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劉被宋峰按在桌子底下,宋峰不讓他露面,直到現場的人都退去才鬆手。臺上其他的人也跟著眾人已經離開大廳了,消防隊員衝進來之前,大廳裡就剩他們兩個人和一片狼藉。

大劉當然是想反抗來著,不過宋峰死死按住他的脖子和後背,大劉一點都動彈不了,宋峰細聲地對大劉說:“忍一會兒,等沒人了你再出來”。

“為啥呢?”

“有人要取你小命”。

“不至於吧,誰對我這麼感興趣”。

“黎明組織,聽過沒有?”

“還真沒有,我怎麼惹到他們了?”

“你說的那句話他們不樂意”。

“哪句話?”大劉不解。

“東大國的一小步才是人類的一大步”。

“哦,嚇死我了,我以為是哪個明星的粉絲團呢”。

兩人都不再出聲了,任憑窗外消防警報聲嗚嗚作響。又過了十幾秒,在這個狹小靜寂的空間裡,十幾秒的沉默就好像已經過了幾個世紀似的。

“他們出多少錢?”大劉終於鼓起勇氣問了一嘴。

“什麼多少錢?你在說什麼?”這回輪到宋峰不明白了,低著嗓門回答道。

“我是說,他們要害我出多少錢?”

“不知道,你現在是名人,估計不便宜。不過咱們現在應該趁沒人趕緊撤退,走側門,不走樓梯,趕緊走”。

怕窗外有狙擊手,兩人貓著身子從主席臺右側的門溜了出去。這個門出去之後就是一個走廊,走到走廊的盡頭,下樓,一直往北走穿過一片小花園就可以到他們的實驗樓了。

航天城冒煙,這可是大事,白天時段一直霸著網路熱搜榜。航天城雖然已經不再屬於國防部了,但也是準軍事單位的事業單位,這裡是東大國的航天科研的主要基地,平時也是軍事化管理,這裡可不是能輕易出點紕漏的地方,而且還是在東大國載人登月之後這個節骨眼上,任何的小紕漏都會使人聯想翩翩。

網路上猜測各種原因的都有,馬上就分成了這幾派,有報復說,有失火說,有刺殺說,每一派的觀點都十分有邏輯和講道理,擁護的人也都據理力爭,吃瓜群眾看得津津有味。

失火說認為,西郊大地,天氣炎熱,冷氣裝置長期使用出問題了吧,擁護此派的網友說呼籲航天城要嚴查單位招標事宜,是不是採購了質量不良的製冷裝置引發起火的?有一些好事的網友還貼出了航天城歷年對外招標的公共專案,瘋狂暗示這裡面的採購有貓膩啊。

報復說這一派則把事情的起因歸結為阿美卡國的報復,理由是阿美卡國會制裁和報復任何超越他們的人,或企業,或行業,航天也不例外。因此航天城的冒煙是阿美卡的報復行為,是阿美卡國蓄意搞破壞,要一鍋端了東大國的航天底子,給東大國來個釜底抽薪。

刺殺說則是說這次冒煙事件是某一執行組織針對臺上的幾個人策劃的行動,針對航天員和首席科學家的機率大一些,特別是針對大劉的,畢竟未來大劉終將會是一個標杆性的歷史人物。擁護這一派的網友呼籲要重點保護航天員和科學家,可以捐錢捐物,首都附近的網友還要自發組織去航天城周邊值班巡邏。

要命地是東大國的輿論場沒有控制在東大國自己的手裡,官方也暫時還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回應。霍利小組則趁機推波助瀾了一番,把結論往失火說上引,又添油加醋地討論了一番事業單位招標中採購拿回扣等種種問題。

霍利小組這麼做也容易理解,因為不可能把火引到阿美卡國上來。

霍利先生一直盯著那個大屏,一旦出現不利於阿美卡國的討論,螢幕就會亮起,一開始是黃燈,接著是紅燈。中午東大國區域黃燈亮的時候,霍利小組就開始關注了,現在是一片紅燈,而且處於蔓延趨勢,已經越過了東大國的範圍,逐漸往周邊的幾個國家拓展。

特德報告“東大國的網民都在討論航天城冒煙的事情,85%以上的網民認為航天城冒煙是阿美卡國搞得破壞,有三份現場影片在套套軟體上流傳”。

特德指了一下螢幕,大螢幕上就播放現場影片。畫面上大廳的四周都冒著黑煙好像煙霧彈一般,一群人在爭先恐後地湧向出口樓梯,桌椅和裝置被踢倒了不少,地面上也都是亂七八糟的東西,看來是有人在撤退時有意或者無意的把現場混亂的情況給錄製下來了。還有一段影片是他們撤出大樓後拍的整個新聞中心,從二樓冒出去的滾滾濃煙直上雲霄。

霍利先生:“嗯,網上的情況比較糟糕,也許我們應該發通稿,讓文科人士去反駁這些觀點,不要讓他們把髒水潑到我們身上,強調一下,去吧,就這麼幹”。

霍利先生口中的文科人士主要是指法律財經歷史教育等偏文科和社會領域的博主或者大v。

特德立馬到自己的座位上,拿起電話,“需要一份通稿,核心觀點是反駁對航天城冒煙的無理猜疑,突出這件事情只是個消防意外”。

霍利小組自然是有自己的通稿團隊的,這些人都是精通東大國語言和歷史文化的,都是從同一個東大國文化圈的地區招過來的。許夏就是他們招進來的一個,許夏十二歲的時候就跟父母移民到了阿美卡國,精通東美兩種語言,相對而言對東美兩國的歷史文化都比較熟悉。

不到半小時許夏就把自己寫好的通稿用郵件發了出去,順便甩了甩自己的手指。通稿這樣的任務每天都會接到三四次,有時候是撰寫,更多的時候是審查和評估。同樣他發出去的通稿也需要同事們的審查和評估最後才能被採納。

不得不說,阿美卡國在影響力控制方面的經驗都是全球最先進的,他們會去篩選一些輸出能力強又缺乏邏輯訓練的博主進行接觸,許以好處進行拉攏。

一開始主要是靠拉攏,但是後來發現拉攏的成本和風險太高了,就逐漸就放棄了這種方式,改成自己養號,養大v號,各種領域的都有,再註冊一批小號加以配合。流量時代需要的是不斷輸出的能力,養號也是一個過程,平時不斷地輸出以聚攏和培養粉絲,一旦有突發熱點事件的時候,他們就會出來裝模作樣地點評一番,雖然這些熱點事情並不在他們平時發聲的領域。

有時候網友會看到很奇怪的現象,一位平時耕耘於文學思想領域的大v突然點評起最近的國際事件來了,是不是覺得有點突兀?真實情況只是他接到了轉發任務而已。

還有一類是被霍利小組標為帶路人的,以律師,財經,媒體人居多,這些人的特點是根本就不用拉攏,他們都是自然靠近的,這跟他們的學習路徑有關。

霍利小組憑藉著手中掌握的四五百個大v號,在東大國的媒體上呼風喚雨,無人能敵。由於歷史的原因,東大國的媒體出了點問題,並不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這個缺點被競爭對手握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