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基於現在已有的材料,顯示升級所需的生存點數”

安全系統(lv1):結構強化(85點)偽裝系統(80點)

生存系統(lv1):隔熱設計(65點)地熱供暖(90點)發電裝置(75點)水迴圈系統(70點)

針對即將到來的災難,最重要的肯定是溫控系統和基地結構的強化。幸好,這兩樣需要的材料。。

方大寶看向窗外黑漆漆的夜,還是很安靜,社群中心那邊的騷亂顯然沒有影響到這邊。

小區的入住率很低,很多房子都是空的,而這些建築,都將是很好的升級材料。

有足夠的材料,生存的消耗點也會進一步降低。

鋼筋混凝土他敲不動,也不可能跑小區綠化和山上去砍樹。但是還是有很多東西是比較容易取得的。

畢竟,升級需要的是材料。材料是否完整對天工核心來說影響不大,反正都是資料化後重組。

比方說空置房屋的鋁合金門窗,正在裝修的住宅內的材料和工具。

方大寶看看自己強化後的身體強度1.5,以自身為參考標準,身體素質強化了50%,但是實際能發揮出的效果,可能比強化前強出一倍不止。

這還是他之前基數太低的緣故。

沒強化前,自己這幾趟購物之旅能讓自己一天都調整不過來,畢竟體重擺在那。但現在,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犯困的感覺。

“今天晚上是不要想著睡覺了。。不能外出後,有的是休息的時候”

方大寶拿起桌上的智慧眼鏡。

“不當人了。”

“小美,接管小區物業和所有業主家裡的監控系統和智慧裝置。監控整個小區,有人靠近就提醒我。另外,發現無主的升級所需物資,通知我。”

“好的”

他的能力需要逐步發育才能強大起來,只是悶頭防禦肯定是防禦不住的,所以他才優先升級人工智慧,以掌握單向的資訊透明優勢。

而這個結合了他超能力誕生的人工智慧小美,應該不會讓他失望。

當然,這多少是有點不當人了。“只要升級下去,早晚有一天,除了我,沒人可以擁有隱私。“

.......

方大寶這一出門,就幹了半晚上加一個上午。直到溫度由昨晚災難開始時候的4c降到了-6c,天氣由陰天轉為雨夾雪,只是因為時間還比較短,地面還沒有形成積雪。

榕城2月份正午的溫度應該在15度左右,降溫要比預想中更快,照這個速度下去,大部分市政供給明後天就會出現問題。沒有足夠的保暖措施,在室外已經要出現凍傷了。

10個小時的重體力勞動,即使他強化過後的體質也累的跟死狗一樣。

如果不是溫度的持續下降造成的恐懼感逼迫著他,按他能躺著絕不站著的脾氣,早就躺平了。

但現在,這可絕對不在他的選擇範圍內,沒能力也就罷了,有能力還不逼自己一把?

很多人所謂的躺平,只是因為被各種無效和錯誤的訊息形成的天花板死死封住了上升的通道。

他這可是由位面意識把房頂給掀了的。

有小美透過智慧眼鏡的即時指導,方大寶的材料收集特別行動獲得了大量的物資。

不光在後半夜的時候去社群中心把以前售樓部使用的柴油發電機找到,甚至還找到了大半桶沒用完柴油。

售樓部裡使用的印表機、電腦、監控裝置、各種沙發坐墊、杯盤、桶裝或者瓶裝的水被他一掃而空。

只剩下了一個人實在不好搬動也沒啥大用的各種傢俱,後山有的是木材,雖然只是一些雜木。

鋁合金門窗和其他各種建材的收集也很順利。

有人住的房子,他不敢太靠近,畢竟秩序還沒有完全崩塌,雖然大機率不會有人報案,但也不能太明目張膽。

但是沒人的區域,他就可以放開手腳。總共收集到大概2,3噸的各種材料,都放在了地下室。

大部分是能拆下來的窗扇、門扇,固定的玻璃沒敲碎帶回,那樣動靜有點大。

正在裝修的住宅找到兩套,搬回來10袋水泥、沙子;

弄了十幾張石膏板,還有部分電鑽、照明燈等工具,搬回來一套廚房和衛生間潔具.

一晚上的運動量比得上他一年的運動量了。

搜刮材料的時候也碰到了其他業主,但是他們絕大部分都是連夜帶著東西返城的。

小區離市中心超過60公里,但環境還可以,很多業主都是出於投資、度假的目的在這邊購房的,災難來臨,很多人還是願意回城裡的家中。

畢竟第一波危機不是喪屍或者病毒危機,不存在人越多越危險的說法。大部分人還是相信人聚集在一起的力量。

方大寶不一樣的選擇源於他的能力。只要給他時間,他自己就可以發展的不錯,還可以規避人員聚集在一起的麻煩。

小區的住戶的離開給他的物資收集帶來很大的便利,也讓他本來準備天亮後就停止的物資收集活動,一直持續到中午,實在是餓的受不了才暫時終止。

方大寶癱在客廳的沙發上,怔怔看著天花板,腦袋放空,實在懶的動自己的腦子。

“小美同學,基於現有材料,推薦基地可升級選項,謝謝”

生存點數剩餘:35;靈魂強度:1.2(未充分休息的情況下,恢復速度降低)

生存系統(lv1):隔熱設計(35點)

“確認升級“

視野內的牆壁、樓板、門窗開始資料化,虛化成複雜的線條,白色的電光從意念中的核心網狀蔓延出去,開始連結各種外圍護結構,跟室外空氣的部分開始強化。

光芒斂去,牆體和樓板的外觀沒有明顯變化,倒是窗戶看上去,明顯厚度增加了很多,從側面看過去,玻璃多出了幾道夾層;

玻璃上由原來的純透明,變成淺淺的銀灰色。門窗的相關資訊同時在眼前浮現:

四層真空氪氣玻璃+鈦合金框架

窗框預埋碳纖維加熱絲(-40c自動啟動)

玻璃表面鍍透明導電膜(ito塗層)。

額。。我投入的材料是鋁合金啊,這鈦合金框架是哪來的?這不太科學啊。。

想來想去,昨天搬回來的材料裡,可能混入了哪位大款改造房子使用的鈦合金材料。。但是基地升級過程肯定也消耗生存點,無中生有了部分材料。

隔熱系統的升級效果優於方大寶的預期,這使他稍微輕鬆了一點。

隔熱設計使基地抵禦低溫的極限達到了-50c。

也就是在室外氣溫-50c的情況下,室內在不採取任何溫控措施的情況下也可以恆定在舒適的體感溫度,也就是大約是20攝氏度左右。

如果僅依靠外圍護這些材料升級,應該是達不到這個標準的,顯然基地多少帶了點他理解不了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