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吶踏著雲霞,一路向西。

天界與佛土的交界處,金光萬丈,梵音嫋嫋。他駐足雲端,望著遠處巍峨的靈山,心中思緒萬千。

“百年光陰,彈指一揮間。”他低聲自語,“但對我而言,卻是一場漫長的放逐。”

忽然,一道渾厚的聲音自天際傳來——

“高吶,你來了。”

抬頭望去,只見一位身披袈裟、面容慈祥的老僧踏空而來,正是如來佛祖座下大弟子——迦葉尊者。

高吶拱手行禮:“見過尊者。”

迦葉微微一笑:“你的事,佛祖已知曉。既入佛門,便需放下過往,潛心修行。”

高吶沉默片刻,點頭道:“弟子明白。”

迦葉伸手一揮,一道金光籠罩高吶全身:“既如此,隨我去見佛祖吧。”

(二)

靈山大雷音寺內,佛光普照。

高吶站在殿中,抬頭望向高坐蓮臺的如來佛祖,心中竟生出一絲敬畏。

“高吶。”佛祖聲音如洪鐘大呂,迴盪在殿內,“你本是道門驕子,今日入我佛門,可知為何?”

高吶深吸一口氣,坦然道:“弟子因比武傷人,被玉帝罰入西天修行。”

佛祖微微頷首:“因果迴圈,自有定數。你天資卓絕,但心性未定,此番劫難,對你而言,未必是壞事。”

高吶心中一動:“還請佛祖指點。”

佛祖目光深邃:“你且去藏經閣,研習佛經,待機緣到了,自會明白。”

高吶恭敬行禮:“弟子遵命。”

(三)

藏經閣內,佛經浩瀚如海。

高吶盤膝而坐,手中捧著一卷《金剛經》,細細研讀。起初,他對佛理一知半解,但隨著時間推移,竟漸漸沉浸其中。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他低聲誦讀,心中似有明悟。

忽然,一道清脆的聲音傳來——

“喂,你就是那個被貶到西天的道門弟子?”

高吶抬頭,只見一位身著素衣的少女站在書架旁,明眸皓齒,笑意盈盈。

“你是?”高吶疑惑道。

少女眨了眨眼:“我叫妙音,是佛祖座下的侍香天女。”

高吶點頭:“原來是妙音仙子。”

妙音湊近幾步,好奇地打量他:“聽說你劍法很厲害?能不能教我?”

高吶失笑:“這裡是佛門聖地,豈能舞刀弄劍?”

妙音撇撇嘴:“佛門怎麼了?佛祖還說‘萬法皆空’呢,你何必拘泥形式?”

高吶一怔,竟無言以對。

妙音得意地笑了:“怎麼樣,被我說中了吧?不如這樣,你教我劍法,我帶你遊覽靈山,如何?”

高吶沉吟片刻,終於點頭:“好。”

(四)

靈山後山,一片竹林幽靜。

高吶手持一根竹枝,緩緩舞動,劍招雖簡,卻蘊含天地至理。

妙音在一旁看得目不轉睛,忍不住拍手稱讚:“好厲害!比那些羅漢的金剛杵好看多了!”

高吶收勢,微微一笑:“劍道在於心,不在形。”

妙音歪著頭:“聽起來好深奧……不過我喜歡!”

她接過竹枝,模仿高吶的動作,卻顯得笨拙可愛。

高吶耐心指點,二人一教一學,竟不知不覺度過數月時光。

某日黃昏,妙音忽然問道:“高吶,你想家嗎?”

高吶望向東方,沉默良久,才輕聲道:“想。”

妙音眨了眨眼:“那……等百年期滿,你會回去嗎?”

高吶點頭:“會。”

妙音低下頭,聲音微不可聞:“那我……會想你的。”

高吶一怔,轉頭看她,卻見少女已轉身跑開,只留下一串銀鈴般的笑聲。

(五)

歲月如梭,轉眼已過五十載。

高吶在佛門的修行日益精進,不僅通曉佛理,更將道法與佛法融會貫通,創出一套獨特的“禪劍”之術。

這一日,他正在竹林靜修,忽然心有所感,抬頭望去——

天際一道金光劃過,迦葉尊者踏雲而來。

“高吶,佛祖召見。”

高吶起身,隨迦葉重返大雷音寺。

殿內,佛祖目光慈祥:“高吶,你可知今日為何喚你前來?”

高吶搖頭:“弟子不知。”

佛祖微微一笑:“你與佛門緣分已盡,可返天界了。”

高吶愕然:“可百年之期未滿……”

佛祖道:“玉帝已下赦令,準你提前回歸。”

高吶心中一震,既喜且憂。喜的是終於能重返故土,憂的是……

他忽然想起妙音那雙明亮的眼睛。

“弟子……謝過佛祖。”

離開大雷音寺時,妙音站在山門外,眼中含淚,卻強顏歡笑:“恭喜你啊,終於可以回家了。”

高吶沉默良久,從懷中取出一枚玉佩遞給她:“若有緣,再見。”

妙音接過玉佩,淚水終於滑落:“一定……會再見的。”

(六)

重返天界的路上,高吶心潮起伏。

五十年佛門修行,讓他褪去了年少輕狂,多了幾分沉穩。但內心深處,那道白色的倩影始終揮之不去——

玉雲飛。

“不知她……可還安好?”

正思索間,前方雲海忽然翻湧,一道黑影攔住了去路。

“高吶,別來無恙啊。”

陰冷的聲音響起,高吶瞳孔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