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廢墟逆襲:非遺技藝的堅守
雙男主爭寵:我在非遺圈當白月光 愛吃冒菜的小羅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賴詩瑤站在廢墟前,風捲著塵土撲在她的臉上,卻掩蓋不住她眼底那抹重新燃起的光。
“我不能放棄。”她低聲對自己說,聲音不大,卻像一顆種子落在心田,生根發芽。
郝宇軒和郝逸辰站在她身後,沒有打擾,只是靜靜守護。
他們早已習慣她這樣的神情——堅定得近乎固執,溫柔中藏著鋒芒。
“我們可以從頭再來。”郝宇軒握住她的手,掌心厚實而溫暖,“只要你想做,我會調集所有資源。”
郝逸辰則已經開始翻找周圍的殘骸。
他動作輕巧,目光敏銳,在一堆倒塌的展櫃下,竟翻出幾塊未完全碎裂的織錦殘片和一支完整的竹編半成品。
“看,這些還能用!”他興奮地舉起手中的物件,轉身遞給賴詩瑤。
賴詩瑤接過,指尖輕輕撫過布料上還未褪盡的金線紋樣,彷彿觸控到了那段被毀滅又未曾消散的記憶。
她眼中瞬間泛起淚光,卻沒有哭,而是猛地撲進郝逸辰懷裡,緊緊抱住他。
“你總是……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她哽咽著說。
郝逸辰輕笑,輕輕拍著她的背:“因為你值得被守護。”
三人很快行動起來。
他們在廢墟旁的一處空地上搭建起一個臨時工坊。
帳篷、桌椅、工具箱都是連夜運來的,雖簡陋,卻足夠支撐接下來七天的創作。
然而,麻煩也隨之而來。
一些來自各國的非遺傳承人聞訊趕來,原本是想檢視自己的作品是否倖存,卻發現這裡竟然有人打算繼續展覽。
“你們瘋了嗎?”一位法國刺繡大師皺眉看著他們,“這裡連一塊完好的工作臺都沒有,怎麼做出高質量的作品?”
“而且只剩下七天。”一位日本陶藝家搖頭,“這不是展示,這是冒險。”
質疑聲此起彼伏,甚至有幾位已經收拾行李準備離開。
他們對賴詩瑤的能力並不信任,認為這場災難之後,任何嘗試都只是徒勞。
面對質疑,賴詩瑤沒有反駁,也沒有解釋。
她只是緩緩站起身,走向那堆殘破的材料,從中挑出一塊破碎的蜀繡碎片,小心翼翼地展開。
“這是我母親教我的第一件作品。”她輕輕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她說,非遺不是供奉在玻璃櫃裡的死物,而是活在生活裡的溫度。”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的臉。
“我們不是要複製過去,而是要讓它們重生。哪怕只有一針一線,一磚一瓦,也要讓世界看到它們的存在。”
她的話語落下,現場一片沉默。
片刻後,那位法國刺繡大師忽然走上前來,仔細端詳她手中的碎片,點了點頭:“也許,可以試試。”
緊接著,幾位年長的傳承人也紛紛點頭,表示願意留下協助。
賴詩瑤心頭一熱,眼眶微紅。
她沒想到,自己的堅持竟能換來這些素未謀面的人的認可與支援。
“謝謝你們。”她真誠地說。
就在此時,地面忽然輕微晃動了一下,眾人臉色一變,迅速四散尋找掩體。
餘震!
雖然只是輕微的震動,卻足以讓人神經緊繃。
帳篷被掀翻一角,部分剛整理好的材料也被震落,混亂中有人受傷。
“我們必須保障工坊的安全。”郝宇軒立刻意識到問題所在。
他當機立斷,撥通幾個電話,緊急調來了幾組抗震裝置,包括可快速搭建的防震棚架、加固支架和避震地板。
不到兩小時,原本搖搖欲墜的露天工坊就被改造成了一座穩固的臨時基地。
“這下,至少能擋住餘震帶來的直接衝擊。”郝宇軒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轉頭看向賴詩瑤。
她站在新搭建的棚架下,陽光透過縫隙灑在她身上,映出她眼中的光芒。
她沒有說話,只是走上前,輕輕地抱住了他。
“謝謝你,永遠都知道我需要什麼。”
時間在緊張的籌備中飛快流逝,工坊裡開始忙碌起來。
不同語言的交流聲交織在一起,剪紙、陶瓷、刺繡、竹編、漆器、泥塑、蠟染、雕刻……八大非遺技藝正在逐步恢復生機。
每一雙手都在努力拼湊被毀壞的記憶,每一顆心都在為文化延續燃燒。
但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希望之中時,賴詩瑤卻在清點材料時猛然停住腳步。
她的眉頭越皺越緊,心跳也逐漸加快。
“不對……”她喃喃自語,“材料不夠了。”
她翻遍所有的物資清單,心中越來越沉。
原本以為還可以勉強維持,但現在看來,遠遠不足。
許多技藝所需的原料根本無法替代,有些甚至連代用品都找不到。
“怎麼辦……”她攥緊手中的筆記本,指節泛白。
如果材料無法補充,後續的創作將陷入停滯,七日之約,也會成為一場空談。
夜色漸深,風吹過營地,帶來一絲寒意。
賴詩瑤獨自坐在帳篷外,望著滿天星斗,思緒萬千。
她從未如此焦慮,也從未如此無助。
可她知道,她必須找到辦法。
因為她答應過自己,也答應過那些相信她的人——
這一次,絕不退縮。
夜色沉沉,營地的燈光在風中搖曳。
賴詩瑤坐在工作臺前,手中攥著那份物資清單,指尖微微發抖。
她翻遍了所有的箱子、角落、臨時倉庫,甚至帶著人重新回到廢墟里搜尋,可所需的材料依舊遠遠不夠——尤其是蜀繡所需的傳統絲線、竹編用的老竹、蠟染需要的天然藍靛……這些,都不是能輕易替代的東西。
“真的……做不到了嗎?”她喃喃自語,眼中泛起水霧。
她的腦海中閃過那些技藝傳承人信任的眼神,耳邊迴響著母親臨終前對她說的話:“詩瑤,非遺不是死物,它要活下去。”
可現在,她連讓它活下來的資格都沒有。
淚水終於滾落下來,砸在桌面上,像一滴墜落的星辰。
就在這時,帳篷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郝逸辰掀簾而入,神色卻出奇地明亮。
“有辦法了。”他幾乎是衝到她面前,將手機遞到她眼前,“你看。”
螢幕上,是一條條熱搜和評論:
#為非遺撐一片天#
#賴詩瑤加油!我們來了!#
“粉絲自發組織捐贈行動,全國甚至海外都有人在聯絡我們,提供原材料!”郝逸辰語氣激動,“有人連夜開車送來手工絲線,有人把家裡的老竹砍下來請物流幫忙運送,還有網友直接給我們打款購買緊缺原料……”
賴詩瑤怔怔地看著螢幕,心跳彷彿漏了一拍。
她不敢相信,真的有人願意為這些幾乎被遺忘的手藝付出真心。
她抬起頭,看著郝逸辰溫柔而堅定的眼睛,嘴角終於揚起一絲笑意,眼淚卻再次落下——這次,是感動與希望交織的淚。
“謝謝你,郝逸辰。”她輕聲說,“謝謝你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援助物資抵達營地。
一輛輛貨車緩緩駛入,車身上貼滿了寫著“加油”“守護文化之光”的便利貼。
志願者們從車上卸下一個個箱子,裡面裝滿了珍貴的材料——有的是祖傳的布料,有的是從偏遠山村運來的地方特產原料,還有的,是來自國外非遺愛好者的捐贈。
賴詩瑤站在人群中央,望著這一幕,心中湧起從未有過的溫暖與力量。
她終於可以繼續前行了。
然而,就在大家忙著整理新來的材料、準備進入正式創作階段時,賴詩瑤卻突然停下手中的動作,臉色一變。
“不對……”她猛地翻開工具清單,眉頭緊鎖,“還有一些關鍵工具不見了。”
她迅速清點現場的裝置,卻發現一些必不可少的專業工具——如雕刻刀、漆刷、蠟染模具等——仍然不見蹤影。
“沒有這些,最後的展示效果會大打折扣。”她咬著嘴唇,內心焦灼不已。
時間只剩六天。
她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夜風吹過,帶起帳篷的一角,也吹亂了她的心緒。
但她沒有哭,也沒有退縮。
她只是默默站起身,走向那片尚未完全清理的廢墟。
身後,郝宇軒和郝逸辰並肩而立,靜靜注視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