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孟菲斯的航班,在萬米高空上,平穩地飛行著。

客艙裡,大部分球員都已經進入了夢鄉,只有輕微的鼾聲和引擎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

但,有三個人,毫無睡意。

凱文·杜蘭特,馬克·加索爾,賽迪斯·楊。

灰熊隊的“未來”,此刻,正各自品嚐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成長的煩惱。

杜蘭特靠在舷窗邊,看著窗外那片深邃無垠的,被月光染成銀色的雲海。

他的耳朵裡,塞著耳機,播放著他最喜歡的jay-z的歌曲。

但那些熟悉的旋律,此刻,卻無法讓他那顆煩躁的心,平靜下來。

他的腦海裡,像放電影一樣,反覆回放著對陣公牛隊時的那幾個回合。

洛爾·鄧,那個看似不顯山不水的英國前鋒,像一張堅韌的漁網,將他死死地罩住。

他的每一次接球,都感覺像是從泥潭裡拔腿。

他的每一次出手,都感覺面前有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

18投6中。

這個資料,像一根刺,深深地扎進了他的心裡。

他知道,王教練在賽後安慰了他。

他知道,所有人都告訴他,他還年輕,他還有時間。

但,他無法接受。

他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

自從在聖安東尼奧,投進了那記絕殺,自從被波波維奇和鄧肯,冠以“未來”之名後。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整個世界,看他的眼神,都變了。

媒體的吹捧,球迷的期待,對手的重視……

這些東西,像潮水一樣,將他推向了一個,他從未想象過的高度。

他也開始,用一種,近乎於苛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他認為,自己應該像科比,像麥迪那樣,在每一場比賽,都能用無解的得分,來接管比賽。

他認為,自己應該成為球隊的“答案”。

但,現實,卻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在芝加哥的那個夜晚,他不是答案。

他只是一個,在洛爾·鄧的鐵血防守面前,迷失了方向的,19歲的孩子。

“我……真的有那麼好嗎?”

一個可怕的念頭,第一次,在他的心中,萌生。

“還是說,我只是一個,被媒體和教練,過度吹捧的,高個子射手?”

他想起了,王教練在選秀夜,對他的那番話。

“你的未來,是mvp,是得分王,是總冠軍。”

那時的他,熱血沸騰,深信不疑。

但現在,他看著自己那依舊顯得有些單薄的身體,看著那份冰冷的技術統計。

他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死神”的鐮刀,似乎,還沒有他想象中,那麼鋒利。

馬克·加索爾,沒有看窗外。

他只是低著頭,反覆地,用他那雙巨大的手掌,揉搓著自己的臉。

他的煩惱,和杜蘭特不同。

他不懷疑自己的天賦,不懷疑自己的籃球智商。

他煩惱的,是另一種,更深層次的東西——

風格的衝突,與文化的隔閡。

在西班牙,在歐洲,他是球場上的“國王”。

他是球隊的進攻軸心,是戰術的指揮家。

他的傳球,他的策應,他的籃球智商,讓他能像一個控球后衛一樣,去掌控比賽。

他以為,他能將自己那套,華麗而又優雅的“藝術籃球”,帶到nba。

但,他錯了。

這裡,是nba。

是一個,充滿了肌肉,汗水,和野蠻衝撞的,原始叢林。

在這裡,你的技術再好,你的球商再高,如果你的身體,不夠強硬,你就是——

“軟蛋”(soft)。

這個詞,是他在對陣公牛時,從納茲爾·穆罕默德的垃圾話裡,聽到的。

當時,他在低位,想用一個漂亮的腳步,晃開對方。

但穆罕默德,根本不吃他那一套。

他只是用自己那壯碩的,如同牆壁一般的身體,狠狠地,撞了上來。

加索爾感覺自己就像撞上了一堵卡車,瞬間失去了平衡。

球,也脫手而出。

“滾回歐洲去吧,你這個軟蛋!”穆罕默德在他的耳邊,輕蔑地說道。

那句話,像一根毒刺,深深地,扎進了加索爾的心裡。

他想起了自己的哥哥,保羅·加索爾。

哥哥在聯盟裡,也一直被冠以“軟”的名號。

難道,他們加索爾家族的男人,就註定,要在nba,揹負著這個恥辱的標籤嗎?

他想起了王教練,對他的期望。

“用你的大腦去打球。你,是我們球隊未來的進攻軸心。”

但,如果連在內線站穩腳跟,都做不到。

還談什麼“軸心”?

他感覺自己,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困境。

是該堅持自己那套,在歐洲被證明是成功的“技術流”打法?

還是該像這裡的野獸們一樣,去增重,去肉搏,去變成一個,自己曾經最不屑的,“肌肉棒子”?

他不知道答案。

他只知道,孟菲斯的冬夜,很冷。

冷得,讓他有些迷茫。

賽迪斯·楊,是三位新秀裡,最沉默,也最不起眼的一個。

他的煩惱,也最簡單,最直接。

——他快要,被遺忘了。

賽季初,王教練告訴他,他像年輕時的皮蓬。

他擁有成為頂級防守者的所有天賦。

教練讓他,忘掉得分,專注於防守。

他照做了。

他在訓練中,比任何人都努力。

他在奎因·斯奈德教練的魔鬼調教下,學習著防守的每一個細節。

他也曾在比賽中,有過亮眼的表現。

但,隨著賽季的深入,他發現,自己離球隊的核心輪換,越來越遠了。

球隊的進攻,有杜蘭特,有戈登,有科沃爾。

球隊的防守,有基裡連科,有錢德勒,有斯科拉。

而他,這個身高臂長,運動能力出色的“潛力股”,在場上的作用,變得越來越模糊。

他就像一塊萬能的補丁。

哪裡有需要,他就被貼到哪裡。

今天,去防守對方的得分後衛。

明天,去頂防對方的大前鋒。

他很努力,也很拼命。

但他,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不可替代的價值。

他看著身邊的杜蘭特,雖然也陷入了掙扎,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球隊的未來,他擁有無限開火權。

他看著身邊的加索爾,雖然也在迷茫,但他是球隊內定的,未來的戰術軸心。

而他呢?

他算什麼?

一個,弱化版的,防守工兵?

一個,天賦更高一點的,託尼·阿倫?

“難道,我的未來,就只是一個,高階藍領嗎?”

這個念頭,像一根野草,在他的心中,瘋狂地滋生。

他渴望得到機會,渴望得到認可。

他渴望,能像教練說的那樣,成為真正的,“皮蓬”。

而不是一個,在喬丹身邊,被遺忘的,影子。

三個年輕人,三種不同的煩惱。

他們像三艘,在風暴中,迷失了方向的小船。

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將駛向何方。

而王宇航,這個年輕的船長,早已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

他沒有去打擾他們。

他知道,有些路,必須讓他們自己去走。

有些坎,必須讓他們自己去邁。

成長,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時間,需要失敗,更需要,在黑暗中,獨自前行的,勇氣。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他們即將迷失時,為他們,點亮一盞,指引方向的,燈塔。

飛機,緩緩地,開始下降。

窗外,孟菲斯的萬家燈火,如同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