等幾個之外,已經寥寥無幾了。

製造業的大力發展最終會蔓延到軍工和航天等領域,特別是在軍工領域,已經實現了全自主技術,從衛星定位,到空天一體的各層武器覆蓋,都是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裝備。

這樣的優勢就是可以整體打配合戰,在比較近的一次戰鬥中,空天一體的優勢已經發揮出來,大放異彩,令世界各國刮目相看。

東大國出口給其它國家的外貿版戰鬥機,透過天上預警機和地面雷達的協作下,可以遠在200公里之外,一發命中剛剛出庫的敵軍最先進的戰鬥機。

要知道這只是東大國用於出口的戰鬥機版本,外貿版的效能和引數通常都是比較弱的可想而知東大國留作自用的裝備會有多先進。

在此背景下,阿美卡國推出了《不能和東大國做朋友》法案,試圖遏制東大國的彎道超車計劃。

東大國在高精尖領域的發力是其它國家不願意看到的,特別地,阿美卡國更樂意看到一個只會做加工件的東大國。

440x實驗室深受《不能和東大國做朋友》法案的影響,已經嚴重到了影響下次發射計劃的地步了。

大劉找到了紅箭航天的陸總,他是帶著大的任務來的,這個任務就是要求紅箭航天向440x實驗室供給星艦所需要的配套件,而且難度不大,就是恢復供應就可以了。

“第一批他們要的管件一定要在這個月底之前發出。管件的規格不難,按斷供之前的規格就行”。

“生產沒問題,如果是上面的計劃,我們就算是加班加點也能做出來。問題是做完之後,往哪裡運呢?據我所知,現在的海運可都是暫停了,即便是沒停,路過的海域可都是地震頻發的區域,風大浪大的”。

“你只管生產,報關檔案後續會有人來聯絡你們,不會超過下週之前。他們那邊已經在申請進口豁免了,離正式生效還有段時間,我的任務就是先來和你們接洽一下,你們可以先安排生產”。

“劉航天員儘管放心好了,上頭也和我打過招呼了。雖然我不太瞭解這裡面的事情,但上頭要求的,我們一定會按要求完成的”,末了又說:“劉航天員…”。

“叫我大劉好了,同事們都這樣叫我”,大劉打斷了陸總的話,他聽陸總稱呼他“劉航天員”聽著怪彆扭的,連忙讓他不要這麼叫。

“大劉同志,我聽廠子裡的人說,你們在找一個人”。

“是的,這正是我接下來要說的第二件事情,我們是在找一個人,他們那邊的首席科學家有句話要傳給他”。

“你是說440x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斯科特?對嗎?”

“是的,就是他”大劉回答。

“傳什麼話?傳給誰?我們廠子裡的人嗎?他們我都熟悉”,其實陸總想問的是,還能傳話給誰呢?難道不是我嗎?

“明天到了工廠自然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