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民司的奏摺上做了詳盡的估算。

賑災最基本的糧食,按50萬災民計,每人每日需0.5鬥米,持續三月,合計需要2250萬鬥。

今年粗糧的價格是10文一斗,但這是之前,現在隨著災情日益嚴重,價格已經上漲到了12文。

這還只是京畿附近的價格,皇城眼皮子底下漲兩文錢其實已經很誇張。

越往外走,可想而知價格只會更高。

就算按照均價15文一斗來算,光是糧食就需要33.75萬兩。

萬民司奏摺特意說明,這是用比較保守的價格估算,還有上浮的可能。

聽起來不多,但再往後看,估算的運費竟然與糧食價格持平!

洪水災害,水運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特別是靠近災區,只能採用民夫陸運的方式。

糧食這一項,加起來就需要將近七十萬兩。

第二緊要的是藥材,首先第一批至少需要十萬兩,總計在三十萬兩左右。

帳篷、防疫、安葬撫卹、重建房屋、基礎設施修復等等。

賑災總計超過三百萬兩,第一批賑災至少需要六十萬兩左右。

今年北境朔風王朝異動,接連叩關,撥付了大量軍費,國庫本就空虛。

而今秋收尚未來臨,正是青黃不接之時。

別說三百萬兩了,連第一批賑災的六十萬兩都拿不出來。

秦昭玥明白了,災情嚴重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賑災銀子從哪兒來。

母皇詢問,一來是為了考校幾位皇女,二來也是真的在為賑災事項發愁。

長公主沉吟片刻,她知道水患嚴重,其實已經思量許久。

但要拿出三百萬兩又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無非老生常談罷了。

“臣愚鈍,只想到加稅一項。”

秦昭玥不動聲色,心中卻很不認可。

【打破稅收平衡不說,也破壞了母皇政策的根本。

上位之後,她好不容易才把稅負降了下來。

讓利於民、天下百姓歸心,這是能夠坐穩帝位的根本。

那些世家大族說不定就在等著母皇頒佈加稅政令呢,到時候隨時可以操控輿論。

動搖王朝根基、甚至改天換地也說不定。

而且巧立名目加徵稅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什麼衙門負責、派誰監管、銀錢怎麼收、收上來怎麼送都是問題。

若是設了真能募集到銀子也就罷了,就怕層層盤剝、全都轉嫁到老百姓的身上。

養肥蛀蟲、苦了百姓、壞了名聲,還遠水解不了近渴。

如果開了這個頭,以後可就有例可循了,沒錢就加稅,朝廷很快就完蛋。

不行,下下之策,昏招中的昏招。】

秦明凰呼吸猛然一滯,眸中精芒閃爍,不過眨眼之間便恢復了正常。

指甲狠狠嵌入掌心,用刺痛壓抑著猛烈起伏的思緒。

長公主擅兵事,行軍打仗可以,內政確實不是那塊料子。

但小六的心聲……實在是給了她太大的震撼。

竟然能夠直指本質,想得如此透徹!朝中百官能做到這點的怕是都寥寥無幾。

可是與這份透徹相比,現在她臉上三分悲慼、三分迷茫,還有四分懵懂,跟內心哪裡有半點關聯!

若不是突然出現的心聲,秦明凰怕是永遠也不會知道小六的心思藏得有多深!

“還有嗎?”她沒有直接否決,也沒有質問小六。

三公主猶豫良久,說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買官和贖罪券。

買官簡單,設個九品或者從九品官職。

別看只是最低品級,但從平民到官身,那可是實現了階級的跨越。

一旦釋出這條政令,相信有不少富商、地方豪紳會花大價錢。

贖罪券也好理解,一些並非罪大惡極的囚犯,根據所犯罪責輕重花錢買罪。

三公主也知道這不是好辦法,所以說不是辦法的辦法。

【下策,買官,朝廷公信力下降還在其次,衝擊的可是母皇重推的科舉制度。

本來開闢女子科舉已經惹得士林怨聲載道,不過好在還是科舉,民變官就這一條路。

買賣官位?絕對會讓士林徹底陷入瘋狂,簡直是自掘墳墓。

贖罪券也是,吏治坍塌,以後誰還在意律法,有錢隨便,都是飲鴆止渴。】

有第一次的震驚打底,秦明凰已經淡定了許多,“還有嗎?”

四公主開口了,不過也是老生常談:文武百官募捐。

這次秦明凰沒聽到小六的心聲,但分明看到她翻了個白眼,想到這裡故意說道:“內帑倒是還有些銀兩……”

話音剛落,就聽到……

【愚蠢,簡直就是愚蠢!

動什麼都不能動私房錢,那可是後宮的底氣、生活的保障。

有私房錢,心裡不慌。

往大了說,私房和國庫混為一談,這是大忌。

難道以後國家缺錢了,就讓帝王貼補?

憑什麼,母皇存點私房錢容易嗎?

往小了說……說個屁!誰愛給誰給,反正老孃不給。

不過四皇姐還算有些腦子,總算是說到重點上了……】

女帝凝神細聽,心裡頭有些痛快、有些暖暖的是怎麼回事。

可是然後呢,怎麼後面沒有了?

重點是什麼?繼續往下說啊。

等了十幾息沒人說話,秦明凰看向了小九,“你……算了。”

九公主:???

母皇怎麼跟六姐一樣也欺負人,嗚嗚嗚,哭死~~~

問了一圈了,秦明凰終於名正言順望向了小六,“你也說說。”

“臣不……”

“敢說不知、敢糊弄人,褫奪公主封號、發配邊疆。”

秦昭玥:!!!

【針對我?是不是針對我?】