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三清分家
洪荒:六翅金蟬從吞噬開始 明窗高掛菩提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崑崙雲海翻湧間,八景宮內茶香嫋嫋。
陳玄執起琉璃盞輕啜混元清心茶,忽見茶湯表面泛起細微漣漪,與太清老子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窺見異變徵兆。
就在此時,玉虛宮方向傳來轟然巨響,沖天劍氣裹挾著虎嘯聲撕裂雲層,十二道闡教祥雲竟在半空扭曲震顫。
"怕是廣成子那事鬧大了。"
老子拂塵輕揚,茶亭瞬間化作流光,二人轉瞬便至玉虛宮前。
只見廣成子滿臉血痕倚在宮柱上,番天印表面裂痕縱橫,數十位闡教弟子將一隻渾身浴血的斑斕猛虎圍在中央。
那虎妖雖遍體鱗傷,仍齜著帶血的獠牙,虎目死死盯著人群中臉色鐵青的赤精子。
"師尊救我!"黃龍真人見元始天尊踏雲而來,當即指著虎妖嘶吼,"這孽畜竟口出狂言,說我闡教弟子皆是'墨守成規的泥胎木偶'!"
虎妖聞言突然人立而起,周身金芒暴漲化作頭戴虎首冠的魁梧修士,腰間赫然懸著截教獨有的混元珠佩。
元始天尊頭頂慶雲驟然炸開千朵金蓮,袖中先天至寶玉如意嗡嗡作響:"通天好手段!竟教門下妖魔公然辱我弟子!"
話音未落,虛空突然裂開墨色縫隙,通天教主揹負誅仙劍踏步而出,猩紅道袍獵獵作響,三目圓睜時竟讓方圓百里罡風倒卷。
"玉虛宮何時成了菜市場?"通天教主斜睨滿地狼藉,虎妖立刻單膝跪地:"稟師尊,弟子謹遵'凡有九竅皆可問道'之訓,不過是與闡教道友切磋一二!"
他故意撫過廣成子破碎的道袍,眼中閃過挑釁。
老子正要開口調解,元始天尊已怒不可遏:"你看這崑崙亂象!你門下多寶道人前日盜走玉虛宮聚靈陣圖,龜靈聖母昨日在東海掀翻龍宮,如今又縱容惡獸傷我門人!"
通天教主反手抽出誅仙劍,劍鋒挑起虎妖下頜:"若按師兄說法,你座下懼留孫收土行孫為徒,豈非也是'溼生異類'?"
陳玄袖中六翅金蟬突然劇烈震顫,他望著兩派弟子越聚越多的身影,見天邊已隱隱泛起劫雲。
老子見狀急忙橫跨二人之間,太極圖化作金橋橫亙虛空:"兩位賢弟,何苦為些瑣事......"
"瑣事?"通天教主突然仰天大笑,笑聲震得崑崙積雪紛紛墜落,"好個'瑣事'!今日我便要這天下知道——截教弟子,寧做披毛帶角的真妖,也不學某些人裝模作樣的假聖!"
此言一出,玉虛宮眾仙盡皆色變,赤精子更是揮起陰陽鏡就要撲上,被陳玄眼疾手快以金光罩住。
在愈發濃烈的火藥味中,陳玄望著僵持不下的三清,心中暗歎:這看似偶然的衝突,怕真是天道早定的劫數開端。
崑崙之巔,罡風呼嘯,卻掩不住玉虛宮前劍拔弩張的氣氛。
通天教主周身殺意翻湧,頭頂懸浮的誅仙劍陣虛影若隱若現,猩紅道袍在狂風中獵獵作響,宛如一團燃燒的火焰。
他怒目圓睜,直視著元始天尊,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不甘:"元始,你罵我之弟子俱是披毛掛角的畜牲,豈不是連我也罵了?罵我是披毛掛角的牲畜,那你是什麼?須知你師、我師俱是一師,罵我也是罵你自己!"
每一個字都如重錘般砸在眾人心中,震得周圍的天地靈氣都為之動盪。
老子見狀,急忙踏前一步,手中拂塵輕輕揮動,試圖平息這場即將爆發的風暴。
他神色凝重,語重心長地勸說道:"我等三教分立,各人對天道領悟不同,教義也自不同,些許小事不值如此,二位師弟切莫動怒。"
然而,此刻的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早已被怒火矇蔽了雙眼,哪裡還聽得進他的勸解。
元始天尊頭頂慶雲翻湧,千朵金蓮在憤怒中黯淡無光,手中的玉如意微微發燙。
他恨恨地盯著通天教主,語氣中滿是鄙夷與不屑:"師兄,這崑崙山乃萬山之首,極其具有靈氣,他之弟子無有德行哪配在此修行?眼下獅子老虎可登堂入室、山精樹怪俱可修習三清道法,把我這玉虛宮搞的亂做一團,豈還是修行之所!"
隨著他的話語,玉虛宮的禁制劇烈震動,彷彿也在呼應著他的憤怒。
通天教主聞言,仰天發出一陣狂笑,笑聲中充滿了譏諷與決絕。
他猛地抽出誅仙劍,劍鋒直指元始天尊,眼中寒芒閃爍:"你說我之弟子把你的玉虛宮搞的亂做一團,我卻是明瞭,只怕是你想佔了這玉虛宮,覺得我礙了你的眼了!也罷,我便搬出這崑崙山,也無不可!"
話音未落,他猛然轉身,猩紅道袍化作一道血光,徑直朝著崑崙山外飛去。
元始天尊看著通天教主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要阻攔,卻又拉不下臉面,只能站在原地,氣得渾身發抖。
老子看著這一幕,心中滿是失望與無奈。他輕嘆一聲,緩緩開口:"如此,我也離了此地,再尋一處,去開一道場,修我無為大道。"
他深深看了一眼元始天尊,轉身離去,身形漸漸消失在茫茫雲海之中。
自崑崙山上驚天動地爭吵之後,三清之間關係徹底破裂。
老子駕著祥雲,緩緩離開了這是非之地,一路東行,最終來到了首陽山。
首陽山,山勢巍峨,雲霧繚繞,仿若人間仙境。
老子望著這片山川,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滿意之色。
他雙手輕揮,頓時天地間風雲變色,一股浩瀚無比的力量自他周身散發而出。
只見他口誦真言,腳踏玄妙步法,周身道韻流轉,竟引動了天地法則之力。
一塊塊散發著先天道韻的靈石從虛空之中浮現,一座座瓊樓玉宇在他的法力催動下拔地而起。
不多時,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便出現在首陽山巔,此宮殿共分八景,故而得名人間八景宮。
老子盤坐在八景宮的蒲團之上,雙目微閉,雙手結印,開始日夜參悟天道。
他頭頂上方,一道金色的光柱直衝雲霄,光柱之中,隱隱有混沌之氣在流轉,無數玄妙的符文在其中閃爍。
隨著他的參悟,天地間的靈氣開始瘋狂湧動,朝著八景宮匯聚而來,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靈氣漩渦。
在他的感悟之下,人教的教義也在不斷完善,他以“無為而治”為核心,教化眾生,引導人們順應自然,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和諧。
而元始天尊依舊留在崑崙山玉虛宮。
沒了通天教主的“礙眼”,他似乎心情舒暢了許多。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玉虛宮上時,元始天尊便會端坐在講經臺上,開始與眾弟子講解道法。
他神情肅穆,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句話都蘊含著無窮的大道至理。弟子們圍坐在臺下,一個個聚精會神,眼中滿是敬仰與崇拜之色。
元始天尊抬手一揮,空中便出現了一幅幅玄妙的畫面,展示著天地萬物的執行規律,以及修煉的種種法門。
他詳細地講解著每一個細節,耐心地解答弟子們的疑問。
在他的教導下,闡教弟子們的修為一日千里,玉虛宮的威名也在三界之中愈發響亮。
闡教以“奉天承運,替天行道”為教義,強調秩序與正統,挑選弟子極為嚴格,只收根骨極佳、心性純良之人。
另一邊,通天教主來到了東海金鰲島。
金鰲島四周,海浪滔天,靈氣濃郁得幾乎化作實質。
通天教主站在島上,眼中閃過一絲豪情。
他雙手高舉,口中唸唸有詞,剎那間,整個金鰲島開始劇烈震動。
海水翻湧,天空中烏雲密佈,一道道閃電劃破天際。
在這驚天動地的異象之中,通天教主施展出上清仙法,開始修建碧遊宮。
只見他指尖輕點,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從海水中升起,一根根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上面雕刻著各種奇異的符文和圖案。
碧遊宮建成後,通天教主廣發請帖,邀請三界生靈前來修行。
他秉持著“有教無類”的理念,無論種族、出身,只要有心向道,皆可收入門下。
一時之間,金鰲島碧遊宮萬仙來朝,熱鬧非凡。
龍族、鳳族、妖族等各種生靈紛紛前來,希望能在通天教主門下修行。
碧遊宮內,弟子們日夜修煉,法術光芒閃爍不停,各種奇異的功法和神通不斷湧現。
截教的勢力也在這短短時間內,迅速壯大,成為了三界之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至此,人教、闡教、截教三教分立。
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這三清,也徹底分家,各自在自己的道場中,傳播教義,發展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