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傳聞與閒話
從士到農再到榮:穿越空間的傳奇 爐灃市的白公主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沒錯,更不要指望顧兄弟的媳婦操持地裡的莊稼,就憑她那一手出神入化繡技,繡活都接不過來,哪裡還能分身管理其他的事?”
“也是,這些年咱們也算了解了一些她,就她那個手藝,不比一般人掙得多,真跟地裡的莊稼比起來,還是接繡活比較划算。”
“理是這麼個理,就是搞不明白,都這麼忙了,怎麼就不買幾個僕人呢?畢竟土地才是咱們老百姓的命根子,怎麼著也不能把地給扔了。買僕人看似花錢多,可是長久下來,肯定比一直花錢僱人照顧莊稼要划算,再說了,就他們家住的房子,又不是沒有多餘的房間,買幾個僕人又能怎麼樣,真想不明白他們一家人為什麼那麼執著。”
“對呀,以他們家的條件來說,買十個八個僕人也不算多,怎麼就不買呢?買了僕人不就可以做甩手掌櫃了,幹什麼事事都親自操持?真是搞不懂,難道他們跟咱們一樣捨不得花那個錢?不對呀。倫花錢享受這一塊,別說咱們孫家灣了,就是咱們這附近幾個村子裡的鄉親們,恐怕也不如顧兄弟一家人。難道是說,這裡面還有什麼事是咱們不知道的嗎?”
“這個怎麼說,他們家的事,我們不說絕對了解,那也知道七七八八,與其咱們在這裡猜,不如哪天碰到顧兄弟問問,你們說呢?”
“問問也行,反正他們跟咱們不一樣,不問清楚總覺著心裡是個事。”
“沒錯,你們說同樣是為人父母,他們怎麼就能供出兩個秀才?反觀咱們就不行呢?”
“瞧你這話說的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接?”
“不知道沒關係,你就說我說的在不在理吧?”
“在理,怎麼可能不在理呢?不說遠了,就顧兄弟倆兒子都考中秀才一事,整個房州城都難找出第二家,還特別是一次性,年紀又不大的哥倆,在咱們房州城不缺讀書人那也不是誰都像顧兄弟家一樣。”
“所以說,他們家拿什麼東西供應兩個秀才,別人不清楚,我們難道還不知道一二嗎?想想看,他們家兩個秀才爺,讀書可從來沒有花過家裡一個銅板啊!”
“這話可不對,讀書是不花錢,畢竟他們家確實不缺書,難道還不缺紙嗎?別忘了,就他們哥倆拿一手好字,難道不需要練嗎?難道一上來,就會寫,或者說就用最好的紙練字嗎?想都不用想,那是根本不可能。即便大傢伙都知道他們家裡有上等的宣紙,恐怕也捨不得用,你又不是不知道,孩子練字有多費紙!”
“知道!怎麼可能不知道,不說遠了,就我們家小子用的還是那個最便宜的紙練字。就那個一刀都得大幾十個銅板,而且用的還是最普通的‘毛邊紙’。聽說在咱們房州城,好的宣紙一刀都值半兩銀錢,想來其他地方還有最貴的紙。”
“這事我也聽說了,而且不瞞你說,去年我家那小子光用練字的紙,都用了差不多20多刀,就這還是捨不得用,這要是真敞開了用,還不知道得用多少呢!”
“所以說,顧家這兩秀才能有今天這個成就,真跟咱們比起來,還真是沒花幾個錢,確實是,想來這也是為什麼給咱們村建族學置辦學田的原因了,實在是供一個孩子讀書花銷太大。別看咱們家家戶戶比以前過得要富裕一些,可是說實話,也就比周邊其他村子裡的鄉親們要好上一些,真跟那些富人比,咱們狗屁都不是。”
“要不怎麼說,咱們得記住顧家的好,不能做那種忘恩負義之人。一旦做了對不起顧家的事,恐怕天理難容。”
“說的沒錯,不過話又說回來,聽說顧家小哥倆還要繼續考舉人,你們說,他們哥倆能考上嗎?”
“這個你問我,我上哪裡知道呀?”
“別看我!看我,我也不知道。”
“也是,他們哥倆學問到底怎麼樣,咱們也不知道,再有就是想打聽也沒有地方,誰讓他們哥倆一天私塾都沒有進去過。”
“進去過又能怎麼樣,考不中的不還是考不中!”
“瞎說什麼大實話呢!你就不怕被有喜兄弟聽到?”
“聽到就聽到唄,我又沒有說錯什麼話。”
“你,算了,我懶得再跟你瞎說。”
“不說!就不說唄,有什麼了不起的,真當我願意跟你瞎白扯。”
當這話剛說完,就看到孫有喜從他們面前經過,別提當看到孫有喜出現的那一霎那時,他們幾個人別提有多尷尬,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好在,孫有喜並沒有上前,找他們當面對質,要不然,他們別想輕而易舉的離開。畢竟不管怎麼說,孫有喜也是童生,真想為難他們還是輕而易舉的事。
也是,任誰也沒有想到,在背後說人壞話的時候,恰巧被當事人聽到,只能說他們太蠢了。
更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幾個人在那裡閒談,沒出半天的功夫,整個孫家灣的鄉親們幾乎都知道,更是知道他們被孫有喜碰上,聽到他們在議論什麼事。
一些人在聽說了他們做的事後,都私下裡跟家裡人說上那麼幾句。
“往後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多瞅瞅周邊有沒有其他人經過,可不能像那三個人一樣,被正主給碰上。特別是揹著人說人家不是的時候,更是要放心才行。他們幾個算是不錯了,好歹都是一個村子裡的人,有喜又是讀書人,這但凡換個人,說不定,他們仨都別想有好果子吃。你們也別覺著我在你們面前誇大其詞,要是不信的話不妨試試。不過醜話可說在前頭,別正主逮著後別回家哭就行。算了,我還是奉勸你們一句,沒其他的事,切記可別去試探有喜以及顧家人。別回頭真闖了什麼話霍,怪我沒有提前告訴你們。至於其他人也就那樣,怎麼作也就那麼點本事。”
像這樣的話,孫家灣好多老人都在跟自家的孩子,以及婆娘說,就怕他們不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