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只修復:系統揭秘極限材料難題!
空天制霸,我讓鷹醬跪聽龍吟! 太湖煙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為了解決研究課題遇到的瓶頸,蘇杭決定從發動機入手。
渴望從真實的發動機渦輪葉片中,找到解決葉片材料穩定性難題的思路。
可現實比想象中困難得多。
蘇杭將螺絲刀對準發動機艙的第一顆螺絲。
這螺絲的形狀和材質,與他平時在實驗室接觸到的普通螺絲有微妙的不同。
他按照常規思路,嘗試順時針轉動。
\"滋滋滋——\"
一陣刺耳的金屬摩擦聲響起,螺絲卻紋絲不動。
【系統提示:螺絲採用特殊防松結構,傳統力矩施加方式無效,請調整受力角度並逆時針操作】
蘇杭額頭微蹙。
這倒是他沒想到的細節。
深吸一口氣,調整姿勢,再次嘗試。
這次螺絲確實鬆動了。
但蘇杭對這種特殊結構產生的反作用力估算不足。
手指下意識地一鬆。
螺絲帶著一股過大的反作用力,直接崩飛出去。
在虛擬空間中劃出一道弧線,消失在黑暗中。
【系統提示:力度控制失誤,零件丟失,建議重新開始】
蘇杭輕嘆一聲。
雖然有些挫敗,但系統即時而精準的反饋,讓他對這架戰機的複雜性有了更直觀的認知。
\"重新開始就重新開始!\"
蘇杭咬咬牙,心念一動。
眼前的戰機殘骸瞬間恢復到初始狀態。
連剛才丟失的螺絲都回到了原位。
這次他更加小心,每一個動作都放慢速度。
可當他試圖拆卸發動機進氣道的連線線路時,卻發現其中一股線路與旁邊的感測器相互纏繞。
蘇杭沒多想,直接拽開。
\"嗞啦——\"
一陣電火花閃過。
虛擬儀表盤突然冒起了青煙。
【系統提示:未按規定操作流程,強行拆卸,導致線路短路,已造成感測器損毀,建議先斷開主電源】
這系統還真是\"手把手教學\",容不得一絲馬虎。
宿舍外,隱約傳來CS遊戲裡激烈的槍響。
樓道里,其他研究生的嬉鬧、對課程的抱怨、對食堂的吐槽。
種種世俗的喧囂,模糊地傳入蘇杭耳中。
他對此充耳不聞。
在虛擬空間裡,全神貫注地盯著眼前戰機。
手上動作一絲不苟。
外面的世界越喧囂,他就越沉浸。
這種強烈的對比,反而讓他心中的使命感燃燒得更旺。
別人在享受生活。
他卻在為一項看似遙不可及的宏偉目標,拼盡全力。
屢屢失敗又如何?
只要能看到那架\"龍八\"重新翱翔藍天,重塑昔日輝煌,一切付出都值得!
蘇杭依舊沉浸在系統中。
最讓他震撼的是,系統的解析能力十分強悍!
當他拆下渦輪葉片時,眼前的虛擬影像瞬間放大千萬倍。
蘇杭凝神觀察。
他清晰地看到肉眼不可見的微觀裂紋。
以及金屬晶粒的疲勞損傷。
他嘗試推演其形成機理。
腦中閃過諸多材料學的理論——晶界析出、蠕變、疲勞裂紋萌生……
系統也在此刻適時地補充道:
【系統提示:宿主觀察準確,葉片材質為Ti-6Al-4V鈦合金,
實際服役中因長期處於高載荷及高溫環境,導致晶界析出相,疲勞裂紋萌生於此。
結合現有資料分析,建議採用具備耐高溫、高蠕變抗性及高塑韌性的奈米合金材料替代。】
一行行精確的資料分析,湧入蘇杭腦海。
與他腦海中的理論知識完美契合。
這根本不是簡單的拆解修復。
而是從微觀層面,直接觸及了前輩在設計\"龍八\"時,所面對的材料枷鎖和技術困境!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蘇杭的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
他明白了。
那些圖紙上看似完美的曲線和結構,背後隱藏著多少妥協和無奈。
在當時的材料水平下,龍八的設計師們已經做到了極致。
但很多理想中的高效能設計,只能被迫用次優方案替代。
如果……如果他能將系統解析出的材料技術,應用到這些關鍵部件上。
那將不僅僅是修復,更是一次顛覆時代的傑作!
正當蘇杭沉浸在技術海洋中,試圖消化系統解析出的海量資訊時,一陣強烈的眩暈感襲來。
【系統警告:宿主大腦負荷過大,精神值急劇消耗,當前剩餘55點】
【警告:精神值低於60點將損害宿主身體狀況,請立即退出虛擬空間,停止高強度腦力活動。】
蘇杭這才意識到,不知不覺間,他已經在虛擬空間中進行了1個小時的高強度推演。
他被迫退出系統,瞬間感到一陣極度的疲憊。
【精神值獲取方式:宿主技術成果為國家帶來實質性提升,獲得社會影響力(如軍事技術成果引發的積極反響、國家高層的認可、民眾的自豪感等),系統會自動將這些正面反饋轉化為精神值。】
蘇杭仰面躺在床上,大口喘著粗氣。
胸膛劇烈起伏。
系統那冰冷的聲音仍在腦海中迴響。
\"社會影響力……\"蘇杭喃喃自語。
系統在明確地告訴他,他所學所研,必須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
並被大眾、被行業、乃至被國家所承認和需要!
這不只是獲得幾個人的欽佩。
更要成為推動時代進步、民族崛起、國家強盛的力量。
如果能讓\"龍八\"重新翱翔藍天,甚至超越昔日榮光……
那將是何等巨大的\"社會影響\"?
不,不止是重現藍天。
而是要用未來的技術,讓它成為新時代的戰機。
讓世人看到中國航空科技的無限潛力!
這不僅僅是他的個人目標。
更是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的使命!
但現在這樣反覆試錯,效率實在太低。
蘇杭想到了圖書館裡的龍八設計圖。
明天去圖書館。
系統性地補充龍八的知識體系。
然後結合系統反饋,進行針對性練習。
接下來的幾天,蘇杭開始了瘋狂的學習模式。
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直奔圖書館借閱龍八圖紙。
白天在設計圖上研究龍八,夜晚在虛擬空間實踐。
那種將知識融會貫通,茅塞頓開的極致快感,讓他廢寢忘食,忘乎所以。
\"杭哥,我知道你愛學習,但也不能把自己逼成這樣啊。\"
王鋒看著蘇杭日漸憔悴的樣子,擔憂道。
\"你看你,黑眼圈都來了,再這樣下去,別說研究了,身體先垮了!\"
\"過幾天就上模型課了,我看你還是別看這些圖紙了,多琢磨琢磨模型吧!\"
蘇杭勉強笑了笑。
\"沒事,我還能堅持。\"
研究生教室後排,角落裡的蘇杭,幾乎成了\"怪人\"的代名詞。
他面前堆積的泛黃資料,是這個時代早已被淘汰的龍八圖紙。
與周圍同學光鮮亮麗的航空模型格格不入。
\"喲,這不是“蘇蟲”嘛!怎麼,還在研究老掉牙的'龍八'呢?\"
一個帶著幾分刺耳的聲音不期然地響起。
蘇杭抬眼。
只見林宇軒和他的兩個跟班——劉輝、杜陽——不知何時走了過來。
林宇軒手裡把玩著最新的鷹-35航空模型。
臉上掛著漫不經心的優越感。
但眼神深處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
他指了指蘇杭面前泛黃的資料。
語氣盡是嘲諷:
\"蘇蟲啊,我們現在都講究模型化、具象化了。\"
\"你天天泡在破紙堆裡'考古',真指望從這些老舊型號裡,研究出什麼'劃時代'的玩意兒?\"
劉輝適時地接茬,語氣頗為陰陽怪氣。
\"軒哥,你這話就不對了。\"
\"人家這叫'返璞歸真',沒準真能從古籍裡悟出什麼大道呢!\"
他故意把\"悟出\"二字咬得極重。
引得身旁幾人低聲鬨笑。
杜陽則大聲對同伴耳語。
彷彿生怕蘇杭聽不見。
\"有些人啊,就是分不清主次,喜歡我行我素。\"
\"導師給的正經課題不去鑽研,天天鑽這些牛角尖。\"
\"到時候丟了學分,畢不了業,可別把鍋甩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