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星科研實驗室與星際港科研中心,林曉、錢浩、張成和靈耀原生民族、暗影原生民族代表正為藍曜星際文明的科技發展全力以赴。

此時的藍曜星際文明剛剛成立,科技推進成為邁向宇宙星河系排位賽的關鍵一步,各方代表帶著各自民族的科技優勢與期待匯聚於此。

林曉作為科研團隊的核心人物,目光堅定地看向眾人:“如今我們站在新的起點,科技發展對藍曜星際文明至關重要。

依據藍曜星際文明管理委員會科研製度,我們要加強各民族科研力量的協作,集中攻克關鍵技術難題。”

她指著實驗臺上的一份份設計圖紙,詳細闡述著科研方向,“在能源領域,我們與靈耀原生民族合作,深入研究能量技術融合。

靈耀原生民族的能量壓縮技術先進,我們藍星在能量轉化和應用方面有經驗,雙方結合有望突破能源瓶頸。

我們計劃研發一種新型能量反應堆,它能將能量壓縮儲存與高效轉化相結合,為星際戰艦和星球基地提供更強大、穩定的能源。”

靈耀原生民族代表對此表示贊同,補充道:“我們靈耀原生民族在能量研究上確實有獨特之處,但也需要藍星文明的實踐經驗和工程技術支援。

希望透過這次合作,能讓我們的能量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取得更大突破,不僅提升軍事裝備的能源供應,還能改善各星球的能源基礎設施。”

錢浩在一旁點頭,接著說:“在技術整合方面,我會協調各方資源,解決可能出現的難題。

比如在材料相容性和能量傳輸穩定性上,我們可以借鑑陰陽五行原理,設計出更合理的技術方案。”

他運用跨學科知識,在黑板上畫出複雜的圖表,解釋著技術整合的思路:“就像我們之前研發的一些裝備,因為不同民族技術的差異,在能量傳輸過程中出現損耗和不穩定的情況。

這次我們可以構建一個能量緩衝和協調系統,確保不同技術之間能夠更好地協同工作。”

張成專注於特殊技術研發,他說道:“我會利用在醫藥和養生方面的技術專長,提升裝備效能。

比如研發一種新型的防護塗層,它不僅能增強裝備的物理防禦,還能對人體起到一定的保護和修復作用,減少士兵在戰鬥中的傷亡。

同時,我還在研究如何將養生技術應用於星際航行,緩解船員在長期航行中的身體和精神壓力。”

暗影原生民族代表利用隱匿技術優勢,為科研保密和偵察技術提供新思路:“我們暗影原生民族的隱匿技術可以為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保密保障。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隱形材料和干擾技術,防止科研成果被竊取。

在偵察技術方面,我們的隱匿技術與藍星的探測技術結合,能夠研發出更先進的偵察裝置,讓我們在探索未知星系和獲取情報時更具優勢。”

在討論過程中,眾人依據藍曜星際文明管理委員會科研製度中的民用科研管理平臺架構,對合作流程進行了梳理。

驗證監督部門負責對參與研發的團隊進行資質審驗,確保合作的公平公正;

專案釋出部門展示各團隊的科研專案,吸引各方關注;

投資團隊對接部門尋找合適的合作物件,促進科研資源的有效配置;

合同管理部門制定合同,保障各方權益;

成果轉化部門負責將科研成果推向實際應用;

財務結算部門確保資金的合理分配和透明流向。

隨著討論的深入,科研團隊開始著手製定具體的研究計劃。

他們決定先對現有的能量技術和材料進行全面評估,篩選出具有潛力的技術進行融合研究。

在實驗過程中,嚴格按照科研製度的要求,記錄每一個資料,確保實驗的可重複性和準確性。

同時,加強與其他民族科研團隊的交流與合作,定期分享研究成果和經驗,共同攻克技術難題。

在資源分配上,趙陽依據藍曜星際文明管理委員會資源分配製度,為科研專案提供支援。

他表示:“科研是文明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我們會根據專案的重要性和實際需求,合理分配資源。

確保在能源、材料、裝置等方面,為科研團隊提供充足的保障。

同時,建立資源管理資料庫,實時監控資源的使用情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為了確保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王猛安排星際特殊任務艦和星際維修工業艦隨時待命。

星際特殊任務艦負責保護科研團隊的安全,防止其他原生民族的干擾和破壞;

星際維修工業艦則在科研裝置出現故障時,及時進行維修和升級,保障實驗的連續性。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科研團隊全身心投入到緊張的研究工作中。

他們日夜奮戰,不斷嘗試新的技術方案,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林曉帶領團隊在能量技術融合方面取得了初步進展,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能量轉換模組,提高了能量轉化效率;

張成的防護塗層研究也取得了突破,經過多次實驗,這種塗層在模擬戰鬥環境中表現出了良好的防護效能;

暗影原生民族代表與藍星科研人員合作,成功改進了偵察裝置,使其偵察範圍和精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讓藍曜星際文明在科技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眾人對未來的科研工作充滿信心,他們深知,只有不斷推進科技發展,才能在宇宙星河系排位賽中佔據優勢,為藍曜星際文明的繁榮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