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基地的架構調整
避難所:謹慎的我建起一座城 老滾刀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嵐山城一直都是由方大寶在主導,畢竟這一切,都是依託在方大寶特殊能力之上。
方大寶倒是想找個大勢力靠著混吃等死,但是實力他也不允許啊。
別人混的還不如他呢。
對於這些知道內情或者猜出了內情的人來說,不管他們嘴上願不願意承認,他們都沒有辦法拒絕方大寶的要求,或者說是命令。
除非他們願意放棄目前相對安全的處境,選擇自行離開。
並不是有勞動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就能隨便炒掉老闆的。
除非你是銷冠,一個人就養活了整個公司,那你半夜打電話把老闆罵哭,老闆第二天還要給你送煙。
方大寶和付小秋關係比較特殊,除了兩人的私人關係以外,付小秋也一直充當方大寶的代言人,出現在臺前,吸引眾人的目光,算是減少方大寶自身風險的一種長期手段。
而對於付小秋來說,戰鬥力強不強還是次要的,對於能自由穿梭陰影位面的她來說,很難有什麼有效的束縛手段或者攻擊手段能對她起效。
最重要的是,如果一開始就搞錯了目標物件,很多針對性的手段都會失效,兩個人都有更大的轉圜餘地。
而在嵐山城逐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後,付小秋出面的機會雖然變多了,但是動手的機會卻越來越少,這也可以減少她能力細節的暴露,進一步降低風險。
但是,付小秋願意掩護方大寶,充當這個吸引火力的靶子,卻並不代表她願意插手嵐山城內各種事務的管理。
尤其是在秦薇薇、秦悅書母女倆加入嵐山城以後。
秦薇薇本來就是所謂的精英人士,又有管理避難所的經驗。
付小秋更是將它手頭上所有的管理工作都交給了更有管理經驗的秦薇薇。
連秦悅書都因為母親日常的耳濡目染,有著不同於同齡人的早慧,承擔起了一部分秘書的工作。
雖然付小秋並沒有特意跟方大寶說明過,但對於在企業裡混了十來年的方大寶來說,到底是誰真正的在做事,誰只是在打醬油,還是很容易分辨的。
方大寶不介意這種打醬油的行為,雖然付小秋不是銷冠,但是對方大寶來說,這可比幾個銷冠還要重要的多。
但是,在一個快速發展、完善的團隊裡,如果你不能發揮符合大家預期的作用,很快就會被邊緣化。
方大寶不願意這種局面出現,對於他來說,所有人都是後來者,只有付小秋會一直陪著他,也是他最後的安全繩。
付小秋自己一副無慾無求,沒有經歷過社會毒打的宅女模樣,方大寶也只能像一個無良老闆一樣,推她一把。
不需要付小秋表現的有多好,只要他經常出現在眾人面前,並負責最後的拍板,就能維持目前體系的穩定。
畢竟,嵐山城也不是一個百八十人聚在一起,搭夥過日子的小團隊了。
人一多,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
方大寶不介意他們的想法,只是不想讓這些想法影響到嵐山城既有的秩序,也只有辛苦付小秋繼續做好老闆這麼個有前途的工作。
此前,從沒有這麼多人長期生活在一座浮空的城市裡。
不管是對於基地的居民,還是對於方大寶他們這些管理者,這都是一個絕對新奇的體驗。
值得慶幸的是,嵐山城畢竟不存在什麼機械故障,導致飛船無法對接。
地面也沒有被變異獸海淹沒,導致人類完全無法生存。
如果真的遇到了在空中無法解決的問題,也不是不可以暫時回到地面調整。
起碼不需要拿著總共8300元的加班費,滯留太空286天,等著別人來接。
這讓嵐山城的居民雖然在心理上有很多的不適應,但情緒相對都還比較穩定。
為了應對災難降臨初期的極端低溫環境,嵐山城在建設之初,就以能完成生態內迴圈作為目標。
在隕石襲擊前,正式啟動地下基地的時候,這一整套的內迴圈模式就已經完成。.
少量的短板,例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鏈配套的完善、基地運轉的維護和保養、封閉空間對居民心理的影響等等,也在地下基地執行過程中,逐漸得到了解決。
對於方大寶來說,有之前的經驗在,目前也只是把這套體系完善一下,擴充套件到整個嵐山城範圍內,難度要小很多,也更有底氣。
更難得,反而是讓原來呆在地上安全隔離區內的這八千多人,也適應原來地下基地這一套執行規則。
即使有付小秋的主持,又有秦薇薇等人的配合,關於人員的分配和整編也足足用了一個禮拜的時間。
按照浮空基地執行的需要,整個基地一萬兩千人,被劃分為指揮中樞、生活生態區、工業製造區、科研實驗區、能源動力區、防禦戰鬥區等六部分。
同時按照最精簡的人員配置標準,核定了人員配額。
沒辦法,即使有小美這個高階人工智慧的配合,各崗位的缺員還是太多,以至於不得不精簡或合併部分崗位,按照能維持基地執行的最低標準配置。
對於這些暫時缺少人選的專業技術崗位,還需要在基地居民中公開篩選,然後進行專項培訓、考試,然後才能轉崗。
畢竟,不管是指揮中樞中的戰術決策、艦橋操控、應急指揮等關鍵崗位,能源動力區的能源維護、熱管理、輔助供能這些技術崗位,還是防禦戰鬥區的分層防禦指揮、武器單元控制人員,都不是隨便拉一個人就能頂上的。
想真正的把這座空中城市發展好,基地中所有的居民,包括方大寶他們這些管理層,都還有的要學呢。
就像從樹上搬進了房子裡,從只會吃刺身到知道吃烤肉,嗯,路還長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