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精神小妹付小秋
避難所:謹慎的我建起一座城 老滾刀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方大寶問付小秋:“你那兒現在情況怎麼樣?”。
“現在還好,下午2點左右斷了一次電,但很快就恢復了。”
榕城氣溫比較適宜,家裡一般很少開空調。斷電大概是空調負荷增加,造成的電網波動,雖然很快就修復了。
但是溫度繼續降下去,估計就要頻繁斷電了。
方大寶打算接納付小秋。
他畢竟不是純粹的身體強化覺醒,生存和防禦能力突出,但是力量和速度方面的強化相對較弱。就當小姑娘真是身體強化型別,身體素質大機率是比自己強的。
在基地生產能力不完善的時候,一個身體強化的覺醒者還是能大大加快自己基地的發展速度。
是的,他準備把這位自稱身體強化的小姑娘當個力工使用。
當然,方大寶也不希望天災降臨後,只有自己在這基地裡掙扎求生,過成個孤家寡人。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只要風險可控,他也願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是北方人,受不了南方的溼冷天氣,我這裡的幾套的房子裝修的時候花大價錢換裝了多層保溫玻璃,室內也額外增加的有保溫材料,保溫效果更好,你可以搬過來。我在22棟301,你可以搬到這邊的101.”
既然鄰居之前就沒過來住,以後也大機率沒機會過來了。自己就勉強認下來了。
101和301都在基地範圍內。相鄰的其他戶都沒有完全納入,所以現在完整強化過隔熱設計的住宅只有下疊的101和上疊的301.
並且301是戶內電梯直接下地下室,跟101在交通上是完全隔開的,需要在一層和地下一層中轉才能到對方房間去。
“你需要我做什麼?”
“幫我收集更多的保溫材料、建築材料,其他的生活物資我們平分。另外,你那有車麼?需要開過來,我徵用了。”
沒有猶豫太久。
“好的,我現在就搬家,車子我一塊開過來。”
“對了,你姓付吧?”
“我不幸福,謝謝。。付小秋”
“哦。。歡迎”
方大寶放下手機,沒有再跟付小秋聊天。
大家都是從和平環境突然進入生存模式的,他不覺得馬上就會進入全員惡人環節。
而且在之後基地升級後,方大寶準備往地下拓展,將基地核心設施設儘量往地下藏,將來也只會陸續開放核心層以上的部分。地上套路深,他要回地心。
地上這部分基地,將來就是放出來的幌子,將來陸續開發給外圍人員居住使用。畢竟基地發展起來,陸陸續續肯定有人加入。
自己的開局已經比絕大多數人要好了,不需要冒險了,只要繼續苟下去。
方大寶煮了個水餃,簡單吃了頓飯。就開始馬不停蹄的準備各種食物和水。
榕城常年在0攝氏度以上,市政設施通常不考慮防凍的問題。現在室外溫度已逐漸降到了-18c。隨著低溫時間的加長,市政的供水、供電、供氣是必然要出問題。
他能做的只有儲存儘量多的水,將各種搜刮來的的瓶瓶罐罐裝滿自來水。同時讓小美同學監控著付小秋的搬家進度。
當付小秋把家裡能搬的東西都搬進基地範圍以後,相關的物品資訊被基地統計並列表說明。
方大寶才發現付小秋這個嬌小的妹子,開的居然是輛tank,而且後備箱裡居然有一臺9.8kwh大容量的戶外移動電源。另外還有各種露營裝置,電子產品,還有兩臺對講機,一臺望遠鏡。
另外可能是因為車子比較大的原因,付小秋收集的食物和飲用水比自己還多。這還是個愛好戶外運動的妹子。
但是看著物品清單裡的各種coser服裝。
原來你是這樣子的啊,付小秋同學。。
在方大寶透過付同學的攝像頭髮現她已經搬完家後,緊跟著就給她下達了房東的第一條指令:去東邊的工地開輛卡車,然後把社群中心屋面把光伏發電系統,通訊公司的5g基站和配電房裝置都給拆回來。
東邊按城市規劃是一個佔地500畝的兒童遊樂園專案,後來資金出了問題,修修停停。昨天從那邊路過的時候還看到有幾輛卡車、挖掘機停在專案部外邊堵著門,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當時只看到車輛,沒看到有人在,現在大機率還在那。沒鑰匙啟動卡車的教學影片一大堆,付小秋正好可以拿來學以致用。
榕城要求公共建築的要安裝佔屋面面積60%的光伏裝置,小區的社群中心面積很大,屋面的電池板安裝的時候雖然打了點折扣,但是還是有1000㎡左右。付小秋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會給拆成七零八落,但是沒關係,天工核心的升級可以解決一切。
工程車輛可以拿來升級智慧工程機器人,建立基本的建造系統,整個基地的發展就可以進入快車道。
社群中心之前有幾個通訊公司在屋面設定了基站,正好可以用於升級通訊系統,回來停電了,網路和電話訊號沒有基站加強,也要斷掉的。雖然拆了基站,網路訊號暫時會差點,但是先收到包包裡比較踏實。
電池板到位後,只要再攢夠生存點,他馬上就能搓一套發電裝置,這是基地生存系統的關鍵部分。
本來這活兒方大寶是要自己幹,但現在麼。誰讓付小秋自己巴巴的送上來了。
方大寶躺在沙發上,看著小美收集的各種資訊。
市區還是一片混亂,但是在強力機構及時介入後,情況還是得到了有效控制。大部分居民被要求待在家裡,一戶只能有一個人出來採購物資。
同時一些重要機構和住所不夠的普通市民被要求開始往地鐵和人防工程轉移。
榕城的地鐵運營里程超過500公里,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車站和中轉站,地下可用於災難疏散的面積相當可觀。城市的可用的人防工程面積也超過2000萬㎡。就只這兩部分,極限容納能力超過1500萬人。
在危機之下,效率也是前所未有的高。幾個大型的地鐵中轉站、人防工程已經有施工隊伍進場施工,安裝裝置,進行緊急封堵和加固。同時開始安排重要機構和部分缺少禦寒條件的居民優先遷入。
初期的覺醒者雖然能力比較弱,但也在轉移過程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畢竟危機下,強大的個人能力能比機械更能發揮作用,這也使得一直在窺屏的小美收集到了更多覺醒者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