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退走京城,焚燒皇城。

紫禁城內, 煙氣升騰而起後,隨著大順天兵的逐漸遠走,四九城內的各階層百姓們,都跑出家門,看起來了熱鬧。

“大順這就走了。”

“能不走嘛,他們打了敗仗,損失慘重,聽說是被平西伯所敗的。”

“我聽說,好像打敗大順的是韃子。”

京城百姓,訊息還是蠻靈通的,有許些人就知道,大順天兵並不是敗於吳三桂,而是敗於多爾袞麾下的清兵。

因為大順入主北京這一個月裡面,許多,成了開國元勳的新朝功臣們,娶了京城土著家的女子作妻妾。

而一片石之戰大順天兵損失過半,這裡面多少人的新女婿,就這麼的一去不復返,回來的帶回來了些關於一片石之戰的訊息。

這就使得,京中百姓們,也不是說真的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不過他們明顯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些個首善之地,大明朝厚恩養了兩百多年的正宗老北京們,還沒有意識到,隨著清兵壓境,命運將無情的碾過他們每一個人。

他們將失去一切。

這裡麵包括著京城戶口,二環內的四合院。

還有世代積攢下來的家當。

以及,他們為人的尊嚴,自由——入關後的八旗兵還要抓包衣奴才。

總而言之,擺在他們面前的命運,是要多悽慘 ,有多悽慘。

不過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些!

一個個正在議論著流言——就是傳言吳三桂要擁立太子朱慈烺為義興皇帝的流言。

這幾天,京城之內可是屢見此類告示出現。

雖然告示很快就被巡街的大順天兵給撕了。

但還是流傳甚廣。

普通百姓們正議論著這接下來的時局。

北京城中的貳臣賊子們,在確定大順天兵的撤走後,卻是一個個長出口氣……

大順總算是走了啊。

倘若說,在大順入主京城這一個多月內,誰的日子最不好過的話。

那就是,京中的這群貳臣賊子們了。

他們的日子,是真心難捱啊。

大順朝追贓拷餉,把他們折騰的是皮都掉了幾層!

這還不算完,他們還需要時刻擔心著,自己的小命會丟了。

如今,好不容易熬到了這群瘟神們的離開,他如何能不高興?

而高興歸高興, 他們對於眼下的時局, 也有些迷茫——大順走了。

他們該怎麼辦?

京中的傳言,是真是假?

他們也不知道。

不過,吳三桂借了清兵,他們卻是篤定的。

所以他們大多數,決定觀望一下局勢。

反正京城外面,兵荒馬亂的,也不是離京歸鄉的時候。

在一個多月前,大順天兵破城而入的時候,他們這些個沒能夠殉國的貳臣賊子們,是已經抱著,改朝換代,效忠新主的想法了。

可李自成的追贓助餉,卻直接把他們搞的心涼,而李自成一片石之戰的失敗,更是讓這群貳臣賊子們意識到,大順朝並不是值得效忠的新朝。

眼下,他們迫切的需要一個可供效忠的新主……

這個新主,會是誰呢?

崇禎皇帝的大明朝七卿之中,唯一的倖存者,也是唯一一個還活著的貳臣賊子,原兵部尚書張縉彥正在府上琢磨著這件事。

“倘若傳言屬實,我等可以擁立太子為新君,聯虜擊竊!”

“可我們畢竟……”

一旁的光時亨有些忐忑不安,他們可都是投效過李自成的啊。

張縉彥卻顯得淡定。

“太子可不是先帝了,經此離亂,太子身邊,更是缺人之際,就是不知,太子現在何落何處?是如傳言,在平西伯軍中呢,還是尚在流寇之後,又或者,離散,或是死於亂軍……”

張縉彥說著,不免有些頭疼。

一旁的眾人,也是嘆息不止——早知道李自成這麼狠,這麼壞,都打下北京城了,儼然新朝開創之主, 還搞追贓助餉那一套。

他們當初,就不應該把大明朝給賣了。

當這麼一個貳臣賊子。

這麼對比一下,還是大明朝好,還是咱們的崇禎皇帝好啊!

可惜,時光不能倒流,崇禎不能復生,他們也只能夠後悔之餘,商量著接下來的出路。

書房內。

張縉彥正跟幾個,跟他一塊開城迎李自成入京的同黨們,在商量著接下來的事情的時候。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了過來。

“老爺,老爺……”

張縉彥從河南老家帶過來的管家,在外面嚷嚷了起來。

“慌慌張張的,出什麼事情了?”

張縉彥眉梢一揚,管家張六趕緊的推門進來,也顧不上作揖見禮,這個被張縉彥派出去,打聽訊息的管家, 匆匆稟報道。

“老爺,大明朝的勤王之軍到了!”

“是平西伯的兵?”

張縉彥騰的站起,當即驚問。

“不是,不是平西伯的兵,認旗上寫著的是直隸援剿總兵陳!”

“小的之前沒聽說過。”

管家也是有見識的,此時正抓耳撓腮,思考著哪冒出來的這麼個陳總兵。

“直隸援剿總兵?”

張縉彥懵了——他的原職,可是大明朝兵部尚書啊,他怎麼不記得自己手下,有一個姓陳的直隸援剿總兵?

而且,最重要的是。

這是直隸。

大明朝的直隸京畿一帶,除了遠在三百里的山海關那邊,有一支關寧軍外。

還有掛著大明朝的牌子的武裝嗎?

“有問題。”

張縉彥眉頭一鎖, 一旁的光時亨也皺眉。

“哪冒出來了一個直隸援剿總兵?”

“是啊,京城都被流寇荼毒了一個多月了,這位陳總兵,早不過來,晚不過來,偏偏趕在流寇剛走,就冒了頭。”

“他倒是真會挑時候!”

“罷了,老夫去會會這個陳總兵。”

張縉彥捋著鬍鬚,朝左右道。

一旁的眾貳臣們,紛紛點頭,絲毫沒有怯意。

他們哪怕是當了貳臣賊子,也是清貴的文臣,原先的部閣高官。

一個不知道哪冒出來的總兵,見了他們,只有跪著的份!

另一邊,走永定門進入到北京城內的陳立勳,正經先農壇,還有天壇,直趨正陽門而去。

他們走了一個上午,才趕在中午抵達北京的,一路上是有驚無險。

入城之後,頓時便引起來了轟動。

大順天兵前腳剛走,大明朝的直隸援剿總兵就過來了。

這城頭變幻大旗的速度,可真夠快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